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宣傳片《去有風的地方》火了,讓觀衆喜歡并感動的,除了田園治愈,還有一些情懷。在全劇“慢生活”的溫馨主格調下,隐藏着一些社會問題,有城市的浮躁和疲倦,更有農村的牽絆和挂礙。謝之遙所做的一切,就是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在北京,許紅豆忙于工作,和最好的朋友一個月也見不了一面,偶爾見面竟成永别。在雲苗,閑暇、慵懶讓她有時間去感受、去思考、去療傷。然而,與其說是雲苗村的美景和熱情治愈了許紅豆,不如說是謝之遙、黃欣欣們的理想和努力讓她感動。
城鄉之間的截然不同,讓流動成為必然。給快節奏的疲倦工作按下暫停鍵,去有風的大自然,去有溫暖親情的鄉村,或像許紅豆一樣療傷,或像胡老師、大麥一樣逃避,或像馬高人一樣坐禅悟道,有風小院滿足了城裡人的這個需求。同樣,城市是鄉下人謀生和賺錢的最佳選擇。
然而,這樣的遷徙和流動,卻有着相反的心境,一個是主動換一個新環境小憩一下,一個是被迫為了生活離家舍業。後者造成了農村的荒涼,與父母妻兒的離别,傳統文化的丢失。謝之遙曾經就是一個留守兒童,因父親去昆明打工常年不回家,被其他孩子欺負、取笑,他也曾經是一個打工者,深知這一群體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但凡有一點好辦法,有誰願意為了生計外出務工呢?劇中偷偷離家的父母,看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泣和追逐,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候離開,為了賺錢,他們隻能放棄孩子的童年。幸而,流動産生了風,風吹過就有了機會。留住不願離開的人,賺願意來的人的錢。這是一個好辦法。
謝之遙是一個有情懷的人,也是一個懂得禦風而行的人。為了雲苗村的人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為了父母和孩子不再離别,為了吸引更多的城裡人,他籌劃建立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态,下一盤有利長遠的大棋。他的理想和行動,赢得了黃欣欣、謝曉春等一波年輕人的支持,也赢得了許紅豆的欽佩,進而獲得了父親的理解。
其實,劇中最打動人的,除了阿奶的溫暖,許紅豆的自然,就是謝之遙的笑臉了。愛笑男孩李現,用常常挂在臉上的笑,吸引了、感染了一群人。哪怕他為了讨債焦頭爛額,哪怕他已經舉步維艱,他自然流露出來的笑,都能給人傳遞自信和堅持的力量。
當許紅豆加入謝之遙粉絲後援會的那一刻,她已經放棄了做一個無用的廢人的想法,當謝之遙在小館和許紅豆一起做咖啡,相互看着對方傻笑不止時,他們已經在心裡放下了對方。李縣很會把握笑的表達,這讓謝之遙這個雲苗村的村草,不光有傷離别盼自由的情懷,還有讓人親近和追随的可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