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本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總複習資料
部編八年級下冊語文拼音生字詞彙總
第一單元
第1課:鉗qián 撮cuō 偏僻pì 行輩háng 欺侮wǔ 寬慰wèi 囑咐zhǔ fù 怠慢dài 撺掇cuān duo 凫水fú
潺潺chán 踴躍yǒng 屹立yì 家眷juàn 皎潔jiǎo 不憚dàn 踱步duó 歸省xǐng 蘊藻yùn zǎo 籲氣xū 絮叨xù dao
彌散mí 糾葛jiū gé
第2課:盞zhǎn 登時dēng 糜子méi 油馍mó 腦畔pàn 眼眶kuàng 心窩wō 窯洞yáo 喘氣chuǎn
第3課:困倦juàn 驟雨zhòu 飛濺jiàn 蓦然mò 捶打chuí 燒灼zhuó 瞳仁 tóng 恬靜tián 聒噪guō 亢奮kàng 晦暗huì 束縛fù 羁絆jī bàn 閉塞sè 戰栗 lì冗雜rǒng嚴峻jùn 震撼hàn 磅礴páng bó 輻射fú 渺遠miǎo 大徹大悟chè 歎為觀止 戛然而止jiá
第4課:焚身fén 幽悄qiǎo 點綴zhuì 溺炕nì 神龛kān 徹夜chè 犬吠fèi 磷火lín 争訟sòng 領域yù 斡旋wò 靜穆mù 思慕mù 怅惘 chàng wǎng 铿锵kēng qiāng 褪色tuì 燎原 liáo 熙熙然xī 暖融融róng馬前卒zú 人情世故
第二單元
第5課:萌發méng 次第cì 翩然 piān 孕育yùn 農諺yàn 海棠táng 懸殊shū 簌簌sù 連翹qiáo 千載難逢zǎi 風雪載途zài 衰草連天shuāi 銷聲匿迹nì草長莺飛yīng 周而複始 花香鳥語
-臀部tún 骨骼gé 漂移piāo 流逝shì 褶皺zhě zhòu 攜帶xié 深淵yuān 島嶼yǔ 劫難jié 地殼qiào 攜帶xié 覆蓋fù 兩栖qī 衍射yǎn 彗星huì 潮汐xī 劫難jié 緻密zhì 隕石yǔn 追溯sù 天衣無縫fèng
第7課:霧霭ǎi 緘默jiān 遷徙xǐ 賭注dǔ 沼澤zhǎo zé 瞄準miáo 狩獵shòu 盤旋xuán 窺探kuī喧嚷xuān rǎng 邀請yāo 凋零diāo 枯燥zào 稀疏shū 彌漫mí 滑翔xiáng 目空一切 偷偷摸摸
第8課:撣子dǎn 蹤迹zōng 粗糙cāo裝置zhì燒烤kǎo 腐蝕shí 沙礫lì 傾斜qīng 山麓lù 溝壑hè 龜裂jūn 帷幕wéi 崩落 bēng 孔隙xì 锲而不舍qiè 楔形文字xiē 海枯石爛
第三單元
第9課:缤紛 bīn fēn 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垂髫 tiáo 遂迷suì 要還家yāo 邑人yì 間隔jiàn 歎惋wǎn 詣太守yì 語雲yù 劉子骥jì 豁然開朗huò 怡然自樂 yí 世外桃源yuán
第10課:篁 huáng 清冽liè 坻chí 參差cēn cī 嵁kān 綴zhuì 佁然yǐ 翕忽xī 俶爾chù 遠逝shì 卷石底以出quán 悄怆qiǎo chuàng 幽邃suì
第11課: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有奇jī 彌勒lè 黍shǔ 軒敞xuān chǎng 箬篷ruò péng 糁之sǎn 峨冠é guān 髯rán 衣褶zhě 矯首jiǎo 诎qū 袒胸tǎn 椎髻zhuī jì 壬戌rén xū 篆章zhuàn
第12課:參差cēn cī 輾轉zhǎn 琴瑟qín sè 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好逑qiú 淑女shū 荇菜xìng 寤寐wù mèi 芼mào 蒹葭jiān jiā 萋萋qī 溯洄sù huí 未晞xī 湄méi 跻 jī 涘sì 沚zhǐ
第四單元
第13課:曉得xiǎo 卑劣bēi liè 無恥chǐ 毒手dú 誣蔑wū miè 屠殺tú 悲憤fèn 捶擊chuí 恐怖 kǒng bù 勢力shì 毀滅huǐ 卑鄙bǐ 蠻橫mán hèng 賦予fù 挑撥離間 tiǎo jiàn 光明正大
第14課:瞭望 liào 緬懷miǎn 探察tàn chá 探讨 tǎo 檢讨jiǎn 彷徨páng huáng 激變jī 袖手旁觀xiù 不知所措cuò 格物緻知
第15課:抉擇jué 扶植fú 阻礙ài 趨勢qū 幹預yù 堕落duò 膏藥gāo 狡辯biàn 分辨biàn 多多益善shàn 陽奉陰違 招搖撞騙 風口浪尖 強詞奪理 平易近人 不修邊幅
第16課:浩劫jié 指摘zhāi 襁褓qiǎng bǎo 萦繞yíng rào 絢麗xuàn 枷鎖jiā 拙劣zhuō 膚淺fū 目睹dǔ 奠定diàn 摯愛zhì 鐘愛zhōng 分崩離析bēng 暴風驟雨zhòu 相輔相成fǔ 擔驚受怕 行将就木 自圓其說
第五單元
第17課:鑄成zhù 告誡jiè 推搡sǎng 霎時shà 馳騁chěng 潺潺chán 霧霭ǎi 漩渦xuán wō 寒噤 jìn 迂回yū 汩汩gǔ 濕漉漉lù 震耳欲聾zhèn 怒不可遏è 前呼後擁 深不可測
第18課:棱角léng 驟然zhòu 蜷卧quán 裸露luǒ 醞釀yùn niàng 虔誠qián 蠕動rú 懈怠xiè 敦實dūn 蜿蜒wān yán 衰竭jié 漫溢yì接踵而至zhǒng 氣喘籲籲xū 安營紮寨 風雲變幻 曆曆在目 川流不息 漫不經心 光彩奪目
第19課:雇主gù 翌日yì 俯瞰fǔ kàn 皚皚ái 穹頂qióng 陡峭qiào 蔓延màn 溝壑hè 逗留dòu 缭繞liáo 妩媚wǔ mèi 浮躁zào 颠簸bǒ 曠野kuàng 打嗝gé 紛至沓來tà 瞬息萬變shùn 絡繹不絕 輕歌曼舞 名副其實 和顔悅色
第20課:閘門zhá 輕盈yíng 硯池yàn 蘸水zhàn 喧嘩huá 矗立chù 徘徊pái huái 映照yìng 蒼勁jìng 翡翠fěi
眺望tiào 擦拭cā shì 驿道yì 碩大shuò 目眩神迷xuàn 亭台樓閣gé
第六單元
第21、22課:溟míng 鲲kūn 抟tuán 扶搖fú yáo 極緻邪yé 濠梁háo 鲦魚tiáo 循其本xún 嘉肴jiā yáo
自強qiǎng 教學相長zhǎng 兌命yuè 學(敩)學半xiào 藏于己cáng 貨惡wù 不興xīng【21教育名師】
第23、24課:祗zhǐ 骈死pián 槽枥cáo lì粟sù 一石dàn 食馬sì 不外見xiàn 真無馬邪yé 挂罥juàn 塘坳ào 俄頃qǐng 布衾qīn 廣廈shà 大庇bì 突兀wù 兩鬓bìn 冰轍zhé 翩翩兩騎jì 口稱敕chì叱牛chì 紅绡xiāo 绫líng
系jì
課外古詩詞易錯字彙總
邶風 式微 躬 子衿 嗣音 城阙 輔三秦 宦遊 天涯 比鄰 歧路 沾巾 涵虛 氣蒸 波撼 欲濟 舟楫 徒有 禅院 曲徑 幽處 萬籁 鐘磬 北郭 孤蓬 蕭蕭 班馬鳴 定慧院 疏桐 缥缈 揀盡 不肯栖 寂寞 沙洲 驿外 更着 零落 碾作塵
八年級語文下冊成語一覽表
1 歎為觀止:指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2 大徹大悟:徹:明白;悟:領會。形容 徹底醒悟。
3 銷聲匿迹:形容消失得無影無蹤。形容隐藏起來不出聲不露面。
4 周而複始: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
5 天衣無縫:比喻事物(詩文、話語等)周密完善,找不出什麼毛病。
6 落英缤紛:指落花繁多的樣子。
7 世外桃源: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8 相輔相成:指兩件事物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9 震耳欲聾:指耳朵都快震聾了,形容聲音很大。
10 曆曆在目:指遠景看得清清楚楚或往事清清楚楚地出現在眼前。
11 接踵而至:指人們前腳跟着後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此刻倒黴迹象接踵而至。
12 名副其實:名聲或稱謂(号)與實際一緻、相符合。
13 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終止。
14 海枯石爛:形容曆史久遠,萬物已變。用于盟誓,反襯意志堅定。
15 無人問津: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這座山太險峻;據說從來無人問津。
16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17 格物緻知: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的知識。
