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顯
什麼太陽曆、太陰曆、lunar year、solar year,以至于陰陽合曆(lunisolar year),其實可用簡單的理論去作解釋。
本身,“年”已有“太陽曆”的意思,“月”當然是“太陰曆”。月是一看便知的,任何人隻要擡頭向天,略為計算,就可知道它的周期。然而,要計算“年”,即地球繞日活動,就需要專業人士了。
在農耕社會,有需要計算“年”的周期,以定下耕種時間表,因此,這專業的工作就由中央政府的天文專業人士負責。至于“月”,本來可有可無,可是由于一年有三百多天,需要作出分割,否則難以記錄,要知道,以古人的教育水平,不容易記到三位數字。所以,把年分割作十個左右的等份,有其需要,最簡單的和最容易令到人民明白的,當然是用“月”,例如有龐樸教授提出的“八月大火曆”,以及彜族使用的“十月太陽曆”,又或者是巴哈伊教采用的“巴哈伊曆”,把一年分為19份。
至于純以月為計算單位的,則有伊斯蘭教的希吉來曆,一年隻有354日。不過由于阿拉伯整年炎熱,沒有農耕,所以用“月”來作計算,反而較為簡單。
所以,Chinese New Year的确不等同于Lunar New Year,因為希吉來曆是更加純粹的Lunar New Year。嚴格說來,世上有“太陰曆”(lunar calendar),“lunar new year”卻不應是大楷,皆因有太多的陰曆新年。
再拉遠點看,中國現在并不使用農曆,所以這也不是Chinese New Year,而隻是“傳統中國新年”(Traditional Chinese New Year)。
至于韓國,則其曆法向來由中國頒布,到了後來,則直接采用西曆。當然,韓國人也會過新年,所以客觀上也存在“Korean New Year”,這正如中國人現在也有1月1日的西曆新年,年年熱鬧慶祝,我們也稱呼它為“新年”,盡管這新年也并非中國人發明的。所以,韓國人也可稱呼它為“Traditional Korean New Year”。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内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