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漢韻金風,觀三江秀水。吉林省扶餘市富有豐沛的水、濕地、林草資源,同時兼有厚重的遼金曆史文化、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十四五”期間,扶餘市全域旅遊工作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為指針,全面落實“33569”全域旅遊規劃路徑,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态農業為本”的鄉村旅遊,推進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強化項目建設,打造三個旅遊産業發展集群
一是依托第二松花江打造陶賴昭、五家站、新站、增盛南部鄉村旅遊産業帶,建設集觀光、康養、研學、度假于一體的南部旅遊産業集群;二是依托第一松花江打造以民俗文化、水文化、名勝古迹為主的三駿、長春嶺、得勝、更新、蔡家溝北部鄉村旅遊産業集群;三是依托503國道、鐵科高速打造以曆史古迹、工業文化、現代農業、特色農産品為主的永平、三井子、新萬發、弓棚子、肖家、三岔河中線鄉鎮鄉村旅遊産業集群。
提高内升動力,建設三個文化産業園
一是打造遼金文化産業園。扶餘市将大金碑周邊村落打造成遼金文化産業園,表現曆史文化特色的“民俗聚落”;二是打造錫伯族民俗文化産業園。扶餘市三駿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鄉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蘊。扶餘市規劃落實文化設施,相繼開展文藝活動;三是打造夫餘古城文化産業園。三岔河鎮石頭城子古城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扶餘市将發揮地名來源優勢,挖掘古夫餘國文化,打造一條曆史文化氛圍濃郁又能滿足現代遊客需求的風情街區。
加強規劃引領,建設五個濕地公園
一是提升大金碑濕地公園。給遊客深刻的民俗文化體驗,形成“遼金水鄉”休閑氛圍;二是建設南鷹山濕地公園。制造壯觀獨特的杏林花海景觀,突出生态觀光的形象主題;三是建設浩色濕地公園。恢複松花江濕地生态植被,恢複江湖聯通和特色景觀;四是建設官地湖濕地公園。重點建設保持、恢複濕地生态植被;五是建設珠爾山濕地公園。打造珠爾山婚慶主題公園、引拉河紀念碑公園、心心相印步行棧道、沿河愛情主題燈光秀等。
豐富産品供給,打造六個現代農業産業化項目
依托扶餘的農業資源優勢,重點打造六個田園綜合體。一是依托陶賴昭鎮南江村南江合作社,打造南江田園綜合體;二是依托五家站許林村棚菜基礎,建設官地湖許林田園綜合體;三是依托文龍合作社,打造文龍田園綜合體;四是依托蔡家溝鎮珠山村,與中航工業合作,打造珠山反季田園綜合體;五是依托蔡家溝鎮萬家橋村合作社,打造萬家新村田園綜合體;六是依托永平鄉金土地現代農業公司,打造金土地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九個特色小鎮
一是打造九連山平安文化小鎮。依托永平地名,取平安文化之意,定位是“旅遊勝地、養生福地、産業高地”;二是打造三井子花生小鎮。四粒紅花生是國家地理保護标志産品,是扶餘農業的核心動力;三是打造弓棚子木文化小鎮。依托弓棚子木業産業優勢,修建魯班廣場、魯班廟(複建)、木雕産業園等;四是打造古城啤酒小鎮,以啤酒文化吸引四方遊客;五是打造扶餘市陶賴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小鎮,以紅色文化引領,實現其他業态承接;六是打造五家站石子灘齊魯文化小鎮,調整生産工藝,支撐文旅産業發展;七是打造蔡家溝珠爾山婚慶小鎮,建設中國婚慶婚俗園,歐式、韓式、日式、泰式、印式婚慶婚俗園;八是打造下岱吉水文化小鎮,探索水之奧秘;九是打造大金碑禅意小鎮,為遊客提供一個靜谧之境。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華欣欣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