18 多多益善:形容一樣東西或人等越多越好。益:更 加 ,多 ; 善 :好。
19 陽奉陰違:指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裡違背(當衆我們說話、做事都應老老實實,不
要陽奉陰違。
20 狗皮膏藥:貶義詞,比喻騙人的貨色。
21 招搖撞騙:假借名義,進行蒙騙欺詐。
22 風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銳的社會鬥争前哨。
23 強詞奪理:指無理強辯,沒理硬說成有理。
24 含苞欲放:形容花苞還在葉片裡,很快就要開放出來,常用來形容少女。
25 自圓其說: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
26 深不可測:深得無法測量。
27 怒不可遏:憤怒得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28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
29 紛至沓來:形容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學常識練習
1. 《社戲》的作者是__魯迅___,字___豫才_____,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現代偉大的_文學家___、_思想家____、__革命家___。本文選自他的小說集《__呐喊__》。2-1-c-n-j-y
2. 《回延安》選自《賀敬之詩選》,作者賀敬之。現代著名革命詩人、劇作家。1945年,他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
3.《安塞腰鼓》作者是劉成章,陝西延安人。他的散文集《羊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4.《燈籠》選自《吳伯箫散文選》,作者吳伯箫 ,原名熙成,山東萊蕪人。散文家,教育家。
5.《大自然的語言》根據《科學大衆》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門豐産的科學--物候學》改寫。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氣象學 家、地理學 家。
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選自《 新疆域 》,作者 阿西莫夫 ,美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代表作有《基地》《 新疆域 》。
7.《大雁歸來》選自《沙鄉年鑒》。作者 利奧波德,美國生态學家。
8.《時間的腳印》作者陶世龍。科普作家。
9.《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浔陽柴桑人。東晉末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10.《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1.《核舟記》選自《虞初新志》,清代張潮編。作者魏學洢,字子敬,明末(朝代)嘉善人。
12.《詩經二首》包括《關雎》和《蒹葭》。《詩經》先秦時叫做《詩》或《詩三百》,《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它彙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首。《詩經》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分成風、雅、頌三類。
課外古詩詞誦讀
《式微》《子衿》都選自《詩經注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選自《王子安集注》,作者王勃,唐代詩人。《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選自《孟浩然集校注》,作者孟浩然,唐代詩人。
13.《最後一次講演》選自《 聞一多全集 》。作者聞一多,本名聞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14.《應有格物緻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原題為《我一生中的八個重要抉擇》,作者王選,江蘇無錫人,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被譽為“當代畢昇”。2002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他領導研制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我國新聞出版業普及推廣中文計算機排版做出了重大貢獻。
16.《慶祝奧林匹克運動複興25周年》選自《奧林匹克主義——顧拜旦文選》,作者顧拜旦,法國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本文是他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大會上發表的演講。
17.《壺口瀑布》選自《梁衡文集 》,作者梁衡 ,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山西霍州人。
18.《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選自《藏北遊曆》,作者馬麗華, 女作家。代表作有《走進西藏》等,被譽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19.《登勃朗峰》選自《遠處的青山》。作者馬克·吐翁,美國作家,代表作有小說《湯姆·索亞曆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
20.《一滴水經過麗江》作者是阿來,藏族,當代著名作家,2000年,年僅41歲的阿來憑借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成為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21.《莊子二則》選擇《莊子集釋》,莊子,名周,宋國蒙人,戰國時期哲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一書是莊子及其後學的著作,現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22.《禮記二則》選自《禮記正義》,《禮記》,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彙編,相傳是西漢經學家戴聖編纂的。
23.《馬說》選自《韓昌黎文集校注》,這是作者《雜說》四篇中的第四篇,作者韓愈,字退之,河陽人,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24.《唐詩二首》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選自《杜詩詳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賣炭翁》選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名著導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國家)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己親身經曆寫成的一部小說。小說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隻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争。”
“鋼鐵是在烈火和驟冷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鬥争中、在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意思是堅強的共産義義戰士是在同階級敵人以及各種困難的鬥争中成長起來的。
