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長江曾評價她:
“對她來說,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曉娟是一個極其認真、追求完美的女漢子,
想做的事永遠要做到最漂亮為止。”
九十年代中期,
黃曉娟和趙本山兩度登上春晚“相親”,
和潘長江合作的春晚小品獲“星光獎”,
被兩位著名小品演員“争搶”,
成為家喻戶曉的演員。
就在事業如火如荼的時候,
她卻來了一個180度的轉身,
選擇放下所有,參加成人高考進入大學研修。
她為何被潘長江“撬走”,和趙本山分道揚镳,
又為何在事業上升期前去大學“鍍金”?
14歲成為二人轉演員,
28歲合作趙本山在春晚演小品一夜成名,
39歲被特招入伍,
10次登上春晚舞台的黃曉娟經曆了什麼。
01 1962年,
黃曉娟出生在遼甯阜新的一個雙職工家庭,
父親是煤礦工程師,母親是名老師,
她在家裡排行老二,
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妹妹一個弟弟。
自懂事起,
父親單位距離遠遠工作忙,很少長時間在家,
母親孤身一人照顧四個孩子十分艱難,
姐姐就被送到姥姥家生活。
她雖是老二但一直承擔着老大的責任,
小兩歲的妹妹還在無憂無慮地玩耍,
她已經成為照顧弟弟妹妹、做家務活的“小大人”,
做飯、收拾屋子都是一把好手。
幫媽媽點爐子、打下手,
夕陽西下的時候,
在房頭翹首以盼接媽媽下班回家,
遠遠看到身影,她每次都是喜出望外,
家人和親人帶給她無與倫比的幸福感。
可“勞動小能手”終究隻有五六歲,
偶爾也有調皮的時候。
有一次妹妹睡着在她腿上,
她蹑手蹑腳的把妹妹放在屋裡,
怕妹妹醒來亂跑直接把門鎖起來。
小黃曉娟蹦蹦跳跳出門,
隻身一人跑到媽媽的單位,
媽媽同事看到她立馬喊道:“老姜,你女兒來了。”
她正準備嘚瑟一下,
一擡眼看到媽媽陰沉沉的表情吓得不敢吭聲。
出來以後,
她坐上自行車的大梁,母女倆沉默了一路,
回到家剛開門就聽到妹妹在哇哇大哭。
還有一回她和奶奶抱着妹妹去街道開會,
回來打打鬧鬧,一不小心就把妹妹掉進髒水井裡,
幸好水不是很深,妹妹才幸免于難。
媽媽聽說後怒火攻心把工作交給同事,
騰出手來教訓她一頓,這才長了記性。
在老百姓都不好過的年代,
家裡在父母的維系下不愁吃穿,
她從小喜歡唱歌跳舞,也很有這方面的天賦。
上學後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老師糾結萬分把選擇權交到她的手上:
“你想當班長,還是文藝委員?”
黃曉娟二話不說直接選擇文藝委員,
從此學校晚會、聯歡會總能看到她的身影。
對她走文藝的路子媽媽一開始還算支持,
她算得上是實現媽媽年輕時的夢想。
媽媽的同學從事評劇工作,
總是上台演出,憑“江姐”收獲一大票戲迷,
這讓媽媽既崇拜又羨慕,
也時常悔恨當年沒有機會嘗試,
自然對她的選擇沒有意見。
班主任卻對此頗有疑慮,直接到家裡勸說:
“這孩子學習特别好,
如果将來不考大學太遺憾了,
您做做孩子工作。”
聽到這樣的話媽媽忍不住動搖,
黃曉娟卻十分堅定,早已明确自己的目标。
害怕媽媽阻止,防止夜長夢多,
14歲時她當機立斷,
背着父母偷偷跑去參加文工團的考試,
立志成為一名二人轉演員,
她進入阜新市文工團下屬的學員班,
