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羊多莉
人類的智慧永無止境,早在五十多年前就能沖出地球,來到月球之上,而如今,更是科技爆炸的年代,會送貨的機器人、隔空視頻通話等等都已不足為奇。
人類的想法總是千奇百怪,不僅不安于待在地球,總向往着外太空,還想着能否複制一模一樣的人和動物。
這種複制當然和雙胞胎截然不同,雙胞胎幾乎是同時從一個肚子裡鑽出來,而此種複制則是根據已存在的生物體再制造出一個一模一樣的。
科研人員和他制造的克隆羊
這可不是空想,已被付諸實施,在生物學上叫做“克隆”,而那隻名叫“多莉”的英國綿羊,便是克隆的産物。
一眼看上去,多莉和普通綿羊從形态到生活習性沒啥區别,同樣啃草,同樣“咩咩”叫喚。
但是追溯到“出處”,就有天壤之别,正常的普通綿羊出生都離不開自然規律,它們有父有母,由公羊、母羊交配而生。
而多莉則是沒有父親的,它的母親數量卻達到三隻,這意味着克隆的本質是無性繁殖。
克隆圖解
這三隻母羊還得被編上序号,分别為ABC。
三隻母羊在這個另類新式的孕育過程中所占的分量是有主次之分的,序号為B的母羊則是孕育的主核心,因為決定基因的細胞核是從它的乳房組織中提取的。
而A号綿羊被提取卵細胞後,細胞核将被剔除。
因為細胞核決定遺傳基因,而“克隆”的核心宗旨是要制造出和被選定綿羊一模一樣的“克隆羊”。
被選中的是綿羊B,那麼自然綿羊A的遺傳信息就必須去除。
單細胞圖
前兩項工作完成後,便把從綿羊B體細胞中提取的細胞核注入到綿羊A的無核卵細胞中。
最後一個步驟是:将二合為一的卵細胞植入到綿羊C的子宮内,如此一來,懷胎生育這個工作就交給作為載體的綿羊C了。
最終多莉于1996年成功誕生,成為世界上第一隻真正在無性繁殖狀态下出生的克隆羊,這是生物學史上的重大突破。
因此克隆這項生物學技術從20世紀末開始便備受關注,産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與此相關的讨論沸沸揚揚。
克隆羊多莉
而克隆羊多莉也帶動出了制造克隆生物的連鎖效應,于是,克隆豬、克隆狗、克隆老鼠、克隆兔、克隆雞也都相繼冒出來搶奪關注度。
“克隆”也因此成了大獲贊譽的高新生物技術。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克隆這個原本火熱的話題逐漸冷卻下來,以至于到如今很少有人提起,究竟是何原因?
單細胞圖解
這還是要從克隆羊多莉說起。
當初多莉“問世”後,創造出多莉的英國羅斯林研究所沉浸在克隆成功的喜悅中,可接下來,所面對的一系列問題,讓這種喜悅逐漸暗淡下去。
在多莉兩歲時,一切還很正常,還被實驗室安排了正常的兩性繁殖,與一隻公羊配對,先後在98年、99年生下三隻小羊羔,在2000年更是誕下三胞胎。
就在研究人員為克隆羊也能延續生命而喜悅時,不好的狀況卻接連發生。
多莉和它生下的小羊
克隆羊多莉先是在01年被确診患上了關節疾病,接着多莉又被病毒感染,造成了嚴重的肺部疾病,以至呼吸困難,嚴重影響到生活狀态,行動艱難。
為了不讓多莉繼續痛苦,實驗室工作人員于2003年2月14日,對多莉進行了安樂死,親手終結了這個克隆試驗品。
多莉畢竟是克隆成果的标志,所以它死後被制成了标本,保存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
克隆羊多莉和科研人員
而多莉的死因也成了生物學研究員們新的重要課題。
專家們對多莉死因的分析形成了兩種論調,一種是與克隆有關論,另一種則是與克隆無關論。
與克隆有關論的依據是,多莉的壽命是六歲,而普通綿羊正常壽命是12歲,最長的有15歲。
而早在多莉滿一歲時,技術人員就已經分析過多利的DNA,發現多莉的DNA尾端的端粒,要比同齡的普通綿羊短。
因為端粒的長短決定着生命的長短,所以克隆羊多莉的壽命自然比起同齡普通綿羊要短很多。
DNA端粒圖解
這種研究結果也使技術人員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克隆動物的壽命計算方式不能和正常動物的壽命一樣,而應該按照孕母當時的壽命計算。
