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來源于《測繪通報》2023年第4期,審圖号:GS京(2023)0721号
三維激光空地一體化在城市熱島研究中的應用——以上海延中綠地為例
孟 陳1 , 衛炎豪1 , 武彩燕2 , 歐陽霖柯3 , 李俊祥2 , 朱 義4 , 劉家霖4 , 魏本勝5,6, 降瑞嬌5,6
1. 景遙(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 200240;
2.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上海 200240;
3.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 上海 200232;
4. 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 上海 200232;
5. 上海勘測設計 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50;
6.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長江生态環境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8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3200116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971485);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21M702131);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科研項目(G190201);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科碩項目(202103552)
關鍵詞:熱島效應, 延中綠地, 三維綠量, 三維激光
引文格式:孟陳, 衛炎豪, 武彩燕, 等. 三維激光空地一體化在城市熱島研究中的應用——以上海延中綠地為例[J]. 測繪通報, 2023(4): 128-13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116.
摘要
摘要:城市熱島效應是城市化進程中最顯著的生态環境問題之一,城市綠地基礎設施作為城市關鍵的自然要素,能夠有效地緩解熱島效應。延中綠地的規劃建設是上海市為緩解熱島效應給出的“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重大舉措。本文以上海市延中綠地為研究對象,基于無人機及其相應傳感器獲取的空、地激光雷達數據和Landsat 8 Collection 2 Level 2數據集的地表溫度數據,對延中綠地的降溫作用及其内部三維綠量分布格局和影響因子進行了研究。結論如下:①延中綠地具有顯著的降溫效應且具有方向性差異。其最大降溫距離在各方向的排序依次是: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局部冷島強度最大為西南方向,最小為東南方向;不同植被類型的降溫效應從高到低依次為:喬木草地灌木。②延中綠地内三維綠量高值區域基本分布在其西北部靠近公路一側,其餘各處僅有高值零星分布;三維綠量與距道路距離(Droad)呈顯著負相關,與距水體距離(Dwater)呈顯著正相關,與距建築(Dfw)距離呈負相關,但無顯著性;影響三維綠量格局的最優模型為224.35-1.51×Droad×0.41*Dwater。研究結果對上海市熱島減緩及綠地規劃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正文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孟陳(1979—),男,博士,研究方向為攝影測量和人工智能遙感應用。E-mail:[email protected]
初審:紀銀曉
複審:宋啟凡
終審:金 君
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