正式開始學習二人轉。
二人轉是極具東北本土特色的表演形式,
“闖關東”時從關内外帶至關外,有三百多年的曆史,
分為“單”、“雙”、“群”、“戲”四大類,
很受老百姓的喜愛,劇團的票價一再上漲。
學員班采取軍事化管理,要求十分嚴格,
她從基本功練起,
不管是文化課還是專業能力都争當第一,
宿舍、食堂、排練室三點一線,
竭盡全力完成課業,
她的刻苦努力被同學和老師看在眼裡,
不過幾年時間“四功一絕”她樣樣精通。
1983年,
她跟随劇團參加遼甯省二人轉彙演,
憑借《畫中人》的精彩出演獲得演出獎。
學有所成以後黃曉娟加入劇院,
經常代表劇院在東北三省巡回演出、參加比賽。
工作一切順利,家裡開始為她的婚姻着急,
個子高挑、相貌出衆的她,
無論在單位還是地方都很受歡迎。
改革開放後經濟不斷發展,
老百姓的思想也越發開明,
不少男生主動搭讪表白甚至把電話打到辦公室。
她一開始隻顧着工作絲毫不理會,
可随着年齡的增長,
她衍生出組成家庭的欲望。
經由朋友介紹她和李先生相識,
對方是一名商人,站在風口上取得不小的成績,
但言行舉止并沒有狂妄自大的感覺,
兩人都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
看對眼後很快開始戀愛,
互相了解熟悉見過雙方父母便領證結婚,
一切都順水推舟、自然而然的發生。
婚後他們甜甜膩膩一陣,
沒多久就懷上兩人愛情的結晶,
坐完月子黃曉娟立刻回到劇院工作,
等到兒子五個月時,
省電視台籌辦《春度關東》89年春晚,
把遼甯14家電視台聚結起來一起出謀劃策,
《麻将豆腐》的劇本出來之後,
鐵嶺的趙本山當選男主演,
在她和另外幾個演員中選拔出“小姨子”的人選。
她從中脫穎而出,
以二人轉演員的身份登上遼甯春晚的舞台,
在和趙本山磨合的這段時間,
他們對彼此都很欣賞,強強聯手則更強。
排練一切順利,
可她心裡始終牽挂着遠方的兒子,
每天以淚洗面,實在熬不下去的時候直接找到導演:
“我不演了,讓别人演吧。”
導演無奈的看着她:
“你怎麼這麼沒出息呢。”
黃曉娟咬着牙在總台排練兩個月,
終于到正式演出的時候。
一夜之間她的名聲傳遍東三省的大街小巷,
到處都放着《麻将豆腐》的錄影帶。
成為知名演員後她恨不得一天掰成兩半用,
隻好把母親和妹妹請來幫她照顧兒子。
事業蒸蒸日上,
二人轉卻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02 随着經濟轉型和社會轉軌,
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多種多樣的娛樂方式層出不窮,
傳統二人轉開始從巅峰走向衰落。
國有劇團演出次數急劇減少,
不少劇場連演員工資都發不出來被迫解散,
許多人不是改行就是同草台班子一起演出。
為尋找出路開始參與帶有比賽性質的國際藝術交流活動,
遼甯地方戲藝術團派出崔凱擔任領隊,馬力導演随行,
前往日本富山參加國際青年演劇節,
趙本山、黃曉娟和潘長江都是15個成員之一。
她在《十八裡相送》中以優美的舞姿演繹梁祝的故事,
令觀衆贊不絕口,廣受好評。
其他演員的表現也十分精彩,
用戲曲身段和精湛的演戲赢得滿堂喝彩,
最終藝術團斬獲兩項個人獎,榮獲團體銀獎,
擴大了二人轉的國際影響力。
從日本回來她立刻趕回家,
兒子一下子撲到她的懷裡,母子倆相擁而泣,
剛學會喊人的兒子不停地喊:“姨,姨...”