多莉的孕母即是被提取細胞核的母羊B,它當時已有六歲,那麼多莉即使是剛出生,也應該以六歲來算。
而解剖結果似乎也證實了這個觀點。
多莉死于由一種名為“逆轉錄”病毒引起的肺癌,而這種嚴重疾病通常發生在年齡較大的羊群裡,而多莉之前患的關節炎也是老年性患者居多。
病毒圖解
而多莉所患的疾病在它的孕母B号母羊身上也存在。
如此說來,多莉死亡時的年齡應該為12歲。
而與之相對的與克隆無關論所拿出的依據是,多莉在兩歲之後正常交配所生的小羊“諾丁漢多莉”健康狀況一直良好,并無遺傳多莉的疾病。
因此,多莉所患疾病也有可能是由于克隆技術尚不完善所導緻的,或是因孕母羊本身患有疾病。
而細胞端粒的長短決定壽命長短一說目前還沒有确切的證據。
盡管兩派的觀點對立,但有一個事實是兩方都沒辦法否認的:克隆技術的成功率很低,導緻動物付出的代價很大。
DNA圖解
多莉雖然是由一個經過電流刺激融合的卵細胞胚胎孕育而來的,但當初技術人員為了培育出克隆羊一共進行了277組胚胎試驗,而多利是唯一成功的一組。
這也就意味着另外276組胚胎孕育全部失敗,辛苦提取的大量卵細胞全部報廢。
一隻克隆動物成功誕生的背後,是大量的胚胎被耗損。
以上種種原因也使得克隆這項生物技術由當初的狂熱期轉為低谷冷靜期,自然也很少再被外界追捧及提及。
但克隆技術說到底是一把雙刃劍,要看如何利用,利用得不好,它會是一把破壞性極強的毒劍,利用得恰到好處,則會是推動科技發展的有力臂膀。
比如據報道,蘇格蘭的一家醫藥公司用轉基因的綿羊奶研發出可以治療肺氣腫的藥物,比較有名的德國拜爾公司便是這家醫藥公司的大客戶。
幹細胞圖解
而轉基因藥物價格非常昂貴,普通的老百姓難以用上,于是克隆技術便在這裡派上了用場。
克隆利用生物技術将生産奶的轉基因動物複制培育出來,數量多了,成本自然降低,這樣也就造福了患病的老百姓。
而讓科研技術人員不願放下克隆技術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遮掩不了的,這便是克隆技術帶動的巨大商業利益鍊,這便是寵物克隆業。
而這個商業利益偏偏是靠人類的感情來維系的。
比如上海的張女士花38萬元,就為了得到和她去世的愛犬一模一樣的狗狗。
寵物
其實張女士家境并不算富裕,38萬也并非她輕易就能拿出的,但是她的寵物狗尼尼剛呱呱落地,還是一隻睜不開眼的小奶狗時,就已經成了張女士的寵物狗。
飼養一隻寵物狗是耗費了她不少精力和金錢,但是陪伴着她走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也陪着她從失業、失戀的人生最低谷慢慢回春。
在她失意的時候,懂事的尼尼總是搖着尾巴,奔着來到她跟前,蹭蹭她,用爪子輕輕撓撓她,望着尼尼單純懵懂的眼,主人的心得到了莫大的寬慰。
克隆狗圖例
對主人來說,寵物尼尼就是她最好的心靈治愈劑,可以說是她的精神寄托。
由此看來,人與動物之間也能形成一種心靈上的默契,而這種默契一旦形成,就難割難舍。
而尼尼最終因病離世,無法回天,習慣了尼尼陪伴的張女士無法走出失去寵物的陰影,感覺屬于她的天空失去了明亮的色彩,心情也變得暗郁消沉。
而當她從網上查到克隆技術可以再擁有和尼尼一模一樣的狗狗時,她眼裡又變得亮堂起來。
而寵物克隆業就很好地利用了寵物主人對寵物的這種深厚情感,繼而發展出了克隆寵物産業鍊。
克隆一隻寵物,價格從十幾萬到幾十萬甚至百萬不等,巨大的商業利益緻使這條産業鍊直到今天也沒有斷過。
克隆羊多莉和後代
而對寵物狗和寵物貓的克隆流程,和當初制造克隆羊多莉的過程大緻相同。
整個克隆過程大緻是,先從需要被複制的原寵物身上提取一塊皮膚,提取細胞樣本取出細胞核然後再選出幾隻尚處發情階段,健康狀況良好的母犬,提取出卵子,去除細胞核。
然後再選出第三隻母犬作為代孕載體,再将二合一的卵子植入到代孕載體中。
而寵物克隆行業看似很能吸金,因為平均一單起步價都是十幾萬,但是付出的成本也不小。
直到如今,克隆的技術手段始終存在着欠缺,胚胎的成活率僅為10%上下,也就是說十組胚胎裡面成活下來的隻有一個。
總的算下來,克隆一隻寵物的利潤目前最高的是10萬,可是一年算下來,複制成功的不到二十例,業績并不亮眼。
而最關鍵的問題是,克隆出的寵物真的是和主人原先愛得死去活來的寵物是一模一樣嗎?
