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曆史,我們都知道蕭何是漢初三傑之一,也是大漢開國第一功臣。其實在劉邦造反之前,劉邦隻是一個小小的亭長,相當于鄉長,而蕭何是縣丞,是劉邦的領導,那麼蕭何為何願意屈居跟随劉邦,為他打工呢?其實可以概括為兩方面,一是沒辦法、二是有希望。下面,博哥為您說詳細解說。
楚漢傳奇劉邦蕭何
一、沒辦法。
劉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修秦始皇陵,才出縣境不遠,便逃跑了許多人。劉邦知道讓犯人逃脫是死罪,要是去骊山肯定是死罪,為了活命,索性和兄弟們反了,自己幹,還有可能保命。而當時推薦劉邦押送囚犯的是蕭何,依照秦律,蕭何也是死罪。沒辦法,為了全家幾十口人命,殺了縣令投奔劉邦。劉邦多次推脫讓他當老大,他都不幹,那麼為何他偏偏要給劉邦打工呢?
1、劉邦當時已經聚合了兩三千人,有一點的勢力和威望;
2、蕭何謹慎,不敢冒險出頭,萬一失敗了,要是他挑頭那會被滅族,風險太大,還是劉邦當頭比較好;
3、蕭何對自己認識很清晰,他的夢想就是做個能臣。
二、有希望。
蕭何因為是劉邦的領導,一起共事,所以對劉邦很了解,他知道劉邦的能力和志向。但當時他肯定也不可能想到劉邦會一統天下,當天子。随着劉邦起義的開展,蕭何慢慢的發現了劉邦是個可以成大事的人,跟着他有希望。
1、劉邦悟性極高:根據史記記載,張良在輔佐劉邦之前,曾輔佐過其他人。可是,當時無論誰都不能領會張良出的主意。張良一到劉邦身旁,就發現劉邦聰明無比、領悟能力超強。張良的計謀剛說個開頭,劉邦就知道計謀的用意了。
2、劉邦知錯能改,不斷進步。攻取鹹陽後,剛開始喜歡金銀珠寶和美女,可是蕭何張良等進言後,馬上克制自己,約法三章,還軍霸上。說明劉邦有天下之志,不被眼前虛榮迷惑。
3、劉邦有自知之明,善于用人,知道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劉邦在打下天下後,總結經驗時說到: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饷,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因為蕭何的功業和忠誠,被封為開國第一功臣,既說明了蕭何的眼光,也說明了劉邦的智慧和膽略,可以說蕭何選擇給劉邦打工是雙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