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高三,一些學生活力滿滿,努力拼搏,卻也有一些學生不知道成績是不是定型了,還能提高多少分...今天就來幫助大家解決這些問題~
高考前四大階段
▼ 9月到12月是積極期,奠定基礎
這幾個月正是一輪複習的全面展開時期,堪稱高三備考的黃金階段,足以為高三後期的沖刺奠定基礎。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尋找合适方法,提升複習效率,争取使備考效果最大化。
▼ 12月到2月是沖刺期,别盯名次
第一: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你已經适應了高三的節奏,現在開始沖刺不用費力。
第二:前三個月的學習,基本上梳理了你的知識點,盡管一輪還沒結束,但是已經到了下半場,這個時候要一鼓作氣。
第三:2月的寒假前後會讓你出現一段時間的遊離,隻有在這個月,才是真正的沖刺期。
▼ 2月到4月是質變期,增分最快
2月以後,進入到了第二輪的複習,試卷又變多了,題目刷了一遍,還要再刷。
很多學生會出現“高原現象”或者“舌尖現象”。
高原現象:在第二輪複習中相當多的高三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會出現一段時間學習成績和複習速度停止不前,心理出現焦慮和慌張。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高原現象”,很多同學都說,遭遇了學習瓶頸。
舌尖現象:還有一些學生,看到一些做過的題,答案就在嘴邊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心理學家稱之為“舌尖現象”。但是大家不要慌,冷靜下來,放空大腦,重新過一遍基礎知識,梳理脈絡。等你邁過這個坎了,你會發現增分很快,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 5月以後穩保
五月之後,各種模拟考開始了。這個時候,要開始調節作息、調節飲食,并且還要高度重視你的每一次考試。這一段時間的成績提高,就會慢了下來,或者說逐漸趨于穩定。
在5月以後,要的做的是,适應考試節奏,不讓自己的成績大起大落,保持正常發揮緩慢提高。5月中旬以後,成績也慢慢定型,你也知道自己在哪個水平。這個時候,你更要從基礎抓起,争取小題、基礎題不丢分。
抱着一個原則:能得一分是一分。小題不出錯,大題多拿分,這樣你就赢了。
如此看來,過完這四個階段,艱難的高中生活就結束了。
幾乎所有的高三學生還都會經曆至少三次的心理疲憊期,這和學生是否學習好壞無關,也和性格習慣無關,是幾乎不可避免的過程,所以如何平穩度過這段時期也顯得尤為重要。
進入高三,很多學生出現了焦慮、不知道該如何着手的情況。
在此提醒:别擔心,這很可能是因為剛進入高三,還沒有完全适應。那如何快速進入狀态?下面給大家的一些建議,調節好了可以在接下來的時光中時刻保持好狀态。
掌握科學的用腦時間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腦每天有四個活動高潮期:
①早晨起床後的兩個小時
②上午9-11點
③下午3-5點
④晚上19-21點
這幾個時間段裡,人精力集中,注意力強,記憶效果好,思維敏捷,不易疲勞,應是學習的高效時段。
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幾個時間段,把重要的學習内容和難度較大的學習材料放在這個時間來完成。那種晚上加班加點,白天迷迷糊糊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必須調整過來。
許多高考狀元在介紹學習經驗時,都談到調整生物鐘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每個同學的生物鐘不同,但是高考不可能照顧每一位同學,隻有每一位同學去積極适應高考,所以借此寄語高三同學,用1-2個月時間,把你的生物鐘調整過來,讓你的最佳用腦時間與高考時間同步。
專心走好每一步
淡化對高考的神聖感與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關注如何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瓦倫達是美國着名的鋼索雜技演員,人在離地幾十米的高空走鋼索,沒任何安全保護措施,險象可想而知。
但瓦倫達毫不畏懼,每戰必勝。有人問他成功的決竅,他說:“我走鋼索時,從不想到目的地,隻想走鋼索這一件事,專心緻志走好每一步,不管得失。”後來心理學把這種專注于做自己的事,不為其他雜念所動的心理現象稱為“瓦倫達心态”。
考生要想獲得成功,就應有這種瓦倫達心态。在應對高考時不要把問題想得太複雜和困難了,不要無端地給自己預設困難,讓自己還沒開始就先怯場了。
隻要你别把高考看得那樣神聖,那樣高不可攀,你學習起來、應對起來就會輕松多了。其實,每一個同學從入學開始,每天都在為高考作準備,每天都在一步步走近高考。六月的高考隻是一次比較大一點的檢測而已。
培養學習興趣,科學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是培養出來的。正确認識不感興趣學科的重要性,是學好該科的前提。
可以通過計算高考中的比重,考試中得分的價值,學好的可能,漲分的空間等,認識高考科目6-1=0的效應,從而重視薄弱學科;還可以從成功解決該科問題和攻克知識堡壘的樂趣中,逐步培養興趣。
還要根據自身實際來确定學習方法。還應根據學習材料的特點,采用靈活的學習方法,文理交叉,讀思結合,寫算并舉,使大腦皮層的機能部位輪流休息,減緩疲勞,增大效益。
張弛有度,作息有方
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高三學生學習時間長,思維強度大,用腦多,必須重視勞逸結合。
休息有兩種方式:靜休息(如睡眠)和動休息(如文體活動)。
緊張繁重的學習中,别忘了每天堅持7-8小時的睡眠,要充分利用課間10分鐘休息和兩課一操的鍛煉。還要合理安排學習、進食、睡眠、鍛煉、家庭勞動之間的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及時消除疲勞,恢複腦力和體力。
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情好,幹什麼都有精神。所以,要盡力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情。對别人好一點,那樣,你會有一個好心情的。每天起床後,對自己笑一笑,多多鼓勵自己。
遇到什麼事情,都要保持積極的心态,忘記不好的事情,每天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憶。
遵守學校的各種制度,不要受到批評和處罰,被處罰後,誰都不會有好心情的。任何時候你都要知道:情緒是會發生變化的,情緒是可以管的。
寫在最後:
現在的你,覺得人生還長,時間很多,浪費幾分鐘、幾小時也無所謂。
可能直到很久之後,在社會的浪潮中,在生活的泥淖裡,你才會發現:高考時那一點點失誤而帶來的巨大損失,是用十倍的努力也再難償還的。
不必去争“學曆和能力到底哪個更重要”,為什麼不能兩者都擁有呢?既有能力,又有學曆,它不是更香嗎?
說到底,學習能力也是能力的一種,而學曆是學習能力的證明途徑之一。企業驗證一個人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首先看的是學曆,之後是能力。所以就算你能力再強,也不要輕視學曆的重要性。
人生就像四季,春華秋實,夏雨冬雪,自有規律。
春天是該播種的時節,你拖到夏天才行動,雖然也辛苦付出了,但秋天的收成肯定不會太好,冬天就可能吃不飽。
來源: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