課外古詩詞誦讀
《題破山寺後禅院》選自《全唐詩》,作者常建。《送友人》選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選自《東坡樂府箋》,作者蘇轼。《蔔算子·詠梅》選自《放翁詞編年箋注》,作者陸遊。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
一、《回延安》賀敬之
1、革命聖地延安曾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賀敬之的《回延安》一詩抒發了對延安的感激和熱愛之情,“樹梢樹枝數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用比興手法寫出了自己與延安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寫出了當年在延安時的生活情景;誇張句“千萬條腿來千萬隻眼,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寫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變化;排比句“一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紅,一盞盞電燈亮又明,一排排綠樹迎春風。”描繪了延安新貌。
二、《桃花源記》陶淵明
1. 描寫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
2. 表明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總體感受的句子:豁然開朗。
3. 寫出桃花源不易發現的句子:① 山有小口;② 初極狹。
4. 從環境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5. 從心情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的句子: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6. 從穿着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從活動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
8. 桃花源人的精神狀态: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9. 寫出桃花源社會風尚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10. 寫出桃花源人對漁人熱情的句子:
①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②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③ 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人“皆歎惋”的原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2. 桃花源人“遂與外人間隔”的原因: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3. 桃花源人滿足于桃花源生活,厭惡外界生活的體現是: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三、《小石潭記》柳宗元
(1)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如鳴佩環
(2)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寫潭中遊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怡然不動,俶爾遠逝
(4)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5)小石潭流水淙淙,樹蔓青翠,魚兒在清澈的潭水中暢遊,面對如此美景,遭貶而遊曆于此處的柳宗元卻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1教育網
(6)課文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與朱元思書》一文中的“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都寫出了水的清澈見底,透明可愛,魚兒自由遊弋,似與人們相樂的情趣。
四、《關雎》
1、起興的句子是:關關雎鸠,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詩的綱目,統攝全詩的句子或表現小夥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賢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體現全詩的精神,抒發求之不得的憂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4、最能表達詩人對心中戀人的愛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5、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詩中描寫青年男子對美貌少女表達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關雎生動形象地表現出男子對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難眠的句子是:輾轉反側,寤寐思服。
7、《關雎》中的男子由“關關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聯想;“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抒寫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抒寫了求而得之的美好願望和喜悅心情。
五、《蒹葭》
1、成語“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詩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用蕭瑟冷落的秋景起興,渲染凄清氣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詩句是: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1cnjy.com
3、描寫男主人公追尋之路艱險、漫長的詩句是;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洄從之,道阻且跻(jī)。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4、表現他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詩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15、《詩經·蒹葭》中于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五、《式微》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幹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六、《子衿》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寫出了其相思萦懷之情。
2、“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内心獨自,則通過誇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将詩人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運用假設語氣、讓步的姿态做出強烈反問的兩句是:“縱我不往,子甯不嗣音?”“縱我不往,子甯不來?”
