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長城腳下的山鄉農民,先後送女兒和三個侄子入伍參軍;他緻富不忘黨恩,優先安置60多名退伍軍人實現再就業;他十幾年不間斷扶助軍屬、慰問軍營,捐款捐物累計達1000多萬元……他,就是“美麗河北·最美擁軍人物”劉文福。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參軍報國是咱最大的光榮”
劉文福的擁軍情結,源于内心的紅色記憶和夙願。
1953年,劉文福出生于遷西縣灤陽鎮鐵門關村,這一帶曾是二十九軍長城抗戰的發生地,這一帶至今傳頌着“冀東兵媽媽”吳凱素受到毛主席接見的故事。
光陰荏苒,40多年後,劉文福拉着女兒劉延珍的手說:“沒有子弟兵,就沒有國的安甯,家的安康。孩子,我想讓你去當兵!”孝順的女兒當時沒說什麼,可親戚朋友卻“炸開了鍋”。
“一個女孩子家,當啥兵?”“咱家條件好了,受那罪幹啥?”
面對親朋好友的質疑,劉文福堅定地說:“延珍這孩子是塊好鋼,部隊是個大熔爐,我看好她。”2000年12月,女兒順利參軍入伍,很快成長為優秀的通訊班長,2005年退伍後,又考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現已成為一名人民警察。提及往事,劉延珍深有感觸,“感謝父親,沒有他的教導,好幾次我都要放棄呢。”
2010年以來,劉文福經營的企業步入發展快車道,規模越來越大。然而,在需要人手的時候,他卻将三個侄子叫到身邊。“一人參軍,全家光榮,大伯總覺得當兵最能鍛煉人,希望你們到部隊去,學真本事!”
就這樣,2011年以來,三個侄子也先後參軍入伍。每年全家團聚時,劉文福總要向四個“當兵的人”敬酒,總會重複一句話,“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你們參軍報國是咱全家最大的光榮!”
“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為戰士們做事我義不容辭”
2019年8月8日,劉文福驅車千餘公裡,向河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所屬關愛退伍軍人基金會捐款20萬元。“這是我們收到的第一筆捐贈,它将在全省起到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基金會理事長劉忠昌介紹說。
随後,劉文福又主動與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取得聯系,克服台風登陸的影響,按約定時間于8月27日為南海艦隊駐三亞某部官兵送去價值10萬元的物資。
“沒有人民軍隊,就沒有安穩的發展環境,做為一名農民創業者,我不僅要學習軍人的精氣神,更要為戰士們做點事。”這是劉文福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唐山市民政系統組織到張家口慰問駐訓的唐山飛行團,劉文福第一個報名參加;省民政廳開展“關愛基層官兵”活動,劉文福走進河北武警總隊捐款10萬元;縣裡每年慰問革命退伍老兵,劉文福通過慈善協會先後捐助款物達100多萬元……十幾年來,他奔赴唐山、石家莊、井岡山、天津、海南等駐地部隊捐款捐物,結成“軍企共建對子”,同時,先後資助家庭貧困的現役軍人30餘人次。
“他像慈祥的長輩,經常到部隊來看望戰士,捐款物、買電腦、建圖書室,請來文藝隊演出。當他得知我的母親患有重病後,還專程到灤縣慰問看望,我們打心眼裡感激他。”說起劉文福擁軍的事兒,剛剛複員的原駐遷西武警中隊長張仲賢眼裡泛起了淚花。
獨行快,衆行遠。劉文福深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道理,近年來,他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擁軍行動。2018年7月,劉文福被選舉為唐山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會長,他帶領近百名會員到常記功臣療養院慰問革命前輩;赴井岡山為革命先輩後代設立助學基金;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志願服務……
擁軍路上,劉文福更加忙碌了。
“家庭安穩,社會才能和諧,為家為國盡責我無怨無悔”
2019年2月2日,長城腳下的灤陽鎮李家峪村老傷殘軍人周榮家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老人過世了,但今年的慰問金和慰問品照常發放!”聽到劉文福真情的話語,周榮老人的兒子周占軍激動地說:“這麼多年一直惦記着我家,真是太感謝啦!”
2005年以來,劉文福總是主動與縣民政部門聯系,為全縣老複員軍人、老傷殘軍人和老軍烈屬獻愛心。在他心中,“三老”人員是國家的功臣,雖有黨和政府的撫恤優待,但仍需要得到更多的社會關愛和幫助。
2012年,劉文福慷慨解囊40萬元,為全縣406名“三老”人員每家送去液晶電視一台;2013年,他為灤陽鎮所有優撫對象送去價值60萬元的大米、面粉;2016年,他在縣慈善協會專門設立了擁軍優屬扶貧濟困基金,到目前已為基金會先後捐款107萬元。
對于劉文福的舉動,有人背後譏笑他“傻”,而他卻說:“知恩需圖報,飲水要思源,我要通過擁軍優屬回報社會,回報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如今,劉文福的擁軍之路還在拓展延伸。為改變單純“輸血”的擁軍模式,他明文規定:公司優先錄用複員退伍軍人。從部隊轉業的石梯子村農民馬勝東應聘入企後,劉文福多次帶他去首鋼、唐鋼等企業培訓學習,馬勝東從普通工人到車間主任、廠長,2009年,作為公司代表被評為唐山市勞動模範,2014年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目前,已有60多名退伍軍人實現了再就業,其中20多人成為了企業骨幹。
劉文福,一位山鄉農民,正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着報國報家的永遠初心。
(作者:楊寶富、郭銀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