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進入過年的節奏了,采辦年貨就成了一件大事,有了充足的年貨,年味兒才顯得濃厚。
舊時窮人最愁兩件事:一是過冬,愁沒穿的;二是過節,愁沒吃的。談起過節,無不與吃好的相關,小孩兒盼節日,主要是盼吃點好的。那100年前的天津人過年,都要買什麼?
從馬三立大師說的相聲《開粥廠》裡,開出的那份年貨單子我們可以看出一二。
年下每人給五尺高的蜜供一堂,正明齋定做的,又酥又脆,不粘牙,口口香,桂花味。。。給鮮果供一堂,素供一堂,酥油月餅一堂,面鮮一堂。
年下特指春節,老天津過年極其講究,咱們一樣樣細聊。常人春老先生在京津風俗一書中講:
蜜供:系用面塊,條過油後,滾上蜜,疊成小塔型。除竈王供為三碗外,餘者均為五碗一堂。
鮮果供:成堂的水果,如柑橘、蘋果之類,亦為五碗,每碗插供花一支。
酥油月餅,即成堂套餅,共五碗。
面鮮:系用面做的五種水果形狀的點心,即桃、蘋果、橘子、柿子、佛手,亦為五碗。
紅石榴花兒五朵,祭财神羊肉一塊。外有一把紅頭繩兒,一包年飯果兒,二百挂燈錢兒,一個鋪墊兒。
紅石榴花:這個石榴花是紙或線做的,可簪可别,馬大善人每人舍給五朵,當是放在供桌盤子上擺的。
這些僅是當年上供用的,而人吃喝的更是複雜。
二百斤煙兒煤、一百斤硬煤、五十斤煤球兒、十斤木炭、二百斤劈柴、二百斤高白面、三升高白米、二斤綠豆、二斤青黃豆、十個大饅頭、一百個小饅頭、二斤黃年糕、二斤白年糕、二斤蜂糕、一百年糕坨兒、五斤牛肉、五斤羊肉。
這段我覺着不用太多翻譯,高白面大約指得是最好的頭籮面,高白米應該是指好白米。
一對野雞、一對野貓、一塊湯羊、一塊鹿肉、兩隻肥母雞、一隻鴨子、一隻關東鵝
先說野貓,野貓其實是野兔,早年間約定俗成的叫法。
鄧雲鄉先生在京津風俗記錄中,也提到了和這一串相關的吃食。
“關東貨,清代北方年貨中不少食品、肉魚野味是東北來的,統名之曰關東貨。湯羊是連皮的殺倒的凍羊,整腔的運來,野貓是野兔,又叫山貓,這由清初就是如此。”
這段相聲文本簡直可以和《紅樓夢》五十三回烏莊頭交租那章對應看,真令人蕩氣回腸。
二百斤白菜、二百斤酸菜、十把菠菜、兩捆韭菜、二斤胡蘿蔔、一捆香菜、二斤山藥、一斤水筍、十塊香幹兒、十塊菜幹兒。
《春明采風志》凡年終應用之物,入臘,漸次街市設攤結棚,謂之蹿年。次則年糕、饅首、幹果、葉煙、面筋、幹粉、香幹、菜幹……
半斤海蜇、十個雞子兒、五個松花、五個鴨子兒、二斤黑黃醬、四兩芝麻醬、半斤水疙疸、半斤鹹胡蘿蔔、一包醬菜、四兩鹵蝦油、一罐臘八醋、一包花椒、一包大料、一包五香面兒、一包紅曲、五斤大八件兒、二百素元宵。
還有一副麻将牌,一副帕斯牌,兩副紙牌兩副天九牌,六個色子,一個寶盒,每人給一個金表,還給一輛自行車。
帕斯牌就是撲克牌,現在沒人這麼叫了。寶盒是賭博用具,押寶用的,早已有之。
第一曆史檔案館藏乾隆元年四月初三江南總督趙弘恩為嚴禁賭博上的奏折中就有“因查禁牌骰賭具甚嚴,遂置造寶盒名目,出寶者号為寶官,押寶聚賭。“
從臘八到年三十的吃喝穿用玩,都準備齊了,也就基本到過年了。
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