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飯店吃飯,隻要過生日服務員會端上一碗熱氣疼騰騰的面條。包括過生日時家裡父母也會給盛一碗面條,是為長壽面,長壽面的緣由是如何來的呢?
一碗熱氣騰的壽騰面,金燦燦,黃騰騰,吃在朋友的肚子裡,喜在壽星的眉梢上。在我國,凡遇到生日,不論是大生日還是小生日,也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更逞論是富貴還是貧賤,請親戚朋友或者同事鄰居,吃上一碗壽面,已是最常見也是最普通的祝壽禮儀。做生日吃壽面的習俗起源很早。傳說漢武帝有一次與大臣們開玩笑說,人的壽命長短與人中有很大關系,誰的壽命長,那麼他的人中一定也很長。此時東方朔便接口說,那麼彭祖活了八百多歲,他的人中一定很長,他的面孔更是不知有多長了。此說本是諷刺漢武帝的戲言,但經過長期流傳以後,人們卻真的以為人中長、面孔長的人壽命就也一定很長。由于面孔的面與面條的面諧音,于是民間便以為吃了面就會使人長壽。 還有一種說法, 是因為面條形狀綿長不斷, “面 ” 與 “綿兩音也相諧,容易使人聯想到長壽。《清裨類鈔》中載: "饋人以米面及炒熱之面, 面條長, 取其綿綿不斷長壽之意也。“ 做壽之日吃面條的習俗, 也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新唐書》上曾載有這麼一則佚事: 開元年間, 唐玄宗的王皇後恩寵漸衰,頗不自安, 某日向玄宗哭訴說: "陛下獨不記阿忠脫紫半臂易鬥面為生日湯餅邪?” 這裡的阿忠指王皇後的父親, 半臂是唐時婦女的 一種服裝,湯餅就是面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過去王父曾經用女兒的衣服換來一 鬥面粉做面條, 給唐玄宗做生日。 這則佚事說明唐代已經盛行過生日吃面條的習俗了。
舊時壽面還經常被作為饋贈生日的最佳禮品。 一些富裕人家凡遇親友大壽, 便要專門派人用竹筐擡送壽面到其家中。 壽面的長度多在三尺以上, 分蜇重達十餘斤, 一般還要湊成雙數。 擺放壽面時先要将壽面裝成一束束的面束, 盤成高高的塔形, 給人以高聳的感覺, 然後在頂上插上壽字, 外面再罩以紅綠縷紙拉花, 隐喻做壽者福星高照, 壽運綿長。經過這樣裝束的壽面送到做壽人家, 除了送上饋贈者祈祝長壽的一片心願之外, 自然也為整個壽慶增添了一種隆重熱烈的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