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雲、曾秀英選編《節日節氣詩》正文
小滿七絕355—363首
十六、小滿(四月下半月)
小滿簡介:鬥指巳,即東南方向,太陽黃經為60度。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為小滿。(見季著34頁)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八個節氣,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隻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為小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緻于此小得盈滿。”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幹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幹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小滿時節,萬物繁茂,生長最旺盛,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于最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物質為四季二十四節氣中最多者,所以,應及時适當補充,才能使身體五髒六腑不受損傷。此節氣的湯品也十分重要,宜飲用綠豆芽蛤蜊湯、苦瓜木棉花牛肉湯、淮山赤小豆苦瓜豬腸湯、荠菜生姜魚頭湯、胡椒粒老雞豬肚湯、西洋參紅棗生魚湯等,這些湯品具清熱、養陰、祛濕、暖胃、溫補等功效。(百度·百科·小滿)
小滿
355、鄉村四月
(南宋)翁 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出處】節氣116頁。律詩369頁。小學生143頁。宋典1211頁。宋代絕句302頁。四季風光146頁。絕句三百首216頁。曆代風景詩163頁。宋詩選注225頁。曆代絕句1163頁。詠物詩選38頁。
【作者】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溫州樂清(今浙江溫州)人。淳祐十年(1183)登鄉薦,終于布衣。詩以清苦為主,與徐照、徐玑、趙師秀并稱“永嘉四靈”。有《葦碧軒詩集》。見宋典1481頁。小傳不載。
【簡析】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由物及人,層次分明,體現其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插田,即插秧,四月下半月之農事也,浙江、福建一帶均如此。
小滿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356、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七)
(南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出處】小學生126頁。宋典1045頁。小傳中二冊704頁。作品選中二冊180頁。宋代絕句276頁。絕句三百首201頁。曆代風景詩171頁。宋詩選注202頁。曆代絕句1130頁。最美的節氣詩詞(夏)34頁。
【作者】範成大,見立春七律033首《立春日郊行》簡介。
【簡析】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六十一歲時作《四時田園雜興》。此時的範成大,已經做過參知政事、知明州、知建康府,自己堅決以病乞歸石湖。《四時田園雜興》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每組各12首,組詩共60首。此為原作第31首。此詩是《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中最為脍炙人口之作。使用以小見大、側面描寫的寫法。從小孩學習種瓜,可以看出大人的繁忙、勤勞。全詩寫得有點有面,充滿詩情畫意和生活氣息。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357、小園四首(其一)
(南宋)陸 遊
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柘陰陰一徑斜。
卧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
【出處】絕句三百首189頁。作品選不載。陸遊86頁。宋詩選注183頁。曆代絕句1102頁。陸遊選集77頁。宋詩選389頁。
【作者】陸遊,見元日五律024首《己酉元日》簡介。
【簡析】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十一月,陸遊因江西五月水災奏請朝廷撥義倉赈濟災民,以及發文書讓江西諸郡地方官給災民發放糧食,被罷免了江南西路平茶鹽公事的官職。他于此年年底返回浙江山陰老家,過起田園生活。此詩應為淳熙九年(1182)所作(參見宋詩選389頁)。他問心無愧,樂得清閑,就在居處的小園裡種瓜,閑暇時讀讀陶淵明的詩歌,顯得悠然自得。詩歌風格平淡,描寫細膩,深得古代田園詩的意境。親自參加生産勞動,尤其難得。
又乘微雨去鋤瓜
358、小池
(南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出處】節氣104頁。律詩356頁。小學生131頁。宋典1068頁。榮新編著《詠荷詩詞精選》(金盾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下文簡稱詠荷)119頁。宋代絕句262頁。四季風光140頁。絕句三百首207頁。曆代風景詩165頁。
【作者】楊萬裡,見立春七律032首《十二月二十一日迎春》簡介。
【簡析】詠荷名詩。此詩妙在寫出自然萬物之間的親密關系,表現了詩人靜觀自得的心情。楊萬裡善于表現動态之美,善于捕捉稍縱即逝、妙趣橫生的一瞬間的美麗鏡頭。三四句脍炙人口,其詩意已被畫家畫成一幅幅精美的畫作。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359、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一)
