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受山川道路的限制,從中國北方南下進攻南方,基本上隻有三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從中原和山東地區向江淮一帶進攻,一條路是從中原地區向西南方向,從南陽盆地越過方城垭口,進入襄樊大道,直奔荊州,另一條則是從陝甘一帶南下,翻越秦嶺,進入四川。其實原因也都是一樣的,因為隻有這幾個地方具備大兵團行動和作戰的條件。在這三個地區之間,都隔着大山,或者是水網地帶,不利于大兵團行動。
所以這幾個方向也是曆來南北争鋒的主要戰場。比如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占據荊州地區的時候,無論是曹魏進攻,還是蜀漢進攻,基本上都是在秦嶺一線和荊州地區作為主戰場,而東吳奪取荊州之後,曹魏和孫吳的幾次大規模戰争,尤其是曹丕時期的大規模南下,也是在江淮和荊襄兩個戰場上同時行動。晉滅吳,也是先滅蜀漢,然後三路并進。
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幾乎傾巢南下,先奪取了荊襄地區,但一個重要的失誤就在于,在江淮方向并沒有對東吳施加壓力。即便如此,孫權也不敢大意,一方面命周瑜率軍到前線與曹軍對峙,但同時也在江淮方向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守備,以防曹軍從江淮方向突破。而曹魏和孫吳的長期拉鋸,主戰場也是在江淮,就是因為孫吳始終占據着江淮,但曹魏又占據着合肥、壽春等淮南地區的幾個要點。
前秦苻堅其實也是這麼操作的,隻是因為指揮和操作失誤,所以在肥水一線被晉軍擊敗,但在荊襄方向其實并沒有大敗,還是處于相持狀态,打得有來有回,并不落于下風,反而是晉軍這邊顯得捉襟見肘。在這兩個戰場之間,苻堅還特意安排了姚苌率領一部分軍隊作為機動兵團,随時準備支援這兩個戰場。而在淝水之戰被擊潰之後,苻堅也是逃入了姚苌的軍隊。
比如淮海戰役時,導緻國軍無法迅速集中的一個主要原因,除了解放軍按照事先的戰役部署,分路阻擊和遲滞敵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量的河網地帶,讓國軍的行動十分困難。黃百韬兵團被包圍在碾莊,就是因為在渡過運河的時候延誤了時機,為解放軍追趕留出了時間。黃維兵團未能按照原定方案及時趕到徐州戰場,同樣是因為在颍河、淝河和浍河等河流地區都遭到了解放軍的阻擊,前進速度緩慢。
反觀解放軍這邊,因為主力部隊原先就部署在魯南、蘇北一帶,本身就已經處于比較集中的狀态,所以集中起來很快,隻要指揮部根據敵情變化調整部署和及時調度,就可以占據先機。二野從大别山一帶出來之後,因為邱清泉兵團奉命趕往徐州,沒有追擊,就給二野南下占領宿縣、圍攻黃維兵團留出了時間。這就是說,解放軍在戰前實際上已經占據了比較有利的地理優勢。
對照一下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就可以發現,淮海戰役基本上是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兩三百公裡半徑之内作戰,而且因為解放軍部署得當,所以在局部地區形成了對國軍的兵力優勢。而在淮海戰役結束之後,到渡江戰役的時候,二野和三野就不得不分成了東、中、西三個集團,西起九江一帶,下遊直到江陰一帶,戰線長達千裡,兵力實際上是無法集中的。
那麼反過來對防守的一方來說,也是同樣的情況。如果選擇在江淮地區進行戰略決戰,還有機會集中兵力,在局部地區對敵人形成優勢,如果退到長江一線再進行防禦,那麼就很難集中兵力了,隻能分散兵力,處處防禦,處處被動,完全處于被動挨打的态勢。而對所有的戰争指揮者來說,都明白一旦處于這種狀态,就失去了戰場主動權,也就沒有多少勝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