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那真是一個讓人魂牽夢萦的地方……”在北京鼓樓西劇場,張國強見到我們這些“騰沖老鄉”說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的。
“張國強,中國内地影視男演員,因在衆多知名電視劇中出演過重要角色而家喻戶曉,《士兵突擊》中的高城,《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張迷龍,《北方大地》中的王中天……”在此次北京行之前,我對他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這些“百度搜索”裡。
8月18日,得緣于著名編劇蘭曉龍先生和曾睿女士,應著名編劇人、策劃人史航先生邀請,騰沖文藝風向讀書會有幸得以到北京鼓樓西劇場參加了一場名為“2018,0818讓閱讀障礙都蒸發”的朗讀會。參加朗讀的9位著名演員、作家、編劇其中一位就是張國強。也因為這場朗讀會,我對張國強先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朗讀會上,國強老師讀的是巜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他所扮演的張迷龍的最後結局。史航老師在介紹的時候說:國強所扮演的角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張迷龍,這幾年,國強一直在研究如何放下,而恰恰是因為放不下,今天才來到這裡的。為一部沒有真正拍完的戲,一個沒有真正完成的角色,牽挂了這麼多年,今天到這裡,是給他自己的一個交代,就是來告訴大家迷龍最後怎麼樣了。”
《我的團長我的團》沒有拍完的最後結局,一直是國強老師的一個心結:“對于這段曆史、對于迷龍,平時不敢輕易觸碰,今天來讀這本書,是對迷龍的一個交代,更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剛才聽了從騰沖來的朋友的朗讀,看了所播放的圖片,好像又把我帶到了騰沖,帶到了那段戲中。在這裡,我們首先是要緻敬,緻敬那些當年的遠征軍、那些為了抵禦外來侵略而血灑疆場的那些軍人,同時也緻敬《我的團長我的團》的編劇蘭曉龍先生,緻敬康洪雷導演,緻敬出演《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所有演員,就像史航說的,确實是因為放不下,當年,因為特殊的原因,《我的團長我的團》最後的大結局沒有拍每一個角色最後的結局,其實最後隻有孟煩了活着,其他全部都戰死了,今天我來讀這本書,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朗讀過程中,國強老師幾度哽咽,眼中淚光閃動,完完全全進入了角色,仿佛迷龍又出現在了我們眼前,仿佛那段悲壯的曆史又再重現。迷龍最終和他那些被稱為“炮灰團”的兄弟們一起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也永遠的留在了那個叫作“禅達”的邊境小城……其實對于迷龍的結局,我更願意相信的是“據說迷龍和老婆孩子漂流國外”這個說法,或者化名“砍柴老張”默默地生活在騰沖的某個角落。
朗讀會結束,與國強老師一起吃飯,去的是有“北京味”的“孔乙己”,在餐桌上,國強老師則是風趣幽默,待人親切有禮,我們一下子全都喜歡上了這個可愛的東北“大男孩”。
後來,我們一行在後海邊散步,一路上,國強老師談得最多的還是騰沖和《我的團長我的團》:“今天在讀書會的PPT上看到騰沖的那些熟悉的場景,一下子被感動了,騰沖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地方,在哪裡拍《團長》近一年時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氣候宜人、民風淳樸,适合居住,但因為那段慘烈的抗戰曆史,卻讓我不敢再輕易去觸碰……其實今天之所以敢站在這裡,也許是你們的到來,給了我勇氣和力量。但是,總歸還是要再去騰沖的,去給自己一個交代,給迷龍一個交代!”
說到這裡,他的語氣低沉了下去,這位曾給我們當笑話一樣說過他在拍戲中别人如何“催淚”他都哭不出來铮铮男子,此時眼中淚花閃現。
我們也争着給國強老師介紹騰沖近幾年的變化:如今的騰沖,是一個安靜祥和的小城,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小城,戰争留下的陰影已被抛在身後……但騰沖人民卻永遠也不會忘記那段曆史,不會忘記那些永遠留在了騰沖的抗戰軍人,每年清明和其它節日,都會去國殇墓園祭拜,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看着帶領着我們的“騰沖隊伍”走在繁華的後海之中的張國強老師,我似乎看到:在不遠的将來,就在騰沖的某個街頭,我們與 “穿T恤、短褲、人字拖”的國強老師相遇了,茫茫人海,騰沖與國強老師的相遇,又何不是一種奇緣?
文:李玉梅
圖:王立權 網絡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