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一線教學的老師來說,優質課,公開課并不新鮮,優質課一般都是一些年輕教師進入教壇後面臨的第一場講課的考驗,通過一節課展示自己的教學技巧,而公開課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咖”面向很多持學習态度的老師講授的傳授一定教學理念的課程。
但是所有講過優質課的老師都知道,優質課是講給誰聽的,表面上針對學生,實際上針對評委,當你講課講的評委認可之後就是優質課,然後授予一二等獎。
真實情況呢?說是表演課有些過,很多用心的老師是費勁了心思,把自己教學技巧進行展示,把自己的對于教學的理解進行展示,這可能是老師把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積累的各種優秀的做法集中展示的一個舞台,但是日常上課是絕不可能以這種形式來進行的。還有一部分老師,在優質課展示中,單純的是為了迎合評委而講授,提前入場彩排,定制問題來回答,目的很明确,為了獲得更高的等級獎勵。因為優質課已經成為一個老師職稱評審以及參加其他講課活動的一個重要參考,不得不為。
那麼優質課“優”在什麼地方呢?上課前,老師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準備,很多時候對于年輕老師都是至少一周以上的準備時間,如果時間緊張可能要熬夜準備,在課堂上,老師處理問題更加的溫柔,師生更加禮貌,師生互動更加局限于部分學生,課下,學生幾乎不用在意這節課的老師作業,不用再思考這節課的内容,老師會大呼一口氣,終于結束了。
若是真正的課堂這樣準備現實嗎?若是老師數量足夠,家校和諧,學生自覺性高,學校的老師隻負責教學。那麼是完全可以的,但是這種理想的教學模式隻能存在于每年的優質課評選中。
而公開課呢?公開課應該是面向大部分老師的,講授公開課的老師一般也都不是初入教壇的新人,講這些公開課的都是具有一定的教學經曆,對教學有自己的見解,能夠被他人借鑒的。但是看了一些所謂大家的公開課後,有這樣的感覺,有了一定的名氣或者名氣足夠大後,上課可以不在乎課堂常規,上課可以不局限于那個35-40分鐘,有一次一個公開課的一個名家,為了導入課程都用了将近半個多小時,一個課連續講了一個多小時,當然我們能夠理解這個名家給我們傳授自己理念的耐心,但是課能這樣上嗎?
有人說過,當你初入職場時需要謹言慎行,但是也可能處處犯錯,當你擁有一定名氣的時候,有時胡說也是一種個性和理念,你對公開課是不是也是這樣理解呢?
不喜勿噴。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