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廣東省統計局陸續發布了今年1—7月經濟運行情況簡報。
簡報用了三個詞組形容今年1-7月廣東經濟運行情況,總體平穩,部分指标波動,經濟效益保持良好。其中,1—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7618.66億元,同比增長5.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1%,增幅與上半年持平。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70.71億元,同比增長9.3%,增幅與上半年持平。1—7月,實現貨物進出口38783.6億元,同比增長4.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作為廣東經濟的重要支撐區域的珠三角,表現情況如何呢?因為沒有專門針對珠三角的統計數據,觀察君從各市經濟簡報數據中截取幾個關鍵指标制作以下8張表格。
圖1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珠海>江門>佛山
西岸快于東岸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即年主營收入大于2000萬元的工業企業或者國有工業企業工業生産活動的最終結果。是衡量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工業企業生産新價值的能力的重要價值參考。
從表1可見,工業貢獻利潤角度,珠海表現一騎絕塵。同比增速高達13.4%,是珠三角城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唯一超過兩位數增長的城市。
如果把珠三角簡單分為珠江東岸和西岸,西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上珠海(13.4%)>江門(9.3%)>佛山(8.8%),處于第一梯隊。東莞(7.2%)大于廣州(6.9%)=深圳(6.9%)處于第二梯隊。惠州(6.7%)、中山(4.6%)、肇慶(3.3%)處于第三梯隊。
珠三角7座城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價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9%),體現了珠三角較強的工業實力。
圖2
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深圳>珠海>江門
經濟特區領銜
固定資産投資是社會固定資産再生産的主要手段,反映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标。
從固定資産投資角度看,體現較為明顯的“特區效應”,深圳、珠海固定資産投資都呈現兩位數增長,深圳(20.2%)大于珠海(15.6%)。
在深圳固定資産投資結構中,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16.9%,非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22.9%。從經濟主體看,民間投資增長14.3%,占固定資産投資比重49.6%。按産業類别分,第二産業投資增長12.0%;第三産業投資增長21.8%。珠海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18.9%,工業投資降幅收窄。即從社會再生産角度,深圳與珠海更具發展優勢。
從中山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7月固定資産投資主要來自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拉動(32%),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降幅都較大。惠州固定投資同比也呈現回落,但相較于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下降,房地産開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是造成惠州固定資産投資格局的主要原因。
從固定資産投資結構看,廣州投資結構顯得更具成長性。從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58.6%,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85.8%,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40%。工業技改投資加快推進,增長34.1%。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增長8.7%。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與固定投資兩個指标,對于衡量第二産業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深圳、廣州、珠海表現可謂可圈可點。佛山、江門等傳統工業城市也表現不俗。
圖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惠州=肇慶>江門
4座城市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在各類與消費有關的統計數據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表現國内消費需求最直接的數據,是研究國内零售市場變動情況、反映經濟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标。
從數據上看,包括廣州(7.8%)、深圳(8.4%)在内都未達到全省的平均水平(9.3%)。但考慮到廣州、深圳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體量,取得如此成績也頗為不易。
惠州與肇慶以10.8%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并列珠三角第一。江門以0.1%個百分點增速超過佛山,位居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全省平均線的城市有惠州、肇慶、江門、佛山4座城市。
肇慶景區接待人數2232.94萬人次,同比增長23.5%,成為消費一大重要支撐。
圖4
外貿進出口增速:珠海>深圳>東莞
部分城市指标波動明顯
在廣東省統計局1—7月運行情況表述中,用了總體平穩,部分指标波動的表述。如果翻看一下各市的基本經濟數據,對于部分指标波動可能就有比較深切的體會,外貿進出口表現尤為明顯。
在外貿進出口單項榜單中,除廣州未公布數據外,珠海(24%)、深圳(10.6%)、東莞(6.4%)這些傳統外向型經濟城市表現突出。而中山、肇慶、佛山是受國際經濟環境影響較大的城市。
圖5
金融機構本外币各項存款餘額:惠州>廣州>深圳惠州“黑馬”異軍托起
金融機構本外币各項存款餘額,反映一個城市對資金的吸附能力,是資金是經濟運行的動力,也是結果。一個城市能彙聚多少資金,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除珠海未公布數據外,惠州、東莞、肇慶顯示較強增長勢頭。其中惠州以14.3%位居珠三角第一。
廣州也保持9.9%的金融機構本外币存款餘額增速,高于深圳6.8%的增速。
圖6
金融機構本外币貸款餘額:惠州>廣州>深圳
金融機構本外币貸款餘額主要體現金融機構對社會的信貸投放規模。除珠海未公布數據外,這項指标中,惠州(18.8%)、廣州(17.3%)、深圳(16%)位居前三,體現出這3座城市金融支撐經濟力度顯著加強。
如果将圖5與圖6融合,可以得到珠三角城市金融機構總體存貸比。如果把城市的金融機構比喻一個“商業銀行”,東莞的金融發揮空間還很大,惠州的存貸比突破一點警戒線(75%)。
圖7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東莞>肇慶>佛山
廣深增速幾乎平手
如果把城市比喻為一個商業機構,比GDP更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收益信息的指标,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它體現一座城市可支配收益能力。在這個指标中,肇慶、佛山、江門均超過兩位數的增長。廣州與深圳增速差距縮小至0.1個百分點。正所謂高手過招,講究的實力均衡。佛山與東莞的較量中,東莞呈微弱領先優勢。
圖8
小結
從傳統的“三駕馬車”投資、外貿、消費角度看,珠江西岸城市在投資、消費上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在外貿領域受到的沖擊也比較大。從已公布經濟數據看,廣州、深圳各項指标表現平穩,成為珠三角乃至廣東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指标中,過半珠三角城市未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有待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在國際經濟格局演變的過程中,傳統外貿強市積極應對,正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深圳、珠海、東莞表現尤為明顯。與此同時,一個值得關注現象是,珠江東西兩岸經濟發展指标差異性正讓城市合作互補性增強,以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為主要内容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望激活珠三角“二次創業”的新動能。
撰文:朱紫強
數據來源:根據珠三角各市1—月經濟運行簡報整理,表格空白處指數據未公布。
【作者】 朱紫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南方号~深度~珠三角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