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疲憊以後,我們會休息,把專注比喻成肌肉,精神肌肉同樣也需要休息。
我們專注地工作,閱讀和練習會使人勞累,讓人感到疲憊不堪,因為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同時,我們還得抵制衆多誘惑,這也會耗費精力。丹尼爾·戈爾曼将專注比喻成肌肉,如果用力過度的話,肌肉就會感到疲勞,一開始會出現疼痛感,嚴重時還可能導緻肌纖維撕裂,精神疲勞的迹象與肌肉組織的過度勞累一樣容易被察覺,我們取得的成果越來越少,越來越容易被打斷,被幹擾,受外界刺激的影響,這些都是會破壞專注狀态的因素。
我們在運動過後,身體疲憊需要休息,“精神肌肉”也一樣,就是要把我們的注意力從剛剛在忙的工作中轉移出來,放到恰好出現的任意一件其他事情上。
放松靠的是分散注意力,我們需要集中精神工作時,注意力分散是不可取的,但這不一定意味着,注意力分散的狀态就是差的或低效的狀态,恰恰相反,發散的思維對于創造,甚至是大有幫助的。
任務難度<個人能力:要求過低無聊;
任務難度>個人能力,要求過高壓力。
我們在集中注意力做事的時候,難度要與我們匹配,最多工作50~6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利用這10分鐘放松精神,休息狀态。
運動可以通過訓練達到提高,專注力也可以像肌肉一樣通過訓練得到提高。三種最好的“大腦肌肉”訓練法:冥想、學會感知和專注于行為。
冥想為身體帶來甯靜和放松,令左右腦同時進行,減少壓力激素分泌,增強免疫力并提高專注力,我們可以盡可能地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冥想,20分鐘最佳。學會感知,可以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思想,感知自己的身體,感知自己的行為,在你胡思亂想的時候,讓思想回歸,隻專注于你當下的行為,比如,打字的時候,感知手指在鍵盤上的律動,敲擊出你想表達的思想。每一個專注的行為都同步訓練着我們的專注力,完全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才是重點。
關注積極的事物會拓寬我們的視野,釋放積極的情緒,并提高我們的專注力。聚焦在消極的事情上會限制我們的視野,讓感覺變得陰郁,讓人變得消沉;聚焦在積極的事情上,會拓寬我們的視野,釋放積極的情緒,提高我們的行為動力。
如今,數字媒體似乎掌控着我們的生活,令很多人陷入了“數字疲勞”。當然,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可以把時間控制在某一段時間内,在你工作、學習時,還是要專注,把注意力集中于當下的事情之中。
心理學家延斯·科爾森看來“手機帶來的幸福毀了我們生活中真正的幸福”。真實的幸福感是一種“克服困難後的獎賞”,是因為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某些目标,但手機帶來的幸福感恰恰相反,它将提供的獎勵分成一個個小的單元,使之得來毫不費力,并且轉瞬即逝。
不斷地被打擾會降低我們的專注力,也會使我們無法閱讀較長的文章,無法認真地去閱讀一本書籍,互聯網固有的中斷與幹擾效果與專注的學習是相對立的,因此,要合理地利用新媒體,明确地使用它們,而不是一味地去刷。
6條建議可以幫助你:1,抽出一段時間遠離媒體,設置“無手機區”,最重要的是睡覺時切斷與媒體的聯系;2,每天隻查看3~4次郵件;3,在談話中,把手機調到震動或者關機;4,清理屏幕,删除不是真正需要的應用程序;5,在進行時間管理時用手表而不是手機;6,記錄你在數字媒體上使用時間。
在工作一天之後,也要記得休息,好的休息是為了我們更好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