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考拉所售加拿大鵝真假門的事件,似乎陷入了僵局:
去年12月,消費者缐女士在網易考拉網站購買了一件加拿大鵝,花費了5567.04元,她收到貨後發現衣服上有多處線頭,做工比較粗糙。就将衣服的Logo、防僞标識、産品商标等多張照片拍下,發至加拿大鵝官方驗假郵箱進行驗證,對方則稱該羽絨服為假貨。
事件爆出後,網易考拉堅稱羽絨服采購鍊可靠,并在1月8日發布公告中稱已将原件送檢鑒定,鑒定為真。
但事情還遠沒結束。
缐女士随後二次找加拿大鵝官方鑒定,鑒定結果為假。三方後協商将商品送往加拿大鵝在大陸指定的售後維修機構鑒定,但鑒定當日,加拿大鵝官方臨時拒絕該鑒定辦法,要求将該衣服郵寄回加拿大鑒定……
此事目前仍然在拉鋸。
網易和加拿大鵝事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國電商消費者的海淘代購之痛——代購一直是一件風險非常高的事兒,比如大部分奢侈品代購都會說支持專櫃鑒定,但實際上沒有專櫃人員會真的幫消費者做鑒定,說白了,代購的承諾就是個心理安慰。
消費者的需求缺口籍此催生了一個職業:鑒定師。
比如在球鞋領域,像耐克、阿迪達斯的官方旗艦店的熱門鞋款基本很少打折,而且種類和配色都十分不全,基本過季後專賣店就買不到了,同時線上線下保持了高度一緻,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想買到有折扣的過季鞋子,一般來說隻能找淘寶商家或者鞋販子。
第二類情況就是品牌方刻意制造稀缺感,比如耐克的AIR JORDAN正代複刻鞋和阿迪達斯的椰子一般都是限量發售的形式,尤其是早些年(2018年耐克和阿迪達斯血拼銷量後已經好了很多),消費者過去要買鞋必須先到線下店内登記身份證,然後抽簽,抽簽後再排隊領鞋——這個過程毫無尊嚴:
《商業街探案》曾在北京三裡屯見過一位在寒風中排隊半個小時後領到抽簽抽到的椰子的兄弟,因為拿到的鞋有瑕疵,問店員說能不能換一雙,店員幹脆的說“給您退了吧,不能換”,那兄弟趕緊拿過來鞋,說“别啊,我拿走還不行嗎?”
現在随着科技的進步可以在線上抽簽了,比如在耐克開發的APP SNKRS上等待發售日排隊,但對貨量一直稀缺的鞋款,比如耐克的the ten系列,普通消費者也根本不用想。
這種狀态就促成了二級市場的活躍。消費者要買便宜的,或者稀缺的鞋隻有去淘寶一些小鞋商那買鞋,慢慢,其中一些鞋商發展成了大鞋商,比如烽火。但由于我國制鞋業一直存在着兩個著名的山寨系:莆田系和東莞系,消費者買鞋後不放心,專櫃又不管,就開始尋求民間的力量支持。
這種鑒定師最早起源于虎撲的裝備區,買家買鞋後拍攝詳細的鋼印、鞋墊、鞋标、走線等等,發到論壇,會有熱心人幫忙看真假,此後虎撲開發了毒APP,開始走收費鑒定的路線,也就養成了一批職業鑒定師。
但這種模式本身是存在問題的,因為鑒定費才幾元錢,平台盈利空間非常有限,所以毒利用鑒定為切口,引流,再做裝備交易平台,除了商家入駐外,毒自己還做裝備交易中介(買家買的鞋先發到毒,鑒定後再發給買家),這種體驗很不好,一個是買家收貨周期拉長,一個是買鞋成本增高,從筆者自己買鞋的經驗看,大概比其他商家均價貴出10%左右。
當然,體驗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平台自己即做裁判又做運動員,很難保證公正性,而鑒定師本身也經常被質疑職業态度,可諷刺的是,消費者要買到放心鞋,目前還隻能依靠這些模式不完善,體驗一般,還總暴露出貓膩醜聞的民間鑒定機構。
而鞋粉至少還有一套體系保障權益——比如淘寶知名的店鋪賣鞋都會承諾支持毒、知解(淘寶開發的小程序)等鑒定,假一罰十,前文中缐女士所買的加拿大這種準奢侈品,卻陷入了網易和加拿大鵝的拉鋸戰。
這背後就是品牌方溜粉,代購一定是因為有差價,日本潮牌川久保玲的經典T在日本大概折合人民币400出頭,同款在中國就要800 ,甯可日本的店面每天開業前2個小時就排滿隊,讓代購搶貨人肉背回,也要在中國維持高價格高逼格,而現在所謂的國際大牌做工也越來越差,缐女士買的加拿大鵝因為線頭等原因懷疑是假貨,而耐克粉裡有個段子“如果你買的喬丹鞋沒溢膠沒線頭,那可能是莆田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