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和雷橫都是郓城縣的都頭,其中朱仝是馬兵都頭,手下有二十匹坐馬弓手和二十個士兵;雷橫是步兵都頭,掌管着二十個使槍的頭目和二十個兵。雖說歸他們領導的手下數目都不太多,但在一個小小的郓城縣裡,他們也都應該算作是縣裡的風雲人物了。
後來,世事變遷,兩人先後都上了梁山落草為寇,成為了梁山一百單八将中的一員。其中朱仝排名第十二,雷橫排名卻到了第二十五,當年旗鼓相當的兩個人,為什麼到了梁山上,排名卻是大相徑庭了呢?
一 長相不同
朱仝“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須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之所以要單單提出二人的長相來比較,就是因為朱仝的這部胡須。
我國古代的男人,都是要留着胡子的,不像現代人,男人們還得每天早上刮胡子,這要是放在秦朝,那就是“耐刑”。曹操逃跑時的割須棄袍,是比我們用現代人的眼光看起來,要顯得更加狼狽的。
雖然都想留胡子,可卻不一定能長得好,這就體現出了朱仝的美髯的“稀缺性”,再加上朱仝的身高和面色,宛然是人們心目中的關雲長的形象。所以,朱仝也一直深受上司對他的喜愛,無論是犯事前的郓城縣令,還是發配後的滄州知府,就連知府的四歲的小衙内,都喜歡和這個“大胡子”玩兒。
雷橫的長相一般,就連胡子,也不過是“扇圈胡須”,并不出彩。
二 出身不同
朱仝家裡原本就是郓城縣裡的富戶,雖然小說中隻是說了朱仝一句“仗義疏财”,而沒有什麼具體的描寫,但是朱仝肯定是從小就不缺錢花。在小說中,從來沒有描寫朱仝收過什麼賄賂,反而是他花錢的機會不少,雷橫犯事後入獄,朱仝自己給他上下“使人情”,知府的小衙内想吃零食,朱仝自掏腰包購買。
朱仝囊箧又有,隻要本官見喜,小衙内面上,盡自賠費。
雷橫的家境就不如朱仝那麼好了,他是打鐵匠人出身,是憑着下苦力氣來讨生活的人,後來又開了碓房,也就是舂米的作坊,後來又加上了殺牛和開賭坊。窮苦出身的人,即使是後來富裕了,也難以改變他對金錢的固有态度,所以雷橫就喜愛收受一些賄賂,比如晁蓋為了救下劉唐,而送給他的十兩銀子的“封口費”。
當劉唐背着晁蓋,追上雷橫讨要那十兩銀子的時候,直接就說他是“詐害百姓的腌臜潑才!”這話倒也說的沒錯。
劉唐道:“你冤屈人做賊,詐了銀子,怎的不還?”雷橫道:“不是你的銀子!不還!不還!”
劉唐“自幼飄蕩江湖,多走途路”,身上難免會沾染上一些“潑皮無賴”的氣息,而雷橫作為一個縣衙裡的都頭,也算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就為了這本不該要的十兩銀子,卻像一個角口小兒似的和劉唐回嘴對罵,總是感覺有些小家子氣。
三 智商不同
在圍堵晁蓋的莊子,準備抓捕晁蓋一行要犯的時候,朱仝和雷橫是都想要放晁蓋一馬的,所以都想着要去圍堵晁蓋的後門。朱仝先是說晁蓋莊上有前後兩條路,自己去後門呼喊,讓雷橫在前門捉人。當雷橫說他想要堵後門,讓朱仝在前門捉人的時候,朱仝随口就又變了說法:
朱仝道:“賢弟,你不省得。晁蓋莊上有三條活路,我閑常時都看在眼裡了;我去那裡,須認得他的路數,不用火把便見。你還不知他出沒的去處,倘若走漏了事情,不是耍處。”
可見朱仝的臨時應變速度之快,随口就又加了一條活路,從而達到了把守後門,在黑暗中放走晁蓋的目的。
到了最後,晁蓋也隻知道自己是朱仝放走的,所以在後來雷橫路過梁山的時候,晁蓋還特意向他打聽了朱仝的近況,晁蓋全然不知道,雷橫當時也是想要放自己一條生路的,隻是因為他比起朱仝來,有些拙而已。
在放走宋江的時候,朱仝做的也是比雷橫要聰明許多的。
宋江在家裡的藏身之處,隻有朱仝一個人知道,所以他先讓雷橫進去搜查,搜不到後,朱仝還假裝不放心,讓雷橫在外面“監守”着宋太公,自己進到佛堂裡,和宋江說“體己話”。所以,宋江臨走的時候,對宋太公說道:“今番不是朱同相觑,須吃官司。此恩不可忘報。”
四 朱仝的品德更高尚
雷橫因為惹惱了知縣的相好的,堂堂一個都頭,竟被戴上了枷後,還被捆了起來,站在街上示衆。因為不堪忍受老母親被人毆打,雷橫一怒之下傷了人命,被知縣做成了死罪。
雷橫在牢裡時,他的老母親來牢裡給他送飯,哭着對朱仝哀告說:“老身年紀六旬之上,眼睜睜地隻看著這個孩兒!”“哥哥救得孩兒,卻是重生父母!若孩兒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
後來押送雷橫的,正是朱仝。一行人才走了十多裡地,朱仝就把雷橫給放了。
朱仝獨自帶過雷橫,隻做水火,來後面僻靜處,開了枷,放了雷橫,分付道:“賢弟自回,快去取了老母,星夜去别處逃難。這裡我自替你吃官司。”
朱仝和雷橫的關系,并不是梁山好漢們之間常見的結義弟兄,甚至連好朋友也算不上,頂多算個老同事的交情。在私放晁蓋和宋江的時候,朱仝和雷橫雖然都想要放走他們,但是彼此都把這點兒小心思跟對方藏起來,可見兩人在平日裡,絕不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朱仝之所以放走雷橫,僅僅是因為在雷橫家裡,還有一個老母親需要雷橫養贍。雖然朱仝已經父母皆無了,但是他仍然有着一顆孝子的拳拳之心。朱仝救了雷橫,其實更是救了雷橫的老母親。
李密在他的《陳情表》裡,表達出了自己和祖母“相依為命”的感人情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當孩子小的時候,沒有父母的照顧的話,他是難以存活下去的,殊不知當子女長大後,父母沒有了子女的照看,也是難以存活下去的。
可見,作者對朱仝的孝,是不寫之寫。
雷橫倒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帶着自己的老母親投奔梁山後,就和吳用、李逵一起,把朱仝“騙”上了梁山。
朱仝一開始是不願意上梁山為寇的,發配地滄州的知府很是欣賞他,他也想着将來能夠“天可憐見,一年半載,掙紮還鄉,複為良民”。吳用為了能讓朱仝徹底死了心,派李逵殺死了和朱仝在一起的知府心愛的小衙内,雷橫知道這一切,卻沒有任何阻止的行徑。
朱仝為了成全雷橫對他老母親的孝,不惜自己吃官司,毀掉自己的大好前程,而那被李逵砍死的小衙内,也是知府的孩子啊,知府對這個孩子,也是“如金似玉”的愛惜啊,雷橫居然能夠讓朱仝看護的孩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橫遭慘死,很是有點恩将仇報的意味。朱仝可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雷橫卻不能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由此可以看出,朱仝無論是在長相上還是在家世上,無論是他的智商還是情商,都要比雷橫高出一個檔次。也正是因為這些,朱仝在梁山上的排名,才會遠高于雷橫的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