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達作者送别友人時曠達胸懷和真摯友情的詩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21世紀教育網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時,氣勢宏偉,已寓不必傷别之意,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調的詩句是:城阙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為離别而傷感的詩句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7、表達作者勸慰友人不要做兒女之情句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八、《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形象地描繪出洞庭湖壯闊氣勢的句子: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隐喻想做官而沒有途徑,希望有人引薦,積極出仕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2.《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含蓄的表達了詩人求仕之心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描寫洞庭湖波瀾壯闊的名句是: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表達渴望出仕而無人引薦的句子是: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5.《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筆力千鈞,備受後人贊賞的句子是: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6.《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出洞庭湖浩大氣勢的名句是: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九、《逍遙遊》莊子
1. 在《逍遙遊》中描繪鲲鵬體形碩大無比,變幻莫測的句子是 :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
2.莊周用一個比喻句來描述鲲鵬奮飛時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3.文中描繪鲲鵬奮飛時激起的水花達三千裡,奮飛直上九萬裡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來也并非逍遙,因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擊三千裡,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
4.作者舉現實生活中的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将徙”作類比的句子是: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面對高遠蔚藍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鵬鳥飛到九萬裡的高空向下看會是什麼樣呢?會不會也像我們看天空一樣呢?文中對天空的顔色成因進行了探尋,并發出了疑問的兩句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6.文中以杯子、草芥為舟,來說明舟的浮動對水的依賴性的句子是: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7、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通過舟的浮動對水的依賴性,從而得出結論來說明大鵬鳥的飛翔對風的依賴性的句子是: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8、《莊子·逍遙遊》中以“朝菌”和“蟪蛄”為例來說明“小年”一詞的兩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0.莊子在奇妙莫測的描寫後具體描述了現實社會的四種人,他們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卻以世俗之見自視,作為人生的境界,他們也僅僅是斥鴳翺翔于蓬蒿之間罷了。并未入道,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文中描寫四種人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
11.文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句子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12. 作者在徹底否定了“有所待”的萬物和現實中的高人之後,才提出自己的觀點——“無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遙的三類人的句子是: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
十、《雖有佳肴》
1、《雖有佳肴》中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類比“至道”,說明實踐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教學相長指教和學相互促進。出自《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十一、《大道之行也》
1.可以為現在政府任用人才,營造社會風氣所借鑒的兩句是: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與之相近的語句是: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www.21-cn-jy.com
3.大道的内涵是實行民主體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務 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4.社會制度是公有制天下為公。實行民主選舉,即選賢與能。
5.“大同社會”是各盡所能,即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6.社會”實行各取所需,即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7.“大同社會”社會安定和平,即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是全文的總括句。
十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1、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體現“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精神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杜甫的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起承上啟下過度作用的詩句是哪句?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3、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我衰老困窘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主旨句、表現詩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願以及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博大胸懷、作者的濟世情懷,表達他曠達胸襟的詩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7、《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呼喊。
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表現杜甫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決心的那兩句詩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1·cn·jy·com
9、《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凄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寫天氣變化的句子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詩人無可奈何的詩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11、與“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抒發詩人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句子是: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14.抒發作者雖身居漏雨屋舍仍關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顔。
15.抒發作者憂國憂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詩句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避天下寒士盡歡顔
16.描寫秋天凄涼氛圍的語句: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十三、《賣炭翁》白居易
17.描繪了賣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18.描寫賣炭翁飽經風霜、孤苦伶仃的勞動者形象的詩句是: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
19.描寫賣炭翁外貌的句子是: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
20.表明賣炭翁貧困的句子是: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21.揭露了宮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紅绡一丈绫,系向牛頭充炭直。
1、破山寺後禅院環境幽靜深遠,正如常建詩中所寫“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2、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禅院》中有兩句詩各含一個成語,這兩句詩是:“曲徑通幽處”“萬籁此都寂”。
3、《題破山寺後禅院》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兩句詩寫出了環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啟示。
4、悠長的鐘磬聲,在萬籁俱寂中帶來深遠的禅意,使人心靈愈發沉靜的句子:萬籁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十五、《送友人》李白
1.詩中交代送别地點及環境的句子: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2.詩中借馬的蕭蕭長鳴,表現友人不忍離去的詩句: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3.詩中比喻友人離家遠遊,行蹤難定的詩句:此地一為别,孤蓬萬裡征。
4.詩中借比喻的修辭手法來表達詩人與友人難舍難分之情的詩句: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十六、《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轼
1、“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營造了夜深人靜、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
2、“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缥缈,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谪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随波逐流的心境。
3、“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這是直寫自己孤寂的心境。
十七、《蔔算子·詠梅》陸遊
1、陸遊《蔔算子·詠梅》中寫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堅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零落成泥輾作塵,隻有香如故。表現梅花高潔傲岸的句子是: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2、《蔔算子•詠梅》詞人借寫梅花凋落的情景來表達自己至死不變的愛國之心的詞句是:零落
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梳理
9.桃花源記
(三)課文分析
1.漁人行蹤:發現桃花源——拜訪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①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②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風俗淳樸,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④沒有剝削,沒有動亂,平等、和諧、自足的幸福生活。
3.對陶淵明寫世外桃源的評價:作者在文中虛構了一個甯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①這是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願。②“桃花源”是個虛構的理想社會,既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争的願望,也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實,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③但在當時的階級社會中這隻是一個不能實現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現實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麗】桃花源美在何處?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處?
