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重性精神疾病是精神科常見的一大類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六種: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妄想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癫痫所緻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滞伴發精神障礙。急性期患者經過系統住院治療後症狀緩解,後續治療和康複大多數時間都需要家屬的參與和支持。回歸家庭是患者疾病康複、心理康複的延續,家人的關懷、支持與陪伴是患者堅不可摧的後盾。家屬良好的護理對患者的康複非常重要,那麼應該如何做好居家護理呢?本文針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居家護理注意事項進行介紹。
1. 居住環境
為患者提供熟悉、溫馨的居住環境,如果患者長時間住院,出院後亦應不做太大的調整,盡量保持住院前的布局。保持室内布局簡潔,可在室内增加綠植、溫馨的圖畫或照片,患者喜歡的書籍或擺件等,營造安靜祥和的環境有利于患者保持身心放松。盡量不放置有危險性的物品,如刀子、剪子等尖銳的東西,避免因一時沖動出現患者傷害自己或家人的行為。
2. 心理支持
尋找患者感興趣的話題,适度的與患病家人增加溝通,了解其内心真實的感受。即使做不到完全的感同身受,也要盡量體會和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自信、擔心、焦慮等消極情緒。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态不指責、不批判,不用言語刺激、激怒患者。
如果遇到患病家人情緒波動,哭鬧、煩躁,需冷靜對待,保證其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允許TA宣洩情緒,待其情緒穩定後盡可能表達自己對TA的關心與愛護,可以給予擁抱等。家人的支持與陪伴是患者最重要的支撐與依靠。日常生活中多鼓勵與表揚,幫助患病家人恢複自尊心及自信心,引導其認識自身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 生活護理
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對疾病康複至關重要。
督促患者規律作息,避免白天長時間卧床或睡眠。可以制定合理的生活計劃,如增加戶外活動,根據其體能特點适度進行體育鍛煉。根據患病家人的興趣愛好,學習相關知識或技能,陪伴或鼓勵TA積極參加活動,從而培養興趣愛好。鼓勵患者做簡單、力所能及的家務,贊揚做得好的地方,欠缺的地方給予相應指導,激勵TA的積極性,培養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營養豐富、搭配合理的飲食,避免單一或高熱量飲食。督促或鼓勵患病家人規律進食,避免暴飲暴食。
4. 藥物護理
家屬可向專業醫生咨詢請教,了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服藥的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常見的不良反應、如何協助患者規律服藥等小技巧。
若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不記得具體服藥方法或時常漏服藥,可先由家屬代為管理藥物,按照醫囑定時督促患病家人服藥。了解TA對藥物的擔心和顧慮,給其充分的時間,通過耐心解釋和鼓勵,逐漸減少對服藥顧慮,協助患病家人自主規律服藥。
對服藥依從性好的患者,将藥物交由患者自行保管,但家人仍需督促TA按時按量服藥,檢查藥物數量,避免過量服藥及漏服藥,并觀察患者服藥後病情變化及不良反應。不論患病家人是否能做到規律服藥,在出現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或病情波動時都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都不可擅自為患者調整藥物。
5. 安全護理
家屬可向專業醫生請教患者在疾病影響下可能潛在的安全隐患,以盡全力确保患者的安全。如當患者情緒不穩定時,可能發生毀物、自傷、傷人等沖動行為,日常生活中将危險性高的物品更換為安全性高的物品,協助患者學習新的發洩情緒的方法,如運動、大喊、傾訴等。當患者存在幻聽或被害妄想時,也可能會出現傷害自己或家人的沖動行為,此時應避免患者獨處,确保家屬陪伴身邊,以保證TA的安全,同時亦需及時就診調整患者的治療方案。
家庭是安全的庇護所,是補給能量的加油站,因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護理任重而道遠!患者的疾病康複與家庭支持密不可分,不僅需要家屬的長期堅持與鼓勵,更需要家屬對患者心理上的支持!陪伴患者,鼓勵TA不畏疾病、正确面對疾病;幫助TA提升幸福感,改善生活質量,增強自信心,勇敢走向社會。
注: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删歉。
作者:薛明華
單位: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各位親們,精神衛生答題小遊戲正式上線啦,大家玩起來哦!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公事部
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