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療愈畫風的幾米,經常在作品當中提到各種家的樣貌,尤其是孩子的内心世界,童言童語,卻都是大人們的内在小孩,訴說自己被忘記的需要。從《我不是完美小孩》描繪一個成長過程中,發現自己并不能完全符合社會期待而挫敗的孩子,到《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裡從孩童之眼,看見大人的陳腐大道理,并無道理。
2020年新年伊始,他出版的新書《但願有一天你會懂》,則又更細緻地描繪在家庭場域中,孩子如何對大人失望、受傷到無可奈何;親子間的溝通難題與情感隔閡也浮現而出。探讨大人與小孩之間的角力拔河,反映出親子之間的愛其實“超難懂”,大談關系中那些說不出來、不吐不快的處境。
▲親子之間的愛其實矛盾又難懂!幾米新作品《但願有一天你會懂》,睽違12年再談“小孩與大人間的世紀矛盾”。(圖/幾米創作)
▲這部作品中父母的形象越發龐大,所有的關心與叮咛,全都化身為情緒與唠叨。
在《但願有一天你會懂》故事中,有一個叫小光的男孩,他活潑好動、古靈精怪,每件事在他心中都充滿新鮮感,想要一探究竟。但讓他困惑的是,他期待父母陪伴,可是大人總是繁忙,總是用各種叨念、要求來代替關懷,總是叫他聽話懂事、努力用功,連一起看星星這樣微小的願望都難以實現。
在小光滿心傷感的時候,從天而降的宇宙飛船走出一隻綠色的流星熊。流星熊安慰小光,可以代替小光挨罵、代替小光考試⋯⋯兩人于是交換身份,流星熊變成小光的模樣,代替他面對日常的各種壓力,小光則搭乘流星熊的宇宙飛船前往遠方的小行星,和各種可愛動物一起遊玩。
▲當這些大人的關愛化為唠叨和情緒時,反映出親子之間明明有濃濃的愛,卻因此怒目而視的矛盾。
▲作品中一隻流星熊願意與小男孩交換身份。
12年前幾米的繪本《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以溫暖的畫作與伶俐的文字,道出孩子們竊竊私語的心底話。12年後的新作《但願有一天你會懂》,父母的形象越發龐大,作品中所有的關心與叮咛,全都化身為情緒與唠叨——
要你讀書是為你自己,不是為了我。
為什麼什麼事都不跟爸爸媽媽講?
你不擔心你的未來,我都快擔心死了。
我辛苦了一輩子,還不都是為了你。
……
親子之間明明有濃濃的愛,父母與小孩卻常常搞得彼此怒目而視。年輕的讀者看了那些話語,應該都心有戚戚焉;而為人父母的讀者應該也會覺得,這些場景對白似曾相識,很像平常自己也會脫口而出的話語。
小孩盼望父母,但願有一天你會懂我就是我,别把我往你想象的形象推去;而父母也盼望小孩,但願有一天你會懂我是多麼用心良苦為你好、是不想你再走我走過的冤枉路。小孩與大人間的拉鋸似乎永遠不會停歇,每個人也總是永遠在忍耐對方,希望“但願有一天你會懂”。
▲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在期待「但願有一天你會懂」。
親子之間的角力與拔河,在幾米筆下化成可愛又讓人深思的畫面與對白,無論是小孩或是大人,或是已經長大卻仍是小孩的大人,都可能會對這些故事充滿感觸。幾米心疼每個小孩,也心疼傷痕累累長大的大人,因此用創作陪伴無數個小光長大,也希望自己能夠是陪伴與傾聽的流星熊,“但願有一天每個大人小孩都能讀懂彼此的心”。
▲親子之間的角力與拔河,在幾米筆下化成可愛又讓人深思的畫面與對白。(圖/幾米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