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酸檸檬
趙本山、王小利、王小寶、張小飛、宋小寶、宋曉峰、蔡維利、王小虎、王金龍、程野、楊冰、田娃、紅孩、文松,如果這些人一起上春晚演小品,你會看嗎?想來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如果這些人唱二人轉,你還會有那麼高的期待熱情嗎?
5月6日晚間,本山傳媒在官方社交平台上公布了一段視頻,趙本山率領上述衆多弟子們,共同表演了一段二人轉曲目《牆裡牆外》。
一時間,這個被網友譽為“地表最強男團”的視頻火爆網絡,陣容上不次于德雲社的封箱演出,還有人稱:這才是正了八經的東北二人轉文化。
視頻中發現,這是一段土洋結合的二人轉演出,趙本山和他的弟子們一身白襯衣、黑褲子、紅領結,大提琴、二胡、快闆、葫蘆絲等中西樂器齊上陣,賦予了傳統曲目《牆裡牆外》更加新潮的表演風格。
這套陣容中,除了小沈陽和唐鑒軍沒來外,幾乎是趙本山弟子中的最強陣容了,《鄉村愛情12》、《劉老根3》中的主要演員基本到齊,就像此前所說的,如果這些人參加春晚小品的話,肯定會給趙本山拿下第14個小品王。
娛樂圈裡,有人演而優則唱,有人唱而優則演,演唱皆優那就去嘗試導演,反正既有名氣擺在那裡,搞搞跨界想來也不會太差。
而對于趙本山和他的衆多弟子們來說,雖然絕大部分都是二人轉演員出身,但是被全國觀衆所熟知的方式,卻是他們那些極具東北幽默風格的小品。如今成名後,再次唱起二人轉,自然也會受到贊譽,殊不知,二人轉才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此時,不僅有一種想法,趙本山如果當初不演小品,還會有人看他的二人轉嗎?
趙本山深谙東北曲藝,尤其對二人轉甚是精通,當初從《摔三弦》成名後,曾經搭檔潘長江共同表演《瞎子觀燈》,火遍了整個沈陽,然而,即便是這樣,趙本山也沒有紅入山海關。
直到1990年,趙本山聯手黃小娟首次登上春晚,并憑借小品《相親》摘得戲劇類第一名後,全國觀衆才知道了原來東北人如此幽默。
從此,趙本山就走上了喜劇小品之路,尤其在陳佩斯、朱時茂退出春晚後,13屆春晚小品王的桂冠,将趙本山推向了内地喜劇演員夢寐以求的巅峰,而他的影視作品也迅速火爆全國,《劉老根》、《馬大帥》和《鄉村愛情》至今仍是經典。
趙本山的成功之路,也給了徒弟們一個成名契機和發展方向,于是小沈陽、宋小寶等人紛紛從二人轉小劇場轉向了小品舞台,并迅速在内地喜劇領域站穩了腳跟。
時至今日,師徒共演《牆裡牆外》二人轉曲目的情況已經并不多見,小沈陽、宋小寶開始導演電影,唐鑒軍、王小利、劉小光也都成了網絡電影中的主角,而《鄉村愛情13》和《劉老根4》一直是觀衆惦念的事情,更有人建議趙本山接拍《馬大帥4》,而這所有一切,都已經與二人轉無關。
當然,趙本山并沒有忘記他賴以成名的老本行,從當年提出綠色二人轉,到《劉老根3》中把二人轉作為一條主線,趙本山的電影、電視劇和小品中,都能看到二人轉的身影,這也說明他心中的情結并沒有改變。
如果當初趙本山沒有參演春晚小品,仍舊在二人轉舞台打拼的話,估計不會像現在這樣有名,自然也很難有人看他的表演。
而先通過喜劇小品成名,回過頭來再推動二人轉發展,趙本山的這條路,應該是走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