蠊蟲是什麼蟲?美洲大蠊蟲是蜚蠊科中體積最大的昆蟲成蟲體長29~40毫米,紅褐色,翅長于腹部末端觸角很長,前胸背闆中間有較大的蝶形褐色斑紋,斑紋的後緣有完整的黃色帶紋美洲大蠊原産于非洲北部,公元17世紀前後經由船隻帶到美洲,并于18世紀被人在美洲發現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蠊蟲是什麼蟲?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蠊蟲是什麼蟲
美洲大蠊蟲是蜚蠊科中體積最大的昆蟲。成蟲體長29~40毫米,紅褐色,翅長于腹部末端。觸角很長,前胸背闆中間有較大的蝶形褐色斑紋,斑紋的後緣有完整的黃色帶紋。美洲大蠊原産于非洲北部,公元17世紀前後經由船隻帶到美洲,并于18世紀被人在美洲發現。
形态特征:美洲大蠊屬中大型昆蟲。背腹扁平,呈長橢圓形,紅褐色或褐色,體色因蟲齡而有所變化。體表有油狀光澤。雌雄蟲體形相似,但雌蟲體稍寬于雄蟲。整個蟲體分頭、胸、腹三個部分。頭部小,隐于前胸背闆下方,從蟲體背面觀隻能看到頭頂端的一小部分,其頸部可以自由地向前後左右活動,所以其口器不是固定的下口式,而能向前伸展。頭部有單眼、複眼及觸角各一對。複眼較大,位于頭上部兩側,占據了頭的較大部分,單眼位于觸角的内上方,白色點狀,其皮下集聚着感覺細胞。頭頂及兩複眼間為黑褐色,複眼間距雄蟲狹雌蟲寬;下颚須淡褐色,端部兩節褐色。觸角發達,呈鞭狀,由多節組成,其長度超過尾端,是重要的感覺器官。口器是典型而發達的咀嚼式口器,由上唇、大颚、舌、小颚、下唇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