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古人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50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真正領悟人生的年紀,也是一個人開始慢慢接受而暮之年的年紀。
大部分50歲的人,正處在人生的中後期,比起三十多四十歲的人,他們多了幾分滄桑與豁達,比起60多70歲的人,他們少了些曆練與新的體悟。
不可置否,每個人生階段都有各自的任務,一個人的通透與豁達不是來自于對整個人生階段的看開,而是對于該階段的清醒與通達。
那麼,年過50的人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度過一生呢?什麼樣的活法才能真正契合這個年齡段的需求呢?
一、埃裡克森八階段發展論:50歲個體特有的心理特征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Eriksson)依據人的年齡将人的一生劃分為了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任務與需要處理的風險,而50歲的人正處于成年中期階段(Mid adulthood):
這個階段的個體主要的任務與沖突就是自我專注與繁殖感的獲取,在埃裡克森眼中所謂的自我專注起建立于繁殖感的獲取之上。
那麼繁殖感是什麼?一般來說,繁殖包括了生産能力和創造能力,繁殖感在這裡可以理解為成家立業需求的實現,一方面是對于生育兒女的成功體驗,另一方面則是側重于自我實現領域,所以繁殖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對生活與工作的統一。
同樣地,埃裡克森也認為當一個人的繁殖感獲取失敗之後,那麼他很容易陷入自我專注的沖突之中,也就是所謂的産生于自我角色混亂以及無法平衡生活與工作的一系列消極情緒中。
而人的一生在五十歲時已經走過了50%的旅程,前半生的風景都有所領略,對于後半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大部分五十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或許是四代同堂亦或是三代同堂,那麼随之而來的一系列人際關系問題,對子女的操心,對老父母的擔憂,則成為了無數中老年人的困苦。
二、何為最佳活法?
在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dler)的眼中,他認為一個人的痛苦的大多數根源性問題就是人際關系,毋庸置疑,我們活在到處都是人的世界之中,必然會受到來自于别人的影響。
1.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看似對人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它會在暗中對你的潛意識産生影響,關系場效應(Relational field effect)的存在就是人際關系的重要證據。
所謂的關系場效應是指,自己所處的關系脈絡中的周圍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你的行為,譬如對你的贊揚,對你的評判,每個人都會受到别人的影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幾乎不存在。
同理可得,五十歲的人大都有着三個及以上的至親,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伴侶,每個人對自己的反饋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到你的情緒。
其實,如果細思的話,會發現那些過得不如人意的中老年人多半有着不夠穩定的人際關系,亦或者是自己與親人之間總是争執不休,人際關系矛盾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
能夠處理好周遭的人際關系已經解決了大部分問題,活得也會更加自在,因此基于這個層面來說,最佳活法無外乎阿德勒口中的“課題分離”這4個字。
2.課題分離
提出人際關系是所有問題的很晚的阿德勒,同樣給人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式,那就是“課題分離(Topic separation)”。
課題分離是建立在客體關系裡理論中的一個理念,它是指當人們在處理人際關系問題時應以一種“置身事外”的方式來和諧相處。
所謂的置身事外并不是指毫不關心,冷血冷漠,而是指劃清界限,認清自己的能力,也認清自己在這段關系中扮演的角色。
大部分中國式家庭中,父母很難做到課題分離,過度教養式的巨嬰在中華并不少見,而這也植根于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擔憂之中,這種擔憂令他們失去了界限,不停地幫助自己的孩子,一生都活得操勞,小時候管教孩子吃飯睡覺,成年以後,他們依舊有着想幹涉或幫助孩子的渴望。
因此,父母與孩子的人際沖突也難以避免,而對于自己的父母,部分兒女也會多加幹涉,憑着自己對新時代的理解,憑着自己有着與時代更加符合的觀念去央求父母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來度日。
對于50歲的中老年人來說,免不了和自己的親人有所交集,不管是子女還是父母,還是兄弟姐妹,都會對他們産生一定的擔憂心理,這是人之常情。
然而,假使你對别人的擔憂與操勞太過度的時候,那麼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叨擾。并且這種越界的擔憂并不會讓你的生活發生積極的轉變,甚至還會讓你陷入無力之中。
50歲的人,勢必要有着清醒的人生态度,不管是對親人,還是對朋友,都不應該失去自己的生活,課題分離的核心是邊界感,任何一段關系的維系都需要邊界感,不管是對于你來說,還是對于對方來說,給予一定的邊界感才能讓兩個人找到關系的平衡點。
而優質人際關系對人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積極的社會支持不會會讓人以積極的态度面對生活,也會讓人由内而外地散發出自信與光芒。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