①桃林神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④結局神秘:不複得路,探訪未果。www-2-1-cnjy-com
【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現在何處?
①黃發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②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③漁人(側面烘托):村中人殺雞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21*cnjy*com
5.漁人離開桃源後,還寫太守與劉子骥先後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麼?
①讓一位真實的曆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更顯得亦真亦幻,增添傳奇色彩。②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的理想世界。
6.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作者虛構這樣一個地方的目的是什麼?
①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②未果,尋病終。
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甯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10.小石潭記
(三)課文分析
1.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感受是什麼?
本文按遊蹤順序來寫: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記錄同遊者。
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全石為底、潭水清澈、遊魚活潑、源流曲折、環境凄清的特點。
感受:①發現小潭——“心樂之”,愉悅的心情。②觀魚時——“似與遊者相樂”,愉悅的心情。③觀魚後——“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憂傷的心情。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脫而最終又無法解脫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的心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本文主旨:本文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魚、樹,着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氣氛,抒發了作者被貶後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怆的心緒和貶居生活的孤凄悲涼。
3.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一切景語皆情語。”你能說出作者觀魚時是怎樣的心情嗎?遊覽到最後又是怎樣的心情?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境?(一“樂”一“憂”怎麼解釋?)
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懑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尋求短暫的快樂。他喜歡清脆悅耳的水聲,因而“心樂之”,觀魚時他覺得魚“似與遊者相樂”,心情是愉悅的;但這種快樂畢竟是暫時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環境,不禁觸景傷懷,憂傷、凄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心中無比悲痛。這從“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中可以看出。
4.作者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來寫?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及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鬥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來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__這裡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請說說“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一句的妙處。
正面寫了遊魚,側面寫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隻寫魚,對水隻字未提,但水清魚靜的優美畫面卻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6.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①全石以為底。②皆若空遊無所依。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全石、遊魚、陽光、影子)
7.文中寫潭中遊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8.文中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核舟記
(三)課文分析
1.“核舟”的精湛技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體積小,刻的東西多,刻得極為精緻,人和物各具情态,有意境。
2.核舟介紹順序:船艙——船頭——船尾——船背,空間順序。
3.文章先寫核舟的正面,次寫它的背面;寫正面先寫舟的中間部分,次寫船頭,最後寫船尾。分析這樣安排寫作順序的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艙,高起而寬敞,十分引人注目,艙邊的窗又竟然可以打開、關閉,由此說起能夠引發讀者的興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蘇轼《赤壁賦》《後赤壁賦》中寫景的名句,可以使讀者通過想象感知蘇轼當年泛舟遊赤壁時的優美環境。
4.《核舟記》的結尾處詳盡地說明了核舟上所刻的内容。《口技》結尾處也有這麼一段:“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兩文均用數字結尾,作者的意圖相同嗎?為什麼?
相同。結尾都用列數字的方法,都是為了表現藝人技藝之高超。
5.王叔遠為什麼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些文字,而不是諸如花草鳥獸之類的内容?
為了和核舟“大蘇泛赤壁”的雕刻主題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12.《詩經》二首
【理解記憶】
1.小夥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惠的姑娘,《關雎》一詩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就是佐證。
2.《蒹葭》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3.《蒹葭》中于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1.《莊子》二則
(一)北冥有魚
(三)課文分析
1.文章标題為“北冥有魚”,後來為什麼又寫鳥?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鲲的體積有幾千裡,變成鳥後,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裡。說明莊子想象力豐富。
2.大鵬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呢?
鲲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__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範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裡)四個方面極寫鲲鵬形象磅礴壯觀。用誇張的手法描述鲲鵬,“不知其幾千裡也”言其形,“若垂天之雲”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裡”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鲲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3.賞析句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誇張,描寫了鲲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裡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抟”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産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4.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隽永,感染力強。文章借鲲鵬的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說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麼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為: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顔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這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莊子給出确定的結論,鵬鳥和人們一樣,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的認識也是有局限的。
(二)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
(三)課文分析
1.莊子堅持認為“出遊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人的認識也是如此。他來到濠水之濱,“從容出遊”感到快樂,于是見到“出遊從容”的魚也快樂。所以莊子說自己是在濠水的橋上感到魚的快樂的,否則哪能見到魚的快樂呢?
2.指出下面兩個疑問句語氣的強弱特點和表達效果。
(1)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1)句是惠子針對莊子知“魚之樂”而發起的疑問,語氣較輕。__(2)句是莊子針對惠子的問話的回答,用的是反問的語氣,語氣較強。這句話不從正面回答惠子的問題,而從反面相對,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
3.比較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理解莊子的人生态度。
《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态度,重在對知識的探讨。莊子智辯,重觀賞,對于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态度,将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輕松閑适,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後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22.《禮記》二則
(一)雖有嘉肴
(三)課文分析
1.本文論述了教與學的關系問題,說明了教學相長的道理。
2.解釋課文中“教學相長”這個成語的含義。
教和學,是相輔相成的,是互相促進的,隻有二者兼備,才能獲得成功。
3.“教”與“學”的關系如何?
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4.《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彙編。相傳為西漢戴聖編纂。有《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所記。
5.為何在一開始寫關于“嘉肴”“至道”的内容,能否删去?