她特别震驚,眼淚止不住的往外流。
工作和家庭兩難全,
父母也為她承受很大壓力。
小孩子容易生病,血管還很難找,
隻能紮在腦門上或者腳底下,
有一次她剛好看到,
揪心的整晚睡不着覺,恨不得能代替他被紮。
隻看到一次她便這麼受折磨,
更别提父母幫着帶孩子得時時刻刻盯着。
黃曉娟把所有的難過化成更大的動力,
想着努力工作,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1990年,
黃一鶴導演把遼甯春晚很受歡迎的小品進行改編,
《相親》的劇本由此誕生,
邀請趙本山和趙麗蓉老師合作出演。
趙麗蓉因不會說東北話婉言謝絕,
導演和編劇苦思冥想,
幽默細胞和氛圍是基本要求,
又不能把節目的基調帶的太土氣,
即使是老太太也得是養眼的小老太太。
黃一鶴靈光一現,
想到趙本山和她的《麻将豆腐》。
黃曉娟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激動,
3天時間她和趙本山把30分鐘的小品改到14分鐘,
最終通過審查,幸運地得到參加春晚的機會。
她和團隊每天緊張排練,生怕節目無法通過審核,
家鄉的記者上來采訪她連忙拒絕,
萬一節目被斃掉玩笑可就開大了。
李默然老師被問到晚會的内容也隻是說:
“三十晚上,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不到最後一刻節目單定不下來。
隔一段時間,
就得焦急地等待導演組開會,
一直到後半夜三四點鐘,
才能收到節目安全與否的消息。
每天飽受折磨,在直播的前兩天,
黃曉娟的嗓子已經啞的說不出話來,
跑去醫院連打3個吊瓶又急忙回來排練。
站在台上她緊張的要命,
幸好有肌肉記憶撐着越來越順暢,
她和趙本山把《相親》帶着全國觀衆。
生平第一次正式出演小品就是在春晚,
黃曉娟在全國觀衆心裡留下深刻印象,
無數觀衆嘴上說的都是她的經典台詞,
一夜之間全國爆紅。
緊接着工作行程越來越多,
黃曉娟也在尋找合适的搭檔,
崔凱老師眼光毒辣,建議道:
“你和潘長江兩個一高一矮,有一種強烈的反差,
站在台上不用演就有喜劇效果。”
她便合作潘長江出演小品《歪打正着》,
在遼甯衛視的元旦晚會演出,
果真大受好評,獲得中國電視“星光獎”。
随後和趙本山出演春晚小品《我想有個家》,
延續《相親》中“老蔫”和“馬丫”的性格特點,
表演出單身中年人對家庭的渴望。
再次搭檔潘長江合作小品《橋》,
給大家制造出一個視覺奇葩,
兩人的身高差被觀衆們戲稱為“高低杠”。
特别巧妙地融合唱歌跳舞,
把她們的強項在很短的時間裡盡情地釋放和展現。
兩人造成極大的反差,
産生一種藝術上的沖擊力,
給觀衆們帶着無數歡聲笑語,
成為經典的小品劇目。
在最初審核時《橋》的劇本受到一緻認可,
演員的人選卻受到很大争議,
撰稿人魏明倫老師特别不能理解:
“黃曉娟為什麼要嫁給潘長江?!”
小品導演李春明據理力争,
這才保下這種反差的效果。
她兩度和趙本山合作卻轉身和潘長江成為搭檔,
許多觀衆都認為裡面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實際上這個時候春晚小品的構建十分嚴苛,
從劇本到演員的人選都要層層審核,
并不是導演或者演員的一言堂,
能者居上,名氣、背景都無法左右。
事業正是飛速上升的時期,
黃曉娟卻感覺到力不從心,
從前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已經滿足不了她的發展。
她毅然決然放下一切參加成人高考,
父母支持她的選擇,默默幫忙照顧孩子。
考進遼甯省文化藝術大學後她把頭發剪短,
和同學們一起軍訓,
參加志願活動,拔草、清理校園都參與進去,
完完整整地體驗大學生活,學到真正的本事。
上學期間,
黃曉娟被調進遼甯人民藝術劇院,
備受大家關注的時間裡她沒有選擇繼續演小品,
而是開始涉足影視劇的拍攝。
盡管沒有掀起什麼水花,
但她依舊很享受這種新鮮的表演方式。
03 2001年,39歲的她被特招入伍,
成為沈陽軍區前進文工團一名演員。
一連和潘長江合作三次,
央視元旦小品《家庭配角》,
遼甯春晚相聲小品《代理主任》,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小品《三号樓長》,
黃曉娟和潘長江合作的越來越默契,
