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
更新时间:2025-04-08 10:58:37

  莜面做的酥油燈?河北壩上農作物與西藏文化的神奇相遇!

  新疆祖魯節的傳說你聽過嗎?

  歡迎大家關注我,分享不一樣的蒙藏故事。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1)

  酥油燈

  一個舊時節日 農曆十月二十五,察哈爾。

  一早起來,寶音家便開始準備晚上點燈用的燈盞。這是一種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佛燈,以莜面和白砂糖混合,再加入牛奶,攪拌後捏成燈盞,再加入燈芯,澆入酥(黃)油,即可待用。

  接下來就是等待夜晚。夜幕将至,人們沿着氈房、涼房、羊圈等開始擺放酥油燈,然後一一點燃,整個院落都沐浴在金光中。

  寶音的父親和其他的大人們一起念“瑪尼”(唵瑪尼貝美哄),寶音的母親則和其他婦女們一起煮羊肉,烹制着豐盛的晚餐。寶音和其他小孩一樣,在院子裡玩遊戲。等到瑪尼念完,羊肉烹好,遊戲玩罷,人們坐在一起大快朵頤。飯飽後回家睡去。

  翌日,寶音和其他小朋友又早早出門,到各家去搶燃燒完的莜面牛奶做的佛燈吃。

  這一天,是佛燈節。在寺院,喇嘛誦經點燈;在牧區,牧民在佛前供燈,然後将燃盡的燈盞掰碎給小孩吃,以期長命百歲。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2)

  冬季草原

  以上是根據樊永貞、潘小平所編著的《察哈爾風俗》一書中的描述進行的改寫,也是舊時察哈爾地區過燃燈節的風俗。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3)

  莜面美食

  莜面是今内蒙古、山西、河北交界一帶以張家口壩上為代表的傳統主食。

  點酥油燈是藏傳佛教傳播地區的傳統習俗,而莜面則是壩上地區的特産。西藏的燈,蒙古的面,在察哈爾大地上奇妙的相遇了。

  其實不止在察哈爾,以前很多蒙古地區都有過燃燈節的習慣,這種習慣來自遙遠的西藏。

  藏地的燃燈節 藏曆十月二十五日是藏及其他藏傳佛教傳播的确的傳統節日“甘丹阿曲”,漢譯“甘丹五供”或“燃燈節”。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4)

  藏地燃燈節

  甘丹,即藏傳佛教格魯派之母寺“甘丹寺”之甘丹(“甘丹”是藏語音譯,其意為“兜率天”),又譯作“噶丹”。格魯派之“格魯”即“甘丹比魯”之簡稱,意為“甘丹寺僧侶派”(見《西藏的寺與僧》)。因此格魯派的一些寺院經常冠以“母寺甘丹”之前綴,如雲南迪慶的“噶丹·松贊林”,北京的雍和宮(藏名“噶丹·金恰林”),甘丹也代指“格魯派”。甘丹五供,為紀念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的法會。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5)

  拉薩甘丹寺

  宗喀巴,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七歲時出家,法名洛桑紮巴,出生于青海宗喀地區,十六歲左右入藏求學,深通五明。無明即五種學問。分别為:

  内明( 經、律、論三藏)因明(邏輯辯證之學)聲明(文法、音韻)工巧明(技藝)醫方明(醫學) 他以阿底峽尊者所創的噶當巴派教義為主,融合各宗各派的精華,創立格魯派,又被稱為新噶當派。宗喀強調戒律,是西藏曆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有《菩提道次第廣論》等多部論著傳世,是西藏曆史上最有名的宗教家、哲學家之一。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6)

  拉薩大昭寺

  在“甘丹阿曲”法會中,僧人一般會進行《宗喀巴大師贊》《三十五佛忏悔文》《上師供》等念誦修持,以此紀念先師,勉勵自我不忘正法、精進修行。

  是夜,拉薩大昭寺燈火通明,拉薩以及外地而來的人共赴燈火盛宴,酥油燈盞讓整座城市溫暖如晝,酥油雕花、唐卡技藝讓人目不暇接,人流如織,熱鬧非凡。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7)

  西安廣仁寺燃燈節

  按照地區的傳統不同,與漢族地區接觸較多的安多藏區以及其他的一些地方常用農曆作為依據,而西藏地區通常以藏曆作日期計算,今年的12月18日正是藏曆十月二十五,即“燃燈節”。

  燃燈節随着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傳播,也逐漸演化為蒙古地區的一項傳統節日,如今成為衛拉特(新疆蒙古地區)蒙古族的重要節日——“祖魯節”。

  為什麼要點燈紀念? 燈,對于佛教有着特殊的意義。從物質形态上來講,它是實際的燈,與供香、供水、供花相同,是作為虔誠供養的一種物質載體。從象征意義上來講,燈又是佛法的象征,是光明,它點亮“無明”暗日,讓世人覺醒覺知。

  【文化】為什麼經常看見佛教活動中要“點燈”?