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動地引出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有力地證明中心,說理的力度大大增強。即通過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動地告訴讀者學習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删去。
6.本文在論述時先以“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後歸結到“教學相長”這個結論。(用原文填空)
7.請結合你的學習經曆,舉一個例子,談談對“教學相長”的理解。
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例子:“我—你”師生關系的确立表現出互惠的嶄新特點。在這種師生關系中,教師不僅僅是講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反過來教育老師,他們在課堂上相互影響,相互提高。(需要學生結合具體的經曆談)
8.“教學相長”在教學中的意義。
在教學意義上,“教學相長”是現代師生關系的特點之一。師生共同展現着自身的生命價值,在充分發掘自己的生命潛能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二)大道之行也
(三)課文分析
1.文學常識。
(1)選自《禮記》,儒家經典之一。
(2)“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3)“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2.“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這一句是總括,以下三句是分述。
①“天下為公”,這是說政權(也可以把社會财富包括進來)屬于社會的全體成員,而不屬于任何個人。
②“選賢與能”,這是說社會的管理者應由社會成員選舉産生。選舉的标準是“賢”和“能”,“賢”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幹出衆——用現在的話來說,叫作“德才兼備”。
③“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要講求誠信以消除欺詐,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鬥,使社會保持和平安定。
3.“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了對全社會的關愛。
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生活說的。
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這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産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将它據為己有;“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說的,因為隻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4.“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括語。
文章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就是拿現實社會跟這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黑暗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财物、作亂等等,在“大同”社會裡将不複存在,代之而興的将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個結論非常鼓舞人心。
5.課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認識?
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态。
“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當時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都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6.本文是從哪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③人人都珍惜勞動成果,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或: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7.怎樣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
“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态,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時又高于“五帝之世”。
8.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達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9.“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寫出表現人人都能關愛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關愛,能安居樂業的句子。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11.《大道之行也》中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2.《大道之行也》中的成語:天下為公、老有所終、矜(鳏)寡孤獨。
13.你認為“大同”社會會實現嗎?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示例一:不會實現。因為那隻是一種美好的理想社會,現實社會中存在太多自私自利,爾虞我詐。(言之有理即可)__示例二:會實現。現在的社會還不是“大同”社會。(言之有理即可)2·1·c·n·j·y
14.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和這個“大同”社會有何相似之處?
①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老有所終”“幼有所長”。②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看出“桃源”中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男有分,女有歸”。③從“設酒殺雞作食”“皆出酒食”可看出“桃源”中百姓熱情好客,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21·世紀*教育網
23.馬說
(三)課文分析
1.主題: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裡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托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懑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并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2.作者的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論證論點的?
第一段: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正面論證: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反面論證:故雖有名馬……不以千裡稱也。第二段:進一步從反面論證,指出千裡馬被埋沒的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第三段:痛斥執策者的愚蠢,勾畫出執策者狂妄無知的形象。作者厲聲反诘執策者,表達中心:其真不知馬也。
3.“千裡馬”“伯樂”“食馬者”各比喻了什麼樣的人?
千裡馬——有才能的人。伯樂——重視人才,識别人才的人。食馬者——愚妄、淺薄,不能識别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4.《馬說》中的五個“也”字:
①“不以千裡稱也”流露出無限痛惜的感情。②“安求其能千裡也”,表現作者憤怒譴責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訴諸讀者正義感的意圖。③“其真不知馬也”有作者的痛切之感,更有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中的“也”字,是作者故作頓筆,有暫時了結,不再說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卻一些無用的話。⑤“是馬也,雖有……”中的“也”字,顯然是提醒讀者注意食馬者的無知給千裡馬造成的後果。
5.全文“不”字的理解:
①歎無人識才。“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沒有“伯樂”,千裡馬“常有”也就等于沒有。“不以千裡稱也”:道出了千裡馬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讓人感到遺憾、惋惜。
②悲無力使才。“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與常馬等不可得”:道出了被埋沒的千裡馬的滿腹委屈,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
③憤庸人誤才。“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反過來還對着受盡了屈辱的千裡馬說“天下無馬”,愚昧,更是無知!作者滿腔的悲憤化成一句“其真不知馬也”,對食馬者的罪行表示憤恨,對馬的悲慘遭遇深表同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愚昧可笑的辛辣諷刺。
6.理解式默寫。
(1)總領全文的句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
(2)描寫千裡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懷才不遇的人發出的感歎):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3)描寫千裡馬悲慘遭遇的句子: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
(4)千裡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
(5)千裡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6)本文中心句:其真不知馬也!
(7)寫食馬者愚昧無知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4.唐詩二首
【理解記憶】
1.王安石在《子美畫像》詩中說:“甯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與王安石的話相照應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1教育】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抒發詩人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句子是: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抒發作者雖身居漏雨屋舍仍關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4.抒發作者憂國憂民,表現他博大胸襟的著名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5.描寫秋天凄涼氛圍的語句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6.與“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7.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體現“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精神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9.《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我”衰老困窘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1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主旨句、表現詩人的崇高理想和美好心願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1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達作者的博大胸懷、濟世情懷和其曠達胸襟的詩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2.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呼喊。
1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杜甫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詩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凄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寫天氣變化的句子)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詩人無可奈何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二)賣炭翁
白居易
【理解記憶】
1.反映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币使用,然而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绫與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的句子是:“半匹紅紗一丈绫”,這句詩反映了宮市的霸道不公。
2.《賣炭翁》中揭示賣炭翁悲苦處境和矛盾心情的詩句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3.“宮使驅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說明了賣炭翁怎樣的心理?
