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遊戲
/
童年生活遊戲解說
童年生活遊戲解說
更新时间:2025-04-15 20:09:35

  那一年,我學會了“過家家”,學會了裹粽子,更交到了好朋友。

  童年生活遊戲解說(十日談童年的遊戲)(1)

  “過家家”在我們村叫“做客人”,我第一次過家家,演的就是“客人”。

  六歲,我回到了家鄉,但我怕生,也不欺生,不敢找小夥伴玩。那天,鄰家阿輝來喊我,邀我去兩家中間的弄堂裡玩,玩啥?做客人。他說,遊戲正缺一個客人,想讓我去。我就跟了去。

  他們弄來了一籃竹筍,都是半截的。阿輝說自己做阿爸,指定阿蓮做阿媽,小紅小玉當雙胞胎。有人說,雙胞胎的面相一點不像,不可以做的。阿輝說:“玩‘做客人’,像不像不打緊的,像個家就可以。”

  小紅小玉被指派剝筍的活兒,剝下的筍殼大的算碗,小的當調羹。阿輝先是搬來三塊磚搭成三角形狀,将籃子放了上去,說是镬子,又從家裡搬來矮凳當桌子,一刻也不停,确實像大人。阿蓮把剝光殼的筍芯拗成小段,放進籃子裡,将幾個大筍殼卷起來,拿在右手假裝炒菜,搗鼓來搗鼓去,說熟了。然後讓我這個“客人”先吃,還用筍殼包一塊筍芯遞給我。不幹活兒的我第一個吃,我覺得不太好。阿輝笑嘻嘻地說:“你是‘客人’。”然後,他面孔一闆對雙胞胎說:“你們的飯,自己盛。”我覺得阿輝把遊戲當作是真實的事,頂真到了極點,很好笑,一笑,手裡的“飯菜”也掉地上了,小紅輕輕拉我衣角:阿媽要鬧了。阿蓮卻不響。

  阿輝奶奶收工回來,看見滿地的筍殼筍芯,拉住阿輝衣領問:“啥人出的花頭?”阿輝先是緊閉嘴巴不說話,奶奶又問了,才不情願地指着阿蓮:“她說挖自家的竹筍,阿媽要打屁股的,所以拗了我家的。”小紅小玉早一溜煙逃跑了,阿蓮漲紅了臉,低眉垂眼不敢出聲,阿輝奶奶對着阿輝說:“你們隻拗了上半隻,還有下半隻在土裡呢。”我馬上蹲下身,将剩下沒剝的筍撿起來,放入籃裡,阿輝奶奶看見了,點點頭,臉上有了笑意。

  第一次“做客人”,我和小夥伴們混熟了,能叫出他們的名字了,他們對同伴間的稱呼很在乎,說我記性好,人更好。

  後來我們玩“做客人”,不再用家裡、隊裡的東西,玩得最多的是泥巴、碎瓦片、家裡不用的破镬子,都是現成的。

  端午過後,大家說這回玩“做客人”是裹粽子。我們去了河邊,蘆葦都貼近水面,挽蘆葉,人要将身體前傾的,有點危險。阿輝說:“我人長,腳長手也長。”他來負責挽蘆葉。阿蓮從花袋裡拿出稻柴,又拿出鐮刀刮泥,不一會就有了一個小泥堆,阿蓮拍拍手,說糯米有了。小紅是傳遞工,阿輝挽了蘆葉交給她,她快跑步送到我和阿蓮手邊,小玉負責将裹好的粽子放镬子裡,還要假裝燒火,但有模有樣的。

  開始裹粽子了,阿蓮拿三張蘆葉對齊、貼緊、握住、翻折,折成三角體,再左手托着,伸右手抓一些碎泥放進去,再挑一塊大的,說是肉,後用碎泥蓋住,拍幾下,将蘆葉稍往前翻過去、折回來,拿一張小點的蘆葉包住三個角,抽一根稻柴,牙齒咬住柴根,右手快速纏繞幾下,紮牢,粽子就裹好了。我也開始裹粽子了,學阿蓮的手勢,可看似容易做起來難,我包不起來。阿蓮見我鼻頭上冒汗,輕聲說:不難的,我教你。邊說邊拿起蘆葉,讓我跟着她。我算了一下,一共有七八步。阿蓮不厭煩,那認真教的樣子,就像阿媽教我做家務一樣,耐心而又細緻。

  那一年,我學會了“過家家”,學會了裹粽子,更交到了好朋友。

  (張秀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