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尾巴上,我們迎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12月19日,中國海關總署網站公開兩份文件,文件公告如下: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解除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總局、原農業部聯合公告2001年第143号對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的禁令。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輸華檢驗檢疫要求另行制定。
衆所周知,2001年日本爆發瘋牛病,處于食品安全考慮,我國于同年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産牛肉,自此在中國境内就吃不到通過合法渠道進口的日本和牛了。雖然日方多次溝通重啟,但是沒想到日本于2010年又爆發了口蹄疫,于是中國順手一同禁止了日本偶蹄動物(豬、牛、羊等)及其制品的進口。
雖然這次解禁是有條件的,且日後還需制定相關的檢驗檢疫要求,但已經看到曙光了,日本牛肉走上我們的餐桌也是指日可待,但想要吃的明白,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為什麼有的和牛叫松阪,有的叫神戶,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别呢?
什麼是和牛?
不是所有的出生在日本的牛都叫和牛。日本政府對于和牛的認定非常嚴格:
1.必須是四類種牛(黑毛和種、褐毛和種、日本短角種及無角和種)以及它們之間的互相交配誕生的牛
2.必須在日本境内養育
3.通過一些瑣碎的個體認證
如果隻是在日本境内養育,但是不屬于四類種牛,就隻能被稱作國産牛。
不過當我們提到和牛時,很少會讨論他們的品種,取而代之的是“神戶牛”、“松阪牛”等品牌名,在介紹它們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日本和牛是如何分級的。
2.和牛分級
當我們談論起和牛有多美味,再有文采的食評家都會遺憾于語言的匮乏。雖然“入口即化”這個詞已經說了太多次,但用在這裡卻毫不誇張。和牛和普通牛肉最大的區别在于育肥。為了獲得極緻的口感,一些農舍常常會将牛育肥至32甚至36個月。在和牛的世界裡,隻要超過30個月,便可稱作“年增牛”,牛肉内累計的風味物質更多,陡增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會讓脂肪熔點變得更低,接近甚至低于人體體溫,因此便能獲得極緻的口感。
因此,為了更直觀的體現和牛的逆天品質,日本制定了嚴格的評價體系,根據牛肉胴體第六與第七根肋骨間的牛肉切片的肉質狀況,分别用字母與數字分别表示精肉等級與肉質等級。
其中,字母ABC表示精肉等級,主要根據牛肉切片的肉眼面積、腹部厚度、皮下脂肪厚度等參數計算而得的精肉基準數值來定,72分以上即可評定為A級。不過,僅僅通過一塊肋排肉很難預測全身肉質狀況,因此這種精肉等級很多時候隻能代表牛肉含有細膩油花幾率的高低,越高等級的牛肉,就越有可能得到油花細膩均勻的頂級霜降牛肉。
等級中的數字表示牛肉的肉質等級,主要取決于牛肉切片中脂肪交雜的程度、肉的色澤、緊實程度與筋的粗細、脂肪的光澤與品質四個方面。肉質等級的評定非常嚴格,每個方面都有5個等級,經肉眼評定後,取四個項目中的最低分作為牛肉的最終肉質等級。也就是說,即使色澤、緊實度和脂肪評分都為5,若是脂肪交雜程度為3,最終的肉質等級也隻能評定為3。
在日本,除了根據肉質與精肉等級制定的和牛等級,還有一種根據牛肉脂肪紋理來評定牛肉等級的BMS體系(Beef Marbling Standard),從1至12共12個等級。等級越高,牛肉脂肪比例和交雜程度越好,價格自然也越貴。
3.和牛的品牌
松阪牛
松阪牛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品種為黑毛和種,且未生産的母牛
2.在松阪牛個體識别管理系統中注冊
3.其他地區的優質牛犢需在12月齡左右引入松阪牛規定的生産區域,并隻在此區域内移動
4.在松阪牛規定的生産區域内飼養時間最長,并完成最終的育肥
其中松阪牛生産區域是指以三重縣松阪市為中心的周邊22個町村。根據2017年的數據統計,松阪牛的年出欄數在7400頭左右,其中有370頭為育肥900天的『特産松阪牛』。
神戶牛
要想成為神戶牛,必須經過層層篩選。首先必須由兵庫縣當地的但馬牛(屬于黑毛和種)所産,在戶籍簿上登記注冊,并在耳朵上安裝一個10位數的“個體識别碼”,然後被交于特定的農戶育肥,這樣的牛便可以作為“但馬牛”出售了。但馬牛中符合以下條件的才可以被被稱為神戶牛:
1.沒有生産過的母牛或閹割過的公牛
2.表示霜降程度的「BMS」在6級以上
3.步留等級A,B級
4.枝肉(除去皮、頭、内髒等部位)重量在499.9kg以下
神戶牛肉上會印有上圖右側“野路菊”圖案的徽章
每年大概有7000頭被作為但馬牛出售的牛,其中有大約5500頭牛被評定為神戶牛。
近江牛
和前兩種品牌牛相比,近江牛的評定要簡單多了:隻要是在滋賀縣育肥的母牛及閹割過的公牛就可以被認定為近江牛。它的風味要稍顯溫和,但脂肪的細膩程度卻并不打折。再看看它的價格,說它是性價比最高的和牛不過分吧。
仙台牛
仙台牛的名号遠不如上面三種牛響亮,但我必須要把它拎到第四位來介紹。如果大家細心就會發現,除了神戶牛,其餘兩種牛雖然進行了養殖區域的劃分,但對于肉質并無要求(當然,我猜測是大佬們對于自己的牛十分自信,這個條件不必多說也會滿足)。但宮城縣出産的仙台牛則嚴格卡死規定:隻有在宮城縣育肥且等級為A5或者B5的牛才能被認定為仙台牛。簡而言之,這是個适合盲狙的和牛品牌。
米沢牛
在有些資料裡,山形縣的米沢牛取代了近江牛,與神戶牛、松阪牛并稱日本三大和牛。評定米沢牛也是相當麻煩,包含了各種組織的認定,這裡就不展開介紹,給大家畫個重點:未生産的母牛,肉質等級在3級以上,且不含任何放射性物質。米沢牛的脂肪含量很高,且帶有甘甜,總覺得很适合拿來做壽喜鍋哇。
前沢牛
前沢牛這個品牌對于大家來說可能有點陌生,它來自于日本東北地區的岩手縣,認定标準也很嚴苛,肉質等級需要4級以上,步留等級為A或者B,即A5、A4與B5、B4。因為脂肪含量較高,所以在煎烤時能聞到類似黃油的香氣,而牛肉本身的肉香則不那麼明顯了。
當然,日本的和牛品牌遠不止上面幾種,比如沖繩縣的石垣牛,宮崎縣的宮崎牛,岐阜縣的飛驒牛……一方水土養一方牛,不同品牌牛之間的差别光靠文字描述還是太無需缥缈,還是得親自嘗一嘗
這次日本牛肉解禁,大家在歡呼雀躍的同時,還是會隐隐擔心我們最終吃到的到底是不是品質優秀的正宗和牛,以及本來産量就不多的和牛進入中國後價格到底會飙至多高。據說有的商家已經開始着手準備,也許今年春天,我們的餐桌上就将在時隔18年後重現日本和牛,在這之前,且讓我們耐心等待吧。
轉載自職位葡萄酒雜志,編輯:宋宇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