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内容可以關注我,知曉吉安大小事!
永新三角班是集永新民間舞蹈、民歌、山歌、說唱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融合湘劇、贛劇(當時稱“弋陽腔”)等劇種的表演風格,衍變而成的地方小劇種,主要流行于永新、蓮花、甯岡、安福等縣。
清初,永新民間有一種燈彩舞蹈,叫“采蓮船”,在正月鬧元宵中,由一旦一醜扮演,小旦彩衣彩褲,坐于花船之内,小醜手執槳闆,作劃槳表演,船内船外,一唱一答,邊走邊搖,俗稱“踩彩船”。後來吸收湖南花鼓戲和贛南采茶戲的表演風格,漸而衍變為一旦一醜一生的三角班。
永新三角班早期隻限三人表演,時間可長可短,還可根據觀衆情緒和要求任意發揮。内容包羅萬象,語言诙諧幽默,鄉土韻味濃厚。每句曲調可分成若幹個樂段,後面都有一聲“咿呀喲”的高音變調拖腔。曲牌主要有《十打》《五更鼓》《下象棋》《妹子曲》《摘茶子》《雙采蓮》等。問世不久,流入湖南茶陵、衡陽、攸縣、炎陵等地。這些地方,至今還流傳着永新三角班的一首歌謠:“咕啦三角班,行頭自己擔,隻要挑得來,至少唱一晚”。那時湖南戲班子在演出時,小醜常在表演中說:“手拿三弦闆,口說四鄉話。衡州牛家拐,長沙講官話,醴陵咯是咯,江西哇咕啦”。“咕啦”就是永新縣的一句獨特土話,意為“什麼”或“這個”。三角班的曲調不但運用山歌、說唱、民間小調進行再創造,就連本地的口頭禅,也融化成曲調,如《戒洋煙》中的“戒洋煙調”就有永新鄉村流行的口頭禅“死絕逃亡,埋人扛喪”。
永新三角班多在農閑、節慶、廟會、造房、建祠、修譜或農村紅白喜事等期間演出,春節前後更是走村串戶演出的最佳時機。小小地方戲,深受農民群衆喜愛和歡迎,是後來誕生的贛西采茶戲的主要發源戲種。1840年,老藝人戴桂蓮的曾祖父劉先慶,帶一個湘劇半班到永新演出,後在永新高市上門入贅,搭起“慶喜班”,長期在贛西城鄉巡演。期間,他把贛劇(當時稱“弋陽腔”)、湘劇的表演風格滲透融合到永新三角班之中,從而使永新三角班增加了行當,由“三角”變成了“多角”,開始上演大戲,如《梁祝》《孟姜女》等,并最終演變成了“贛西采茶戲”。
2008年,永新三角班入選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果您喜歡我的内容可以關注我,知曉吉安大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