說明賣炭翁雖萬般不舍卻又無可奈何的心理。
4.全詩反映了封建社會怎樣的情況?
反映了封建統治者的橫暴掠奪,反映了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不幸。
5.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詩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宮市的揭露抨擊。
課内詩詞賞析
一、 閱讀《詩經· 蒹葭》,完成(1)—(3)題
(1)這首詩共三章,每章開頭都寫蒹葭茂盛,霜露茫茫,這是《詩經》中常見的什麼手法?有何作用?
答:①托物起興(比興手法)。②描寫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氣氛,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設置背景。
(2)為了見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動?由此你看出他的什麼性格特征?
答:①他不顧霜露濃重,路途險阻、漫長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尋找意中人。②不怕艱難險阻,勇于追求愛情,感情執着專一。
(3)意中人的蹤迹飄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詩歌營造了什麼樣的意境?請簡要分析。
答:營造了飄渺朦胧的意境,這種意境與蒼蒼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諧調,把主人公迷茫而傷感的情思襯托得生動感人。
二、關雎《詩經》
1. 統領《關雎》全篇的詩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詩用來形容美麗善良的姑娘的成語是窈窕淑女。
3.《關雌》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關雎》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
4、《詩經》的主要藝術表現手法有賦、比、興等,《關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運用這種手法起到了什麼作用?
《關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興的藝術手法。如本詩開頭關關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發端的話,但水鳥和鳴,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和諧恩愛。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義上發生關聯。本詩的起興之妙正在于詩人情趣與自然景物渾然一體的契合,也即一直為人們所樂道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21-cnjy*com
5、《關雎》大量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充分表達了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請從詩中找出一處,反複朗讀,并體會其作用。
《關雎》中關關(疊字)形容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淑女向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狀态,輾轉(疊韻)刻畫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又有生動的形象。
6、本詩圍繞一個求字,寫一個男子對美好女子的愛慕追求。
7、詩中思念情人使人曆曆在目的一個細節是輾轉反側,通過反複寫男子對愛情的執着追求且細心呵護的短語是:采之、芼之、友之、樂之。
8.詩中寫河洲的水鳥,寫采摘荇菜,起什麼作用?
引起後文(或:起興作用)
9.詩中描寫感情波瀾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10.談談你對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她,把她當成知音、知己,和她相親相愛。
11.品讀《詩經關雎》的詩句,參照相關鍊接,簡析《關雎》的意境美。
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詩經》中的許多詩歌都采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描寫,描繪出一個個優美的意境。
12.這首詩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愛情(對美滿生活,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13.詩中有許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疊句,這種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2分)
(1)可以充分表達詩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詩歌節奏感和音樂美(1分)。
14.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四句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
這四句運用了比興的手法,首句借雎鳥一聲聲的相互和鳴起興,引起男子無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麗賢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說比興也正确,興中有比)21*教*育*名*師
閱讀練習三:
(1)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請舉例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
運用興的藝術手法(1分)。如本詩開頭用關關雎鸠,在河之洲來起興,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雙成對的雎鸠鳥聯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鳥的和鳴聯想到君子對淑女的思念(2分)。(答出比興興寄重章疊句并舉例分析其表達效果亦可)
(2)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結合本詩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
(2)《關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分)。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這個過程顯得美好、喜悅而又不低俗,所謂樂而不淫(1分);寫求之不得的焦慮、苦悶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熱鬧情景,所謂哀而不傷(1分)。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一)古詩詞欣賞,完成22,23題。(5分)
1.下列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D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
B.首聯第一句點出送别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聯寫離情别意,重在點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遊人。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别時像小兒女一般哭哭啼啼。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名句,這兩句詩好在哪裡?請作賞析。(3分)
好就好在這首詩一反過去送别詩的黯然銷魂的情調,代之以積極、健康的感情,給人以安慰和鼓舞。
3、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B )
A.這是一首别開生面的送别詩。詩人抒寫惜别之情,勸慰友人隻要存在着真摯的友情,就不必為離别而悲傷。
B.這首詩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豁達情懷,也包含詩人黯然銷魂的感傷情調。
C.首聯中的“望”字是詩人的想象,意思是從蜀州可在風煙彌漫中望到五津。
D.頸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語言形象而凝練,飽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四、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對詩句解說不當的一項是(B)