(南宋)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蛱蝶飛。
【出處】小學生128頁。宋典1045頁。律詩355頁。宋詩選注202頁。
【作者】範成大,見立春七律033首《立春日郊行》簡介。
【簡析】此詩寫初夏江南農村之美景。一、二、四句寫景,頗有民歌風味,景色優美動人。第三句叙事,雖不直接寫勞動,卻從側面透露出勞動情況,引人遐思。三四句以動襯靜,效果良好。蜻蜓,于初夏季節出現,翩翩飛舞,十分動人。楊萬裡《小池》“早有蜻蜓立上頭”,與此詩“唯有蜻蜓蛱蝶飛”,都寫到蜻蜓,相映成趣,可以參看。
唯有蜻蜓蛱蝶飛
360、天平山中
(明朝)楊 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莺啼送到家。
【出處】律詩417頁。明典275頁。四季風光163頁。曆代風景詩170頁。詠物詩選46頁。
【作者】楊基,見雨水七律090首《春草》簡介。
【簡析】此詩寫詩人初夏時節在吳中名勝之一的天平山中信步徐行的所見所聞,寫得自然典雅、情深意重,流露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與悠然自得的閑适情趣。一二句對仗工整,寫景生動。選取楝花、枇杷這兩種當令植物來寫,很有代表性,以少總多,不但使人覺得滿目蒼翠,而且讓人清楚地感受到詩人心中的盎然春意。三四句由景及人,莺啼聲中,緩步而歸,物我兩忘,從另一個側面襯托出景色之美,寫得十分成功。
天平山,位于蘇州城西南,離城約四十裡。其山頂平正,可容五百餘人,山形高聳,似與天齊,故名天平山。楊基家住赤山,離天平山約五裡。
【楝花簡介】楝花,楝科落葉喬木。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春末夏初開花,花紫色,有濃烈香氣,能結子。楝花,始于暮春,收梢于初夏。《花鏡》上說:“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為首,楝花為終。”核果球形或橢圓形,以表面金黃色,個大肉厚,完整而無破裂者為佳。有因形似小鈴,熟時色黃,又稱“金鈴子”。因以四川産者為佳,故又稱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疏肝瀉火,行氣止痛,殺蟲。常用于肝氣郁滞或肝胃不和所緻的脅肋作痛,氣血淤滞的婦女行經腹痛等症。(百度·百科·楝花)
此詩寫到楝花,時令正相符合,并非虛言。(元朝)朱希晦七絕《寄友》亦雲:“門前桃李都飛盡,又見春光到楝花。”(曆代絕句1280頁)也寫到楝花。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确屬經驗之談。
楝花
楝花
【琵琶簡介】琵琶,薔薇科蘋果亞科琵琶屬的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0米,小枝粗壯,密生絨毛。花期10—12月,果期5—6月,即農曆四月到五月果實成熟。(參見百度百科· 琵琶)楊基詩中說“南風樹樹熟枇杷”,寫的正是初夏風景。
南風樹樹熟枇杷
琵琶果
361、聞鵑
(元朝)潘 音
子規聲切月輪斜,起望諸陵憶漢家。
婦女尋芳渾不解,鬓雲争插杜鵑花。
【出處】元詩選注230頁。
【作者】潘音(1270—1355),字聲甫,為宋末元初新昌(今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南洲村人。十歲時,聞長老談南宋滅亡之崖山之變,潸然淚下,并絕食數日,以示絕望之意。長大後,讀因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的《伯夷叔齊傳》,擊節憤歎。衣服禮節,皆仍宋時之舊。掇野蔬以自給。有人勸他說:伯夷、叔齊事迹,乃上古之事了,陶靖節(淵明)心雖為晉,未嘗不食粟,今你何必自苦呢?于是躬耕世田十馀畝,非其力不食。從江西草廬吳澄學程朱理學,後吳澄以朝廷推薦欲任職元朝官吏,潘音表示反對,吳澄不聽,他即與老師毅然決裂,歸裡隐居,築室南洲山中,匾其軒曰“待清”。見百度百科.元朝潘音。
【簡析】此詩借寫杜鵑鳥的鳴叫聲,抒發了對已經滅亡的南宋王朝的懷念之情。鄉村四月,子規聲裡雨如煙(翁卷語),改朝換代之後,聞杜鵑思故國,實屬正常;更何況婦女又把杜鵑花插在頭上,再次觸動了詩人的心弦,自然情不能已,一吐為快了。
聞鵑,隻是一件事,聽者引起何種感想,則因人而異。後來,徐志摩聞鵑,竟然想起美女林徽因,也未嘗不可(詳見《月下待杜鵑不來》一詩)。
杜鵑花
杜鵑鳥(子規鳥)
362、初夏遊張園
(南宋)戴複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出處】千家詩49頁。律詩373頁,作者題為戴敏,戴複古之父。宋典不載。
【作者】戴複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黃岩(今屬浙江)人。一生不仕。長期浪遊江湖,卒年約八十餘。曾從陸遊學詩,亦受晚唐詩影響,是江湖派中重要作家。有《石屏詩集》、《石屏詞》。見宋典1481頁,小傳中二冊788頁。
【簡析】通過載酒狂飲、摘盡枇杷的細節描寫,體現了夏遊張園的歡樂、詩人對初夏景物的熱愛,十分生動。
乳鴨池塘水淺深
摘盡枇杷一樹金
363、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二)
(南宋)範成大
晴絲千尺挽韶光,百舌無聲燕子忙。
永日屋頭槐影暗,微風扇裡麥花香。
【出處】幼讀103頁。宋典不載。宋詩選注196頁,題為《初夏》。
【作者】範成大,見立春七律033首《立春日郊行》簡介。
【簡析】蜘蛛結網,燕子壘窩,槐樹枝繁葉茂,麥花暗送幽香,典型的初夏風光。雖不提及人物活動,仍然讓人覺得農村勞動之繁忙。寫得頗富情趣。
紫燕哺雛
微風扇裡麥花香
遊客欣賞麥花
此出還有(清朝)張之洞《四月下旬過崇效寺訪牡丹花已殘損》(一夜狂風國豔殘,東皇應是護持難。不堪重讀元輿賦,如咽如悲獨自看)(清詩三百首387頁)七絕一首比較值得一讀。(以牡丹花謝暗喻戊戌變法失敗、弟子楊銳等“戊戌六君子”被殺害,又用甘露之變的典故,貼切深刻。系有寄托之詠花詩,自然高人一等。)
陳錦雲、曾秀英選編,2023年2月8日于瓷都德化
小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