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饪方式,比如你絕對想不到,炒雞蛋也曾是一種貴族吃法。
成書于北魏末年的《齊民要術》就曾詳細記錄了雞蛋的炒法:
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铛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翻譯過來就是:
炒雞蛋的做法:把雞蛋打在銅铛裡,格楞格楞再撒點蔥花,放入鹽、渾豉,用麻油去炒,嘎嘎香。
做法看着簡單,用料也沒什麼特别,關鍵就在于這個“銅铛”。
“銅铛”是當時一種平底淺鍋形制的炊具,而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銅是鑄造貨币的主要材料,因此能用得起“銅铛”的家庭非富即貴,故而炒雞蛋也水漲船高地成為了一種貴族飲食。
這裡有一個疑問:銅鍋我用不起,那我用鐵鍋炒總可以吧!
可事實上,雖然鐵鍋最晚在漢代已經出現,但是受限于當時的冶煉技術,鐵的産量一直上不去,為數不多的鐵還要拿去鑄造武器,哪個統治者會舍得拿珍貴的戰略物資在民間普及鐵鍋呢?
所以在五代之前,民衆多以“烤”、“煮”、“蒸”、“烹”為主要烹饪手段,别說“銅铛”、“鐵鍋”,連“炒”這個動作都少見。
直到北宋時冶鐵技術得到改善,年産量達到了4000萬噸(可鑄鐵鍋100多萬口),這才使得鐵鍋得以出現在尋常百姓家,從而進一步促進了“炒”這一烹饪手法的推廣。
俗話說,不研究吃的古代人不是好祖先,因此當家家戶戶都能炒雞蛋的時候,古人又開始追求更高級的鐵鍋:什麼鐵鍋用着更好?
于是,經過了廣泛的實驗(試吃),古人成功摸索出了鐵鍋的使用規律。
根據記載,軍隊中更傾向于使用熟鐵鍋。這裡的熟鐵是指延展性比較好,能夠反複鍛打的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精鐵。
由熟鐵制成的鍋,鍋體較薄,鍋身較輕,非常便于行軍時攜帶,加之導熱效果好,能節省燃料,所以軍隊能用熟鐵鍋絕對不會用生鐵鍋。
這樣的鐵鍋煎炒烹炸集合于一身,即使到了清朝也是夥兵的首選。
但這并不意味着生鐵鍋就應該被淘汰。
熟鐵鍋雖然優點衆多,但并非處處見長,首先相比于可以直接用模具鑄造的生鐵鍋,熟鐵鍋需要額外增加鍛打的工序,故而成本較高,而且其較薄的鍋體限制了其烹饪模式的全面發展,熬煮之類的菜肴反倒是生鐵鍋更勝一籌。
術業有專攻,對鐵鍋來說,同樣如此。
鐵鍋的曆史走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單純熟鐵、生鐵的區别,其形制、樣式、用途都在發生着改變,比如熟鐵鍋早已細分成了炒鍋、煎鍋等,而生鐵鍋也被包裹上了一層精美的琺琅瓷,搖身一變成為了廚房裡精緻的藝術。
這是我從“歸禾器”購置的三口鍋,依次為炒鍋、煎鍋、琺琅鍋。
炒鍋和煎鍋嚴謹的遵循了古人用熟鐵制造的原則,用無塗層的高純精鐵鑄造了鍋身,不僅免去了塗層分解帶來的健康困擾,也經受住了鐵鏟的翻煎考驗。
在細節上,鍋把手采用了檀竹制作,溫潤掌心,端拿稱手,而鍋蓋則用古茶色玻璃搭配手工檀竹蓋紐制成,食材狀态盡收眼底。
我們都知道,鐵鍋最大的問題有二:一是粘鍋,二是生鏽。
歸禾器的炒鍋與煎鍋均采用了物理防粘的方式,其鐵壁原材會在烹饪中吸收食物油脂,日久使用便會形成物理防粘膜,越用越不沾;
而鍋體本身采用了航空器材中應用的窒化鐵滲氮技術,使得鍋體耐用,不易生鏽,用豬油養鍋的日子,或許真的要成為曆史了。
此外,由于職能不同,炒鍋和煎鍋的設計上也更加細化。
煎鍋的鍋底采用了平順直面煎底,能夠避免底面凹凸造成的油脂不均,而炒鍋則做了輕量化設計搭配定制弧度,即便的力氣較小的女孩子,也能撐起佳肴的重量。
相比于炒鍋和煎鍋的實用,琺琅鍋在這個基礎上增添了一縷東方的韻味。
其鍋身采用了國風配色,淺草綠、蘇梨黃、凝脂白、木槿紫,這四種釉色無一不透露着東方意境中的萬千詩意。
鍋蓋的梯度起伏也并非心血來潮,其設計靈感源于我國東南地區傳統的梯田,烹煮時的凝華的水滴将再現氤氲雨水下獨特的自然美學。
打開琺琅鍋的鍋蓋時,你會感受到一陣沉穩厚重,這不僅代表了琺琅鍋優于傳統炖鍋的鎖汽凝汁,也凝聚着從鬲開始,中華飲食文化千百年的積澱。
或許第一個炒雞蛋的人從沒想過後人會怎樣品鑒這道菜,但當他炒第一下的時候,文化的車輪就已滾滾向前。
好鐵鍋,歸禾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