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長江邊的“四美塘公園”周邊高樓林立)
城市發展壯大的曆史也是人類不斷繁衍進化的曆史。武漢的發展史起源于3500年前的黃陂區盤龍城遺址被發現的曆史基礎上,武漢也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武漢三鎮的漢口、漢陽與武昌三地的建城史也都在1500年以上。今天我們要說的主題是現代武漢以姓氏命名的城市内比較知名的地名,它們分别是吳家山、鐘家村、周家大灣、集家嘴、徐家棚、唐家墩、谌家矶、王家灣。因為這些地名不僅僅是它們曆史的個體存在,而是武漢城市進行個體整合發展的核心存在,我們可以從這些地名中清理出一條武漢城市發展進程的脈絡線。
(上圖:武漢市漢陽區鬧市中心的鐘家村地鐵站,這裡是武漢地鐵4号線與6号線的換乘站)
漢陽鐘家村地名來源于著名的“琴台覓知音故事”主人公之一鐘子期,相傳他是一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扁擔、拿闆斧的樵夫。鐘子期與大夫俞伯牙因愛琴并且志趣相投結為知音而留下了千古絕唱。而鐘子期隐居過的村子,人們習慣叫作鐘家村,所以該地的“鐘家村”便流傳至今。
東西湖區政府駐地的吳家山地名因吳姓人家世代居住于此而取名吳家山吳家山有“壺蓋山”、道冠山、祁家山三山相連,而整體統稱為吳家山。
(上圖:武漢市硚口區長江與漢江交彙處的集家嘴,這裡是老漢正街的船碼頭)
集家嘴原名為“接駕嘴”,1552年明世子朱厚燠從鐘祥出發, 經此赴北京繼承皇位,因此後人把皇帝經過 的這個渡口稱為“接駕嘴”,後來因這裡碼頭多作轉運糧食之用,有集姓人家用船擺渡迎客送往,就改稱 “集家嘴”了。
唐家墩是武漢市江漢區的一個街道名,這個地方原為漢江洪水沖擊後留下的沼澤地,後唐姓居民在沼澤的“墩”上建房居住而得名。“墩”意即土堆。原為一個唐姓村莊,後來竟然發展成一個唐家墩街道了。
(上圖:這是武漢市漢陽區曾經的鄉村菜地王家灣,現在已經變成了漢陽區的新的城市商業與交通中心)
谌家矶位于武漢市江岸區東北部,現為該區的一個街道名。它在武漢之所以有名就是它與長江對岸的青山區之間的長江江心有片網紅的大沙洲名叫天興洲。農耕文化時期的長江水邊的小高地被稱為“矶”,早年有谌姓人家在此捕魚和生活,就被叫成了谌家矶。
王家灣目前是漢陽區的中心地帶,其名稱來源王姓人家居住在這裡的河灣與湖灣邊,這地方地處江漢平原的末端,河湖衆多。王家灣因地處武漢西連的交通要道上,目前取代了鐘家村成為漢陽區的商業與交通中心。
(上圖: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街的碼頭潭公園一帶)
徐家棚這個地名比較土氣,但因為它是武漢的輪渡碼頭與粵漢鐵路的終點站而在武漢名氣非常大。在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之前,粵漢鐵路與京漢鐵路如果火車過長江需要在此用輪渡将列車車廂來回往返地運送過江。其名稱來源傳說是清末有10餘戶徐姓人家的菜農在此築棚而居而得名。
周家大灣位于武昌的東湖與沙湖之間,号稱周家大灣其周姓人家就占了多半了,過去來往于中北路與東湖路的公交車都設有“周家大灣”站,現在為什麼不見了,因為這片土地上新建成了著名的“楚河漢街”,周家大灣已經漸漸被人們淡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