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的飼喂在犢牛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地飼喂牛初乳可以有效提高犢牛的免疫能力,促進犢牛的生長發育。初乳是指犢牛出生後7天内母牛所分泌的牛乳,初乳呈濃稠的黃色奶油狀,其中有較多的免疫因子、抗體和酶類,其中免疫因子有免疫球蛋白、免疫細胞、乳鐵蛋白等中,這些物質能夠幫助犢牛迅速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發生。
新生犢牛出生後其形态學發生了變化,各項功能也逐漸發育成熟,在其功能發育成熟前犢牛對環境的适應能力較弱,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也比較弱,如果管理不當,很容易因為疾病而發生死亡,犢牛死亡率過高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犢牛
1、初乳的成分初乳是犢牛生長發育中非常重要的營養物質,它的密度比常乳更大,大顆粒物質和水分能夠被其容納,初乳中的乳酸度也比較大,犢牛更容易消化吸收。初乳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脂肪、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等,此外一些重要的生物蛋白質、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狀腺素等物質在初乳中的含量也比較高,這些營養物質對犢牛的代謝和生長發育均能産生正向的作用。初乳中的成分也會随着犢牛出生天數的延長而逐漸變化,如第1天的初乳内蛋白質含量為14%,而到第5天時初乳内蛋白質含量僅有4.1%;就乳糖而言,第1天的初乳内乳糖含量為2.7%,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多,到4~5天時含量為4.7% ;就礦物質而言,第1天的含量為1.11%,且主要為鐵離子、氯離子、銅離子、鎂離子、鈣離子、磷離子等,而後這些離子的含量逐漸降低,至10天左右恢複至常乳水平。
2、初乳對犢牛的重要作用2.1初乳對胃腸道的作用犢牛出生後胃腸道中存在較多的胎糞,應當将其迅速排出,初乳中鎂離子含量較多,能夠有效地給予胃腸道刺激,促進胎糞排出,且能夠幫助犢牛分泌消化液,阻止有害細菌的增殖。初乳中的乳鐵蛋白有着抗菌特性,且對大腸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種常見細菌均有抵抗作用。初乳中的溶菌酶含量比常乳高出1倍之多,溶菌酶能夠作用于微生物細胞的堿性球蛋白,對細菌有殺滅作用的同時還能夠促進雙歧杆菌的生長,這樣有利于瘤胃微生物和胃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此外,由于新生犢牛的胃腸道黏膜較不發達,尤其是皺胃的發育更是不完善,這時初乳可以形成一層保護膜,來保護犢牛的胃腸道。
犢牛
2.2初乳的促生長作用由于初乳是生物生長活性物質的載體,也是犢牛營養物質攝取的重要來源,初乳能夠加快犢牛的新陳代謝,幫助機體組織快速合成,調節機體内分泌狀态,其中的乳源性多肽因子在犢牛腸道發育過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初乳的飼喂方法3.1飼喂量一般認為出生時應當飼喂2 kg初乳,12小時再飼喂2 kg初乳,這樣能夠保證犢牛體内的免疫球蛋白的量達到标準。此外,飼喂初乳應當根據新生犢牛的初生重進行調整,在出生第1天應當飼喂3~4次,但單次飼喂量應當小于犢牛的胃容積,以免發生吐奶或消化不良的現象。.
3.2飼喂方法新生犢牛娩出後應當先檢查呼吸是否順暢,确定呼吸正常後應當及時飼喂初乳,一般在出生1小時内。飼喂的初乳溫度應當在36℃~38℃,如果溫度過低容易給犢牛的胃腸道造成應激,引發腹瀉、下痢,而溫度過高,初乳中的營養物質又容易因熱失活,失去作用。所以在加熱初乳時應當選擇37.9℃水浴鍋加熱,直接加熱時很容易造成初乳的凝固。
一些養殖戶面對犢牛不吃初乳的情況會選擇強行灌人,但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當犢牛出現不吃初乳的現象時應當進行人工引導,先用手指滿初乳再置于新生犢牛口腔内,使其吮吸,而後逐漸變為奶瓶,讓犢牛有一個适應的過程。第1次飼喂初乳時,犢牛的采食量般較小,這時需要飼養管理人員的耐心和細心,分次飼喂,且間隔時間不宜過長。初乳的飼喂應當定時定量,确保每1隻犢牛都獲取了足夠量的初乳,并仔細做好記錄。初乳飼喂結束後應當給犢牛提供溫度适宜、潔淨無雜質的飲水,方便犢牛補充水分。
3.3 飼喂工具一般情況下,給犢牛飼喂初乳應當用特制的塑料奶瓶和奶桶,這些用具都要進行嚴格的清潔和消毒,以防病原微生物經由奶瓶和奶桶進入犢牛體内,引發犢牛疾病。
3.4初乳的發酵初乳發酵可以選擇2種方法,分别為自然發酵法和加酸發酵法。自然發酵法是将初乳過濾後貯存在潔淨的塑料桶或不鏽鋼桶内,并對塑料桶進行密封,在20℃以下的室溫内進行發酵,為了防止初乳凝固,一般需要攪拌1~2次/天,發酵過程會持續1周左右,15℃以上、20℃以下時發酵最為迅速,2~3天就可以完成發酵過程,完成發酵的初乳可以保存30~40天。加酸發酵法是在乳酸中加入1%的甲酸、丙酸或乙酸,也是需要将初乳貯存在無菌潔淨的塑料桶或不鏽鋼桶中,且需要将環境控制在20℃以上,攪拌1~2次/天,加酸發酵的過程中應當控制初乳的pH值,較為适宜的pH值為4.2~4.4,發酵好的初乳呈微黃色液體,氣味芳香且有酸味,上部為絮狀,下部為透明樣,下部的物質也稱為乳清。
犢牛
3.5發酵初乳的飼喂飼喂發酵初乳前首 先要對初乳進行檢查,pH值保持在4.2~4.4的發酵初乳是安全的,pH值過高時則可能發生了腐敗,如果确定發生腐敗應當丢棄。飼喂時,要先對初乳進行稀釋,初乳與水的比例為2:1~3:1,單次飼喂量以不超過犢牛容量為标準,發酵初乳的溫度應當維持在37℃左右。發酵後的初乳最長可以保存40d,貯存發酵初乳應當采用冰箱或其他冷藏設備,如果沒有上述設備,可以發酵初乳中添加0.1%的福爾馬林溶液,攪拌均勻後對初乳進行密封,經過處理的初乳最長可以保存2個月。
飼喂發酵初乳的第5天可以酌情添加一定的精飼料和優質幹草,直至4日齡正式對犢牛進行采食飼草和精飼料的訓練,添加飼料時要本着先少後多的原則,要逐漸增加添加飼料的量,當犢牛30日齡時完成采食飼草和精飼料的訓練,一般此時可以達到采食精飼料量在0.75kg左右,能夠滿足斷奶時的營養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當母牛夏季産犢時氣溫普遍偏高,此時如果制作發酵初乳一定要掌握合适的溫度,隻有溫度适宜才能控制初乳的酸度,以免因溫度過高引起酸度過大。冬季發酵初乳時,可以将容器放在火爐或其他熱源附近,加快發酵過程。母牛如果患有乳房炎或産前14天内因使用過抗生素時,該牛隻的初乳不适宜進行發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