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蜿蜒的界河,背靠偉大的祖國,種地就是站崗,放牧就是巡邏。”新疆阿勒泰諾亞堡民兵哨所哨長陳振旺道出了一代又一代護邊民兵的心聲——
我的哨所我的家
■ 賈廣宇
護邊員出發去巡邏。陸國平攝
家,遮風擋雨的溫暖港灣;哨所,守衛疆土的前沿陣地。若問誰能把二者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想必大多數人會想到以哨為家、戍邊衛國的邊防軍人。其實,在祖國綿長的邊境線上,還有一個群體也是如此。并且,更多的時候,哨所對于他們來說,真的就是家,因為他們通常還會帶家人在此生活和勞動生産,這就是邊防民兵。
随着農曆春節的日益臨近,“家”與“國”的話題逐漸升溫。為了讓大家更多地了解民兵哨所以及哨所民兵,解放軍報特刊登新疆阿勒泰諾亞堡民兵哨所裡發生的故事,敬請關注。
——編 者
“蘭部長,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咱們哨所裝修好了沒有?新的護邊員有沒有入住?您告訴他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随時給我打電話。”臨近年關,在南疆支教的諾亞堡民兵哨所哨長陳振旺撥通武裝部部長蘭斌的電話,表達了對哨所的牽挂。電話另一頭的蘭斌說:“振旺,你安心支教。上級對咱們哨所非常重視,新建的戍邊文化館已經竣工,哨所也裝修一新,我們根據連隊上報的名單正在遴選護邊員,保證春節前入住,履行好守邊護邊的職責!”
2019年8月,諾亞堡民兵哨所重新裝修。9月,哨長陳振旺響應國家号召,赴南疆阿克蘇地區的鄉村幼兒園支教一年。支教期間,陳振旺時刻牽挂着哨所,多次打電話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六團武裝部和連隊詢問哨所情況。
諾亞堡民兵哨所位于新疆阿勒泰草原西南端薩吾爾山腳下,距離我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界河不到50米,是兵團距離國門最近的哨所,擔負着守衛疆土、維護邊境秩序的重任。
2013年4月,陳振旺帶着一家人開始駐守諾亞堡哨所。雖然當時哨所的條件還不是很好,但陳振旺很快就喜歡上這裡。他在日記裡記錄了對哨所的喜愛之情:面對蜿蜒的界河,背靠偉大的祖國,種地就是站崗,放牧就是巡邏,這種感覺簡直太好了。
諾亞堡哨所建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最初是用大圓木搭建,住在裡面的執勤民兵雨天會被淋濕。到七十年代,哨所變成土坯房,雖然可以遮風擋雨,但仍不通水電,也沒有暖氣,喝水還要到界河去挑。如今,哨所已建成一座二層磚混結構小樓,配備了馬匹、摩托車,還有望遠鏡等觀通器材,水、電、暖一應俱全。陳振旺告訴筆者,在這裡守邊護邊,可以與草原河流為伴,每天清晨升起鮮紅的國旗,是他心中最莊嚴的儀式,每日沿着界河放牧巡邏,是他心中最神聖的任務。
2019年5月的一天,陳振旺帶着民兵分隊在邊境線巡邏,發現兩名陌生人在鐵絲網附近徘徊。警覺的他快步上前,發現鐵絲網已被剪斷。詢問得知,二人打算越界偷挖野菜。“鐵絲網是國家邊界的象征,你把它剪斷了就好比有人拆你家院牆,你心裡是什麼滋味?”陳振旺給他們講解法律法規,講清剪斷鐵絲網、越界偷挖野菜的嚴重後果,兩人聽後羞愧地低下了頭。
随後,陳振旺拿出自備的緊線器和鐵絲,對剪斷的鐵絲網進行修補。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家人好友勸他少管這類事,不要得罪人,可他卻說:“不守好邊,不履行好職責,怎麼對得起自己的身份,怎麼對得起黨和人民的重托!”
作為哨長,陳振旺要求每名護邊員準備一本小冊子,上面記載着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每次巡邏前,護邊隊伍都把這個小冊子裝進口袋,為當地牧民傳遞黨的聲音。有人問他:“你每天做的事,枯燥又乏味,為什麼不離開哨所,到城裡過好日子?”陳振旺說道:“我身上流的是兵團人的血,我要紮根在這裡,為國守好邊。”
50多年來,諾亞堡民兵哨所見證了一代又一代護邊人的堅守與執著。他們像陳振旺一樣,在這裡忠實履行屯墾戍邊的使命,築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