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隻要一問“多少工資要交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基本上都能做到心裡有數。但現在不一樣了,個稅起征點上調,多了專項附加扣除,再加上各類其他扣除以及各項稅收減免政策。納稅人徹底懵了,多少工資才交個人所得稅,現在完全不明白了。
其實,個稅調整以後,收入差距得到調節,多少工資要交個稅完全視個人情況而定。接下來,讓我們一一來看各項扣除的情況。
個稅起征點 個稅起征點,經過幾次上調後,目前的起征點為5000元/月。也就是說,月工資低于5000元的,是肯定不用交個人所得稅的。
專項扣除 專項扣除,其實是指五險一金中個人繳納的部分,繳納比例為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 3元、失業保險0.2%,住房公積金12%,社保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小編提醒,可以通過每月的工資條查看自己當月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個人繳納的部分是可以享受稅前全額扣除的。
專項附加扣除 1、贍養老人
獨生子女2000元/月,非獨生子女平攤2000元/月,每人的額度為0-1000 元/月。
2、子女教育
每個子女扣除1000元/月,父母可各扣50%,或者一方扣除100%。
3、繼續教育
學曆教育扣除400元/月,技術教育定額扣除3600元/年。
4、住房貸款利息
首套房貸款,扣除1000元/月。
5、住房租金
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扣除1500/月,除以上城市外,城市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扣除1100/月,不超過的扣除800元/月
6、大病醫療
醫保報銷以後,自費的部分超過15000的,享受全額扣除,最多不能扣除超過8萬元。
其他扣除 1、捐贈扣除
通過官方渠道進行的捐贈,可以享受稅前扣除,額度不超過應納稅所得額的30%。
2、稅延健康險
扣除200元/月。
以上就是個人工資享受稅前扣除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免稅的情況,比如烈屬、殘疾人、自然災害減免等等,但都屬于不常見的情況,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工資多少要交個人所得稅,主要看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的情況。
舉個例子:
假如王先生是獨生子女,父親超過60歲,有一個在上小學的兒子,目前住的房子是首套房,正在還貸款,王先生還是在職研究生,個人繳納社保1000元/月,王先生工資1萬元/月,請問王先生要不要交個人所得稅?
按照每月來算,個稅免征額度5000元,贍養父母2000元,子女教育1000元,住房貸款利息1000元,繼續教育400元,專項扣除1000元,一共是10400元,王先生工資才1萬元,所以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說到這,有的納稅人要問了,為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直接一刀切,1萬元以下不交稅不行嗎?
今年兩會确實有人大代表提過,直接一刀切将個稅起征點調到1萬元。
但小編認為,稅收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貧富差距,實現社會資源再分配,一刀切無法充分發揮這一職能。
個稅起征點5000元是根據整個社會人均收入水平來的,各項扣除也是針對實際情況,這樣既能切實減輕部分納稅人的負擔,也能保障國家财政充足。一刀切是一種偷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