  《佛說施燈功德經》中雲:

  “善觀諸有不自在,于佛法中得照明。”

  《華嚴經》雲:

  “善男子!譬如一燈,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薩摩诃薩菩提心燈,亦複如是。入于衆生心室,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煩惱業,種種暗障,悉能除盡。”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雲: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傳法,有時亦被稱作“傳燈”。如道原的《景德傳燈錄》、李遵勖的《天聖廣燈錄》、惟白的《建中靖國續燈錄》等“五燈”。

  那麼,燃燈節之“燈”又是如何而來的呢?

  燃燈節是由宗教祭祀活動發展而來的傳統節日。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8)

  西藏布達拉宮

  據《西藏曆史文化詞典》記載:

  明永樂七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舉行規模盛大的大祈願法會期間,于一月十五日夜在大昭寺前擺設桌架,供奉酥油燈和其他各種供品,隆重紀念釋迦牟尼佛降服六師外道。此後,每年的祈願大法會期都要供奉酥油,于是因襲相傳,逐漸演化成以燃點酥油花燈為主的群衆性娛樂節日。

  因此,“甘丹阿曲”的主角便成了“燈”。“燈”包含着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期許、善良的歌頌,智慧的向往以及先哲的追思。

  新疆的祖魯節 祖魯節的來源同其他蒙古地區過燃燈日一緻,與藏傳佛教在蒙古族中的傳播有關。除此之外,關于新疆的祖魯節,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9)

  祖魯節供燈

  傳說,有一個失去雙親的男孩被一家牧民所收養,男孩品行優良,長大後與牧民的女兒結婚。結婚後,夫妻二人帶着女孩父母送的氈房和牲畜離開故鄉尋找新的家園。有一天,一個神秘的老人來到男孩面前,告訴他山那邊有富饒的草原,他們應該到那裡生活。夫妻二人聽了老人的話,來到了山後面,卻發現這裡荒無人煙,食物也很少。男孩準備用牛奶充饑,卻不小心把牛奶打翻,隻好忍着饑餓到處尋找食物,可都沒有結果。到了第二天,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灑牛奶的地方出現了一口泉,泉邊長滿了綠草,最終成為富饒的草原。人們為了紀念此事,告誡後人不要浪費珍貴的食物(牛奶),每逢十月二十五,便灑一些牛奶在草原上,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富足。

  北方人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面(燃燈節時吃莜面)(10)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如今的祖魯節除傳統的點燈祈福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歌舞表演等娛樂活動,表達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歌頌與向往。

  【文化】為什麼經常看見佛教活動中要“點燈”? 參考文獻:

  [1]樊永貞、潘小平《察哈爾風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王堯、陳慶英《西藏曆史文化詞典》,西藏人民出版社。

  [3]柳陞祺《西藏的寺與僧》,中國藏學出版社。

  [4]郭雨橋《蒙古通》,内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5]王英傑.拉薩甘丹寺“甘丹阿曲”法會誦經儀式音聲研究[J].藏學學刊,2015(02).

  [6]賽爾傑.衛拉特蒙古族祖拉節的變遷[J].商,2015(51).

  [7]尕藏才旦.藏族節日探源[J].西藏民俗,2002(02).

  [8]楊曾文.道原及其《景德傳燈錄》[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1,(03).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大雪養生 這麼補讓你冬天不再冷
大雪養生 這麼補讓你冬天不再冷
寒風呼嘯,轉眼間我們就将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節氣。這也就意味着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那麼在這寒冷的冬天我們如何做好大雪養生呢?在大雪吃什麼能夠幫助我們不再怕冷呢?接下來就一起和小編去文章中看看吧!到了大雪節氣,天氣寒冷,大雪節氣是進補的好時機,那麼大雪養生食譜,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大雪養生...
2025-04-08
台灣清明節習俗 掃墓說法多
台灣清明節習俗 掃墓說法多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台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曆三月初三。台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台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台灣民衆的掃墓習俗,一般可...
2025-04-08
秋天早晨喝蜂蜜水最健康
秋天早晨喝蜂蜜水最健康
秋天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幹燥,而蜂蜜能潤燥,所以非常适合秋天服用。喝蜂蜜的時間推薦選擇早晨,因為早晨喝蜂蜜,可以快速補充體能,讓一天有充足的精神。可是脾胃虛寒的人不要一起床馬上就喝,而應該先吃些東西再喝,例如可以在早餐裡喝蜂蜜水,或者是把蜂蜜抹在饅頭或面包上吃,切忌空腹喝蜂蜜,會造成拉肚子。北京中醫藥...
2025-04-08
冬至寒冬到 溫熱食品多吃點
冬至寒冬到 溫熱食品多吃點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晝最短、夜最長,而這也将意味着寒冬到來。在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吃餃子、吃馄饨,南方則吃米團、湯圓、長線面、冬至團等。其實,除了餃子,在這個時節,飲食應多樣化。另外,在寒冬陽氣日衰,脾又喜溫惡冷,所以應多吃點溫熱之品,比...
2025-04-08
清明節氣養生重在與自然同氣相求
清明節氣養生重在與自然同氣相求
4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清明至谷雨的15天分為三候,初候5天桐樹開花,二候5天牡丹開花,三候開始天上會出現彩虹。清明是清氣上升的時節。《黃帝内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寫道:“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從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間經過雨水、驚蟄、春分,大地漸暖到了清氣上升的時...
2025-04-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