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作為世界性宗教之一,早在7世紀就随着穆斯林傳播到世界各地。據《閩書》記載,相傳在唐武德年間(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門徒4人到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卒葬于東門外靈山南麓,故又稱三賢四賢墓。因深受穆斯林敬重,這兩位先賢入土安眠之墓也就被稱作“聖墓”,這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曆史物證之一。與清淨寺一樣,伊斯蘭教聖墓也是本系列遺産中體現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遺産要素。
伊斯蘭教聖墓
聖墓位于清源山脈東翼,東南臨海,這裡原可望着晉江入海口來往的船舶。由于這兩位穆斯林是從海上來的,墓葬就選址在這裡。穆斯林們相信看到這些船舶,在精神上就能時刻與故鄉保持着聯系,從中可見兩位穆斯林的故鄉情結。
10-14世紀,随着海洋貿易的發展,衆多阿拉伯、波斯人來到泉州,至元代其人數達到高峰。他們或經商、或傳教、或遊曆,許多人定居下來,聚族而居、繁衍後代,并建清真寺、置墓葬區,為世界留下了伊斯蘭文化的重要曆史遺産。現在靈山上還有很多阿拉伯後裔的墓葬,墓葬後半部分為典型的伊斯蘭墓葬墓蓋石,前面已經融入當地墓葬的傳統風格,體現的中阿文化的交融。
【聖墓村】
聖墓所在的這座山叫做“靈山”,下面的村子叫“聖墓村”。關于這些名稱的來曆,曆史文獻記載:自從三賢、四賢墓葬在此山後,經常晚上會發出靈光,所以這座山被當地人稱為“靈山”,墓被稱為“靈山聖墓”,山下的聚落以“聖墓村”命名。
靈山的植被非常茂盛,因為先賢葬在這裡,周邊的山體和樹木曆代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種松柏在中國是經常種植在紀念性場所的樹木。
【省保碑】
這是1961年伊斯蘭教聖墓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後,所立的保護碑。
【墓平台中】
聖墓重點遺存包含兩座墓、墓廊,這座墓亭是1962年修複的。按照伊斯蘭教墓葬風俗:墓葬形式應為頭北足南,身體側卧面朝西方,即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的方向,泉州伊斯蘭教聖墓就是嚴格按照穆斯林規制安葬的,墓地坐北面南,依山而築,主體布局由一圈半月形的回廊環抱兩座石墓。
【三賢四賢墓】
兩座墓蓋石就是三賢四賢的墓葬,東西向并排,各呈長方形。它們的尺寸明顯大于泉州地區發現的其他墓蓋石。墓蓋石分三層,底層四面浮雕蓮瓣紋;中層素面;最上面這層是橫截面呈“回”字形的頂蓋石。
【墓廊】
墓廊一共有9開間,9開間是中國傳統建築規制最高的規格,顯示出墓主人身份的尊貴。
墓廊直徑11米,形狀呈半月形,就是伊斯蘭教的新月,體現出典型的伊斯蘭文化特征。墓廊前排的柱子,和我們在開元寺中看到的柱子形狀相似,中間粗兩頭細,是典型的唐代風格。另外在柱上以方形大鬥承托卷雲紋的雀替狀支撐構件,這與清淨寺門樓看到的雀替狀構件雕飾相近。
【保護管理沿革】
聖墓自7世紀建成之後,得到了穆斯林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和保護修繕,有七方碑刻記載了不同時期穆斯林及地方官員的修繕之舉。
【阿拉伯文重修碑刻】
記載了安葬在這裡兩位穆斯林來中國的時間和事由,并明确記錄1322年泉州斯林集體重修了這座墓葬,現墓地的主體也就是此次修繕後的遺存。
【鄭和行香碑】
記錄的是永樂十五年(1417),明代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在第五次下西洋路經泉州,來此墓祭先賢行香祈求庇佑留下的漢文石碑。這些碑記也成為研究中國伊斯蘭教和該墓曆史的重要文物。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陳有功、陳美共同修繕聖墓留下的碑記;
嘉慶二十三年(1818),署福建全省督軍門,漳州總鎮馬建紀修繕聖墓,再建墓亭留下的碑記;
這是同治十年(1871),福建提督江長貴修繕聖墓留下的碑記。擋牆這邊分别是乾隆辛未年(1751),董事夏必第修繕聖墓留下的碑記;以及乾隆癸卯年(1783),舉人郭拔萃修繕聖墓留下的碑記。
時至今日,伊斯蘭教聖墓依然吸引衆多海内外穆斯林前來瞻仰、朝拜。每逢伊斯蘭重要節日,來此拜谒先賢、誦念《古蘭經》、舉辦遊墳活動等,為亡者祈求幸福,這也是泉州穆斯林恪守不渝的風俗習慣。
聖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聖墓的日常巡查、保護管理是由清源山管理委員負責,文物本體的維護修繕等業務工作由文物部門負責,清源山管委會與市文物局形成良好的協調管理機制,相互配合做好聖墓的保護管理工作。
【碧玉毬】
這塊風動石為自然天成,上面題寫着碧玉毬與天然機妙等文字。“碧玉毬”是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太守周道光所題,“天然機妙”為提督馬建紀所題,馬建紀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任福建陸路軍門提督,結合上面墓廊内的《重修溫陵聖墓碑》記載推斷,該題刻應與之同時,即嘉慶二十三年(1818)。
【丁氏墓葬群】
聖墓東南部的山麓地帶為14世紀以來曆代沿用的一片穆斯林公墓。像這邊是陳埭丁氏的墓葬區,七百多年前,丁氏先民踏着“海上絲綢之路”自阿拉伯國家而來,憑借着善于經商的能力,将伊斯蘭文化與漢文化相互交融與結合,形成了一個漢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相互交織的獨特群體——丁氏回族。據族譜記載:“吾族丁氏,肇基于始祖節齋公,由姑蘇行賈入泉,居于桐城之文山裡,遞傳三世,至碩德公,徙居陳江,子孫蕃衍,文物蔚起。”由此可知丁氏家族的祖先丁謹(号節齋),于宋末從蘇州來泉州經商。元朝至正末,三世丁夔攜子丁善移居陳埭,遂定居于此。這些墓葬都既有漢人墓葬的形制,同時也保持着阿拉伯塔式石墓蓋。
盡管學界對伊斯蘭教徒最早來到泉州的時間還存在學術争論,但10-14世紀穆斯林商人在泉州的活動可從清淨寺等現存建築、泉州大量出土的伊斯蘭教石刻及相關曆史文獻中證實。伊斯蘭教聖墓正是宋元時期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活動的見證。而從墓蓋石整體造型符合伊斯蘭文化特征,但最下層環刻的蓮瓣紋則是中國文化的常用裝飾。此外坐北面南、依山而築的選址符合中國傳統建築選址觀念。這些特征顯示出海洋貿易帶來的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往與融合。
來源: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