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尚磊實習生謝廣勇
山泉之源,龍門聖地,今年五月,濟南龍門山風景區獲評“聊城市民向往的旅遊目的地”。6月16日一大早,由聊城日報、大衆新聞聊城文旅融媒中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聊城融媒中心、聊城新聞網、聊城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聊城廣播電視台經濟廣播組成的聊城媒體聯盟采訪采風團走進了濟南龍門山風景區。清泉自石上流淌,微風自山間拂過,鳥鳴自林間婉轉,蛙聲自水中悠揚,令人心曠神怡……采訪采風團通過直播、航拍、現場報道等形式感受景區的無窮魅力。
濟南龍門山風景區得名于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龍門泉,位于濟南市曆城區柳埠鎮,介于濟南、泰安、萊蕪之間,北距濟南30公裡,南距泰安40公裡,得名于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龍門泉,是龍門泉的發源地,也是龍門泉泉洞内巨龍石的龍脈所系。度假區總占地5000餘畝,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植被覆蓋率95%以上,是一處天然森林氧吧。
景區地質資源豐富,地處泰山北麓,是著名的泰山石出産,其石多白色,形狀奇特,花紋繁複,此處水資源亦非常豐富,景區内清泉數眼,自山頂向下流淌成溪,或聚水成湖,涓涓細流,冷冽清泉,與景區内石質優美、造型獨特的泰山石相結合,形成清泉映奇石的美景;景區亦因地制宜,廣植桃李、櫻桃、杏等果樹,瓜果飄香,中草藥資源豐富,造就了天然的中草藥王國。是一處集溪流、飛瀑、松林氧吧、龍文化體驗、親子互動、國學休學、紅色研學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區。
水資源豐富,景區内清泉數眼,自山頂向下流淌成溪,聚水成湖,涓涓細流,冷冽清泉,與景區内石質優美、造型獨特的泰山石相結合,形成清泉映奇石的美景。
景區内現有濟南最長旱滑道、山頂滑索、趣味喊泉、1 1親子穿越挑戰園、萌寵互動樂園、高空挑戰、渾水摸魚池、兒童歡樂池、龍門書院等互動項目,是一處集溪流、飛瀑、松林氧吧、龍文化體驗、親子互動、國學研修、紅色研學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區。
古有張岱湖心亭看雪,而今,在龍門水庫的湖心亭中,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擁山水,抱長風,水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大好的湖光山色等你欣賞。
綠水倒映着青山藍天,湖畔的垂柳迎風搖曳,清風習習,怡然自得。門前的瀑布直流而下,濺起的水花映射着來自太陽的光芒,與綠樹奇石朝相輝映。這裡有濟南市最大的瀑布,瀑流噴薄而出,飛流而下,珠玑四濺。
順着山間的小路,緣溪而行。平靜的湖水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襯應,刹時,一道嘹亮聲音在山谷間回蕩起來,一道水柱自湖水間噴湧而出,那是因你的聲音噴勃而出的泉水,看!喊泉的水噴的有多高!這是你賦予它的力量,愛就要大聲喊出來。
崖壁上,一條蜿蜒的木棧道盤旋而上,就如一條盤旋而上的龍,因而名為盤龍雲梯。沿着盤龍雲梯向上而行,便是龍門書院了。
步入龍門書院,在湖光山色間,龍門書院靜靜的伫立在那裡。龍門書院起于山水之間,書香氣息在幽靜的山水間愈發濃厚,朗朗書聲仿佛就萦繞在耳畔,是親子研學的上好佳選。
穿過龍門書院,跨過狀元橋,便是泉城泉水的源頭--泉源谷。
走在山間小路上,綠樹成蔭,花香鳥鳴,曲徑通幽,清風習習,城市的喧嚣仿佛都已成了過去式,煩躁的心漸漸沉澱下來,積蓄的壓抑一掃而空,剩下的都是山間甯靜帶來的歲月安好。
木質的棧道在樹林中若隐若現,棧道旁,松香,鳥鳴、輕風,流水,山間景緻,盡在其中。踏着一級級木質台階,聽着山澗溪水涓涓流淌,幽草澗邊生;黃鹂深樹鳴;清風拂山徑;尋幽過野亭。
佳木成蔭的山間小路上,一股泉水自一個山洞之中湧出,泉水清冽,清甜可口。這就是龍門山水源的發源地,母泉。
泉水沖石的響聲,悠悠的回蕩在山谷間,與清脆的鳥鳴相襯出一片甯靜與自然。
站在觀景平台中的玻璃棧道上,如同站在高空之上,刺激驚險的體驗與一覽衆山小的氣概彙于心胸。
高空拓展帶給你無限驚險與刺激的體驗,一層更上一層,挑戰一級又一級的難關,克服恐懼,突破自我,挑戰自我。
這裡還有歡樂刺激的兒童樂園,五彩缤紛的顔色像極了絢爛多姿的童年,各式各樣的遊樂設施,一級一級的刺激闖關,鍛煉孩子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呵護孩子茁壯成長。
想要夏日清涼,水中嬉戲一定是不可少的,這裡有全長300米的驚險刺激的高空滑索,懸空于萬木之上,俯視蔥蔥綠樹,讓你感受到像超人一樣飛的樂趣。這裡有濟南市最長的玻璃旱滑道,全長848米的玻璃旱滑道,置身其中,看着身邊快速向後飛逝的樹木,感受玻璃旱滑帶來的無限刺激與驚喜。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