再加上兩人都是二人轉演員出身,
私下相處的也很好。
迎來事業第二春的她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
把兒子接來身邊的計劃一拖再拖,
直到看見一片血紅的成績單,
她這才意識到自己身為母親的不合格。
看着兒子陌生、叛逆的眼神,
她發覺再不挽救恐怕抱憾終生,
把工作演出一減再減她陪伴兒子完成高中學業,
日複一日的相處中修補岌岌可危的母子情。
有一次兒子打籃球扭到手臂,
他思索很久打電話給黃曉娟:
“媽媽我打籃球受傷了,胳膊扭了一下,挺疼的。”
她二話沒說挂上電話連忙趕到學校,
想把兒子送到醫院治療。
她着急忙慌的火氣本來就大,
醫生還特别含糊不說診斷結果。
黃曉娟強忍怒火帶着兒子趕到市中心的大醫院,
最後檢查出骨裂問題不大,
她卻覺得不能有丁點後遺症的可能,
告訴一聲一定按照骨折處理。
兒子嘴上說她小題大做,
實際上看着她心疼的眼神心裡特别高興,
從前的埋怨和不忿消散大半。
和兒子重歸于好後他也早已長大成人,
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黃曉娟開始新的征程。
先後和魏積安、孫濤、郭冬臨等人合作,
在央視春晚合作小品《祝壽》、《實誠人》、《軍嫂上島》,
與潘長江合作參演遼甯春晚會小品《想唱就唱》。
《武林外傳》裡六扇門密使、白展堂的母親白翠萍,
《别拿豆包不當幹糧》裡喜富的得力助手劉巧,
《城裡城外東北人》中,
熱情漂亮的寡婦、小賣店老闆張文翠,
接連産出影視作品,
憑借獨特的喜劇效果在觀衆心中混了個臉熟。
事業順風順水,噩耗卻突然降臨,
2008年,弟弟突然确診肝癌晚期,
姐弟幾個強忍悲傷商議一番決定瞞着父母,
可弟弟的病情急轉直下眼看要不行,
她連忙把父母請來醫院說出實情,
從發病到去世隻有44天,
年僅40歲的弟弟便離開人世。
從小乖巧懂事的弟弟幾乎是黃曉娟一手帶大,
心中的悲痛難以言喻。
但她不能率先倒下,要想辦法勸慰父母,
家裡唯一的男丁離開讓傳統的父母很難承受,
父親悲痛欲絕,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
不管姐妹三個如何努力也是徒勞,
弟弟離世不到一年,父親也跟着走了。
一連痛失兩個親人,
黃曉娟難過的同時發誓要照顧好母親,
把媽媽接到沈陽一起生活。
她帶着媽媽看電視劇、聽新聞、出門旅遊,
培養起來新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在兒子的提醒下以身作則,
充滿樂觀面對未來的生活,
這才把媽媽從悲痛的情緒中拽出來。
活着的人仍得繼續生活,
想讓家人在電視上多看到她的表演,
也為了尋找新的突破,
和黃宏合作央視春晚小品《黃豆黃》後,
黃曉娟開始把工作重心放在影視劇上。
《同齡人》、《女人當官》、《忏悔》、《血雨母子情》
《媽媽的羅曼史》等影視劇中飾演母親的角色,
《東北愛情故事》的馬淑芬,
《女人的天空》裡一心帶村子緻富的村長吳雪梅,
《雪蠶》中落草為寇的女俠大鳳,
接連參演《女人進城》、《粘豆包》、
《我家有樂兒》等電視劇,
并嘗試擔任電影、電視制片人。
她一步步向上,
成為沈陽軍區前進文工團團長,
擔任遼甯省文聯副主席。
2019年,
她時隔10年再次登上央視春晚,
與尚大慶、佟大為、楊紫等人表演小品《站台》,
10年時間早已物是人非,
春晚早已是年輕人的舞台。
去年她再次受邀出演春晚小品《陽台》,
在一衆流量明星中十分乍眼,
引起許多網友的熱烈讨論。
不管外面紛紛擾擾,
黃曉娟早已把重心放在生活上。
春節剛過,
85歲的媽媽就因糖尿病并發症離世,
在兒子的陪伴勸慰下她隻能接受現實,
但自此以後她更加珍惜和家人的相處。
今年黃曉娟已經60歲,
她偶爾種種菜、出去旅旅遊,
和姐妹們唠唠嗑,幫兒子照顧孫女,
對她來說正是幸福最好的模樣。
結婚37年從未透露過丈夫的隐私,
10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依舊保持質樸,
即使不舍得家庭的溫暖依舊堅持做女強人,
工作到盡善盡美,保持追求完美的想法。
黃曉娟一絲不苟、知錯就改的态度,
成就她事業不斷轉換方向卻一直煥發生機,
希望她可以幸福美滿,安度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