A 涵虛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寫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濟句中的濟即渡,這句是說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閑居,聖明指當時的太平盛世。
D 最後兩句中借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古語。
2、對此詩分析不當的一項是(C)
A 前四句寫景,扣望洞庭湖之題,後四句抒情,表贈張丞相之意。
B 二聯是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氣蒸顯浩闊,下句以波撼顯氣勢。
C 三、四聯以欲渡無舟、欲釣不能抒發了有心出世卻無人賞識的憂憤不平。
D 這首詩意在表達希望能得到張九齡引薦,但在語言運用上卻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漲,圓圓滿滿,與岸齊平;遠遠望去,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渾然一體。景象極其壯闊。
4、品味蒸與撼。
蒸字意思是蒸騰,給人以蒸蒸日上的動态感;撼字猶如萬鈞雷霆,炸得嶽陽城天搖地動,這這兩句錘煉詞語,以靜襯動,凸現洞庭秋水虎吼雷鳴的勃勃生機。
5.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描寫了洞庭湖雄渾壯闊和氣勢博大的特點。(2分)
6.全詩抒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想為國出仕,渴望得到引薦
7.詩的尾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是說,看着人家垂釣,自己隻能白白地産生羨魚之情了。這裡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分)
想做官而沒有途徑 希望張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8.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二句,筆力千鈞,備受 後人贊賞。請作簡要賞析。(3分)
雲夢大澤水氣蒸騰,洞庭湖的波濤搖撼着嶽陽城,運用對偶,表現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和雄偉氣勢。
閱讀練習二:
7、詩中太清的意思是天空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項是(2分)D
A、八月湖水平寫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靜。
B、波撼嶽陽城描寫了嶽陽城搖搖欲墜的景象。
C、後兩聯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歸隐田園的願望。
D、全詩委婉表達了作者希望一展才華的政治抱負。
9、這首詩主要的藝術特色是什麼?請具體分析。(3分)
這首詩主要的藝術特色是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前半首寫洞庭湖,既是為了扣題,寫洞庭湖的壯麗,也是為了起興,為表現求薦出仕的主題做鋪墊。後半首主要用比,以舟楫喻引薦,喻出仕的途徑;以垂釣者隐指官吏;以羨魚喻對仕途的向往;又有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弦外之音,隐含求仕之意。
10、請賞析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一聯的妙處。(3分)
這一聯用誇張的手法狀寫了洞庭湖宏闊壯觀的景象。一平,一混,一蒸,一撼便将洞庭湖煙波浩渺、漫無邊際、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突現出來,寫得壯美,有生機有活力。蒸寫出湖面的豐厚的蓄積,仿佛廣大的雲夢澤都受到洞庭湖的滋養哺育,撼寫出洞庭湖洶湧澎湃的氣勢,極為有力。
11、這首詩和杜甫的《登嶽陽樓》都是以登覽為題材的抒情詩,所抒之情有什麼不同?(2分)
這首詩抒發自己想得到錄用施展政治抱負,希望有人引薦的心情。杜甫的《登嶽陽樓》感身歎世,表現貧病困頓中的詩人憂時憂國的情懷。
閱讀練習三:
1、這首詩的體裁是__五言律詩____(1分),詩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設喻,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_(2分)
2、全詩最後借用的典故在現代漢語中成了一成語,它是__臨淵羨魚___,現在的意思是:_比喻隻有願望不做實際的工作,就達不到目的。(2分)
3、請簡要談談你對颔聯的理解。(2分)
颔聯從視覺,聽覺,觸覺幾方面描繪了洞庭湖雄渾壯闊的博大氣勢,極富藝術感染力,尤其蒸字顯示出了洞庭湖豐富的積蓄,撼字襯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蕩,氣魄宏大。
4、這首詩的寫景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聯系全詩看,作者在欲濟無舟楫一句中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3分)
誇張。想渡過洞庭湖卻沒有舟楫,想出仕卻無人引薦,暗示作者想得到對方的援引。
閱讀練習四:
1、 說說涵虛混太清中混字的表達效果。
答:混字形象貼切的描摹了湖水水勢浩淼與天相接的恢弘氣氛。
2、 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所展示的圖景。
答:水汽蒸騰,籠罩着廣大的雲夢澤地帶,水波澎湃動蕩,嶽陽樓好像也瑟縮不安愛的搖晃起來。
3、 從詩的最後兩聯中,我們可以窺定詩人怎樣的心曲?
答: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閑居無事,因此渴望出仕求官,渴望被援引。
4、 詩的最後兩句采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
答:用典故;這是隐喻想做官二沒有途徑,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張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閱讀練習五
⑴下列詩句中描寫洞庭湖景象的是(2分)( C )
A.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B.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生日向西
C.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D.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⑵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劃線句子所展現的畫面。(2分)
雲夢大澤水汽蒸騰,洞庭湖的波濤搖撼着嶽陽城。(或:一片白茫茫的雲夢澤水氣蒸騰,波濤洶湧似乎要撼動整個嶽陽城。)
⑶結合詩歌的尾聯(最後兩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表現了詩人願為國家效力,做一番事業(或想做官卻沒有途徑)(1分),希望能得到張丞相的幫助和引薦的思想感情。
五、題破山寺後禅院
一.理解選擇:
1. 下列是對本詩的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C )
A.這是一首寫景抒懷的五言律詩,表達了作者親近自然,追求甯靜的思想情懷。
B.這是一首叙事、寫景、抒懷的五言律詩,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追求清幽勝境的心情。
C.這是一首寫景的五言律詩,表現了作者置身寂靜、清幽、空靈的勝景中,心靈受到感染與陶冶的一種心境。
D.這是一首叙事與寫景相結合的五言律詩,表達了作者的一種人生感悟。
2.對下列詩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A )
A.本詩大約作于詩人做縣尉時。詩歌描寫了清晨寺後禅院的清幽脫俗的景緻,流露出詩人對仕途生活的向往。
B.詩題“題破山寺後禅院”,可知“後禅院”才是詩的重心所在,所以隻在起首兩句後提過破山寺後,立刻轉入對後禅院的描述。【21cnj*y.co*m】
C.“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是曆來為人傳誦的名句。“曲徑通幽處”引發人豐富的聯想與思緒,暗示的意義多于寫實的意義。“曲”、“幽”、“深”等字眼表現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境。
D.“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兩句更多抒寫詩人的主觀感受。一