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載體,我們的曆史源遠流長,文字也是經過了很多次的演變更替,像由秦始皇統一文字前,各國都有自己不同的寫法,此後每個朝代都略有不同,到了北洋民國時期一度使用成了繁體字,建國之後才慢慢變為我們如今使用的簡體字。
都知道我們國家近代史是非常慘痛的,一度到了幾近滅國的地步,還好我們挺住了,不過你知道麼,曾經有段時間,我們的文字也有過要被毀滅的場景,同樣很幸運有人堅持了,不然或許我們今天寫的就是拉丁文了。
晚清以來,我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内憂外患,如此困局下,一些有識之士就想着國家能走上一條民族自強的道路,因此進行了多番嘗試。
民族自強必然民族精神文化,但在當時,這談何容易。雖然沒有準确的數字,不過進行過範圍的普查,那時中國的文盲率最起碼達到了百分之八十。意思就是當時的國人連識字的都是極少,精神都是麻木的,還談什麼崛起?
造成如此低的識字率,最為關鍵的就是當時的繁體字實在太難寫、太難學,當年國家的經濟也不好,尋常人家哪有那麼多的餘财去供這些孩子學習呢?
光是認字就不知要耗費多少精力,更何況認字還是第一步,那個年代讀書習字就隻是富人家的奢侈品。很多讀書人有感于此,便希望有更簡潔更易懂的新文字出現來提高中國整體的文化水平,有了基礎才能去談之後的民族崛起。
近幾年主旋律電影中有個鏡頭我覺得還挺有意思,吳彥祖飾演的胡适與留有辮子的辜鴻銘辯論哪種文字更方便,‘無能無力’終還是多‘辦不了’一個字。
這件趣事是否屬實我沒有考證過,但胡适确實是白話文運動的發起人,他想的是改革漢字,讓漢字更通俗易懂,不過當時比他激進的人多太多了,很多學者認為漢字就是掃盲最大的阻礙。
在五四時期,錢玄同首先提出了驚世駭俗的‘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他的觀念很快得到了衆多學生的認同,連大文豪魯迅在後來的采訪中也說出了這句話。他們都想要将漢字拉丁化。
1931年制定的“中國文字拉丁化”更是直接不使用漢字,隻要老百姓學會了拉丁字母和拼寫,就不再需要死記硬背。
看起來是好事,能讓那些不識字的人快速上手,不過現在回過頭看,若是真的成功了,那我們今天的漢字很大概率就不複存在了。
有人贊同自然就有人反對,其中大文豪趙元任寫下了兩篇千古奇文,通篇就一個讀音來進行反駁,第一篇全文96個字。名為《施氏食獅史》,原文及譯文如下:
還有一篇名為《季姬擊雞記》,全文78個字,同樣精彩:
這兩篇文章看着像繞口令,卻把漢字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緻,這是其他任何語言都無法代替的絢爛。這證明了我們漢字獨特的文化存在。有這兩篇大作的出現,那些本來被沖昏頭腦的學生有很多都冷靜了下來,重新思考漢字的偉大之處。
當然趙元任并不是出來裝一波就跑,他認為漢字在我們的文化之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們的根,為了自強連民族的根都丢掉了,談何民族崛起呢?後來他還寫出了《中國話的文法》等文學大作,培養出衆多文學大家,為我國的語言文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這些大師的努力下,漢字終究沒有被廢除,反而流傳到了現在。建國之後,同樣有感于繁體字的複雜便将其簡化,慢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樣子。
如今漢字已成了我們國家一張重要的名片,如果當年真的不幸消亡了,絕對是巨大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