克隆羊多莉與科研人員
之前花30多萬克隆寵物狗尼尼的主人張女士在某社交平台曬出她如今的克隆狗,從外表上看,新的尼尼和原本的尼尼從外觀上已經沒有明顯的區别。
但細心的網友還是從動态視頻中發現克隆版尼尼在神态和生活習性上和原本的尼尼完全不同。
但主人張女士隻求有個精神寄托,如果去苛求,反倒是自尋煩惱,所以她從心理上還是能夠讓克隆版尼尼代入到自己的情感中。
但不是誰都能夠做到自欺欺人,據報道,浙江的一個寵物主人。花了25萬克隆自己原本的寵物貓“大蒜”。
克隆貓“大蒜”與正版“大蒜”
在成功地拿到自己的新版“大蒜”後,主人原本滿懷期待的眼神裡有着些許的失望,因為單從外貌上就看出克隆貓咪和正宗“大蒜”有着明顯的區别。
原版的大蒜下巴上有一小撮黑毛,顯得更呆萌可愛,而克隆版的貓咪則沒有。
而另一名寵物狗的主人也是以不菲的價格複制了狗狗“粽粽”。
隻是,主人的母親直言不諱地在視頻中說,原本的粽粽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它的生活習性、氣息在克隆狗身上是尋不到的。
因此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公開表示,所謂的寵物克隆其實就是花巨資買回和原本寵物外表相似的新寵物,所謂的複制隻能在想象中,根本不切實際,這種克隆意義并不大。
被當成試驗品的羊
而克隆動物最招人诟病的地方是其涉及到倫理道德問題。
有動物保護人士就公開表示,将動物克隆商業化隻是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毫不考慮動物的感受,也破壞了自然的平衡。
因為克隆的背後會犧牲無數隻被當做試驗品的動物,他們會被強迫打激素針,會被關進沒有自由的牢籠内,還得忍受疼痛的手術折磨。
另外,包括克隆羊多莉在内的克隆動物均涉及到代孕這個倫理道德問題。
代孕目前在我國人類社會中是明确禁止的,雖然在動物裡沒有做明文規定,但是難免會有不好的影響。
“克隆人”圖片效果
而且如果克隆技術濫用,則惡性後果嚴重,如今更有人腦洞大開,克隆動物已經不能滿足胃口,還要克隆人,所以“克隆人”這個詞彙很多人已經不陌生。
但“克隆人”這個理念沖擊了人性的最可貴的本能,就是情感。
在人類社會,生兒育女都應以情感作為根基,這也是大衆普遍認同的觀念。
而所謂的克隆人則與人類感情毫無關聯,可以僅僅隻靠胚胎配置就能生成。
即便是這個克隆人和你的親人外表一模一樣,但這種隻局限在生物學上的“親人”能稱之為親人嗎?
“克隆人”圖片效果
如果這種僅限于生物學範圍内的“親人”不斷增多,造成的社會亂象是難以低估的。
總之,對于克隆這門現代科技,不應一味地打壓,也不應盲目地應用、追捧。
科學理性地看待克隆技術,合理地利用其長處,嚴謹抑制其弊端,才能彰顯出一個科技項目的真正的社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