物理學習,重在理解,隻有真正理解才能更好的去應用。切記不要死記物理概念和公式,物理考試不是簡單的考察背誦和套公式。有興趣的關注一下,不定期更新初中物理知識點和學習方法,有問題可交流。
折射定律
光線從空氣射入水中的反射和折射
- 當光波從一種介質傳播到另一種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會發生折射現象。
- 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位于同一平面内。
- 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取決于兩種物質的折射率,當光從光疏介質到光密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看到水中物體比實際的淺
- 可以理解為水中物體A發出的光線經過水和空氣的交界面時發生折射
- 根據折射定律,光從光密介質到光疏介質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而人眼看到的實際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所成的虛像A",所以位于實際物體A的上方。
- 特别注意看到的是虛像,實像和虛像的區别在于是否為實際光線彙聚而成的,隻有實際光線彙聚而成的像才是實像。
三棱鏡中光的色散
- 光的色散是指白光通過三棱鏡後形成七種顔色的光,實際白光是由這七種顔色光組成的。
- 實際也是光的折射引起的,不同顔色的光即不同波長的光在經過三棱鏡折射時具有不同的折射角。
凸透鏡焦距
-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
- 不同的透鏡具有不同的焦距。
凸透鏡成像規律
- 這是被很多中學生視為中考物理的難點,之所以難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
- 成像規律和透鏡的焦距先關,要想确定成什麼像,首先确定此透鏡的焦距,然後确定物體的位置,此位置是指和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即物距和焦距之間的關系。
- 然後再根據圖示成像規律進行判斷。
慣性定律
- 圖示突然拉動小車,物塊後仰,突然停下小車,物塊前傾。
- 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合外力為零時),物體保持靜止狀态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态的性質。
-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因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因素,因為慣性定律告訴我們隻要物體不受外力,此物體将一直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态,即原來靜止就一直靜止,原來運動就一直運動下去。
影響摩擦力的因素
- 兩個相互接觸并擠壓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産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 摩擦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及壓力有關。
- 研究摩擦力将用到物理上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即必須保證其他量不變的情況下才能研究另外兩者之間的關系。
- 當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接觸面的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内燃機工作
- 内燃機一個循環為4個沖程,飛輪旋轉兩圈,對外做工一次。
- 4沖程分别為進氣、壓縮、做工、排氣,其中隻有做工沖程對外做工。
- 做工沖程是将内能轉化為動能,壓縮沖程是将動能轉化為内能。
驗電器原理
- 當帶電物體接觸驗電器金屬球時,電荷傳到金屬箔,使得金屬箔帶同種電荷,因為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從而使金屬箔張開。
- 通過金屬箔是否張開判斷接觸物體是否帶電,此處金屬箔一定是帶同種電荷。
電流方向
-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 在物理學中,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 金屬導線中的電流,主要是由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流方向與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 當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叢電源的正極出來,經過用電器流回電源的負極。
雙聯開關電路
- 經常用到卧室、樓梯等處,兩個開關同時控制一盞燈。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 串聯電路:電路中各元件逐個順次首尾相連的為串聯電路。
- 并聯電路:電路中各元件并列相連的為并列電路。
歐姆定律
-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 研究電壓、電流、電阻直接的關系時,同樣需要使用控制變量法,不能單純的講電壓随電流的變化,隻能在控制電阻不變的情況下去研究。
比熱容
- 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 比熱容是反映物質自身性質的物理量,比熱容隻決定于物質本身,反映了物質吸熱(或放熱)的本領,與物質的質量、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溫度的高低、形狀、位置等都沒有關系。但是,物質的比熱容不但與物質的種類有關,還與物質的狀态有關。
- 熱量計算:Q=cm△t,其中,吸熱公式Q吸=cm(t-t0):,放熱公式:Q放=cm(t0-t)。c表示物質的比熱容,m表示物質的質量,△t是指溫度的變化量,t0表示物質的初溫,t表示末溫。
電磁感應
- 閉合回路中的導體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會産生感應電流,即磁生電。
- 必須閉合回路,導體是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 與之對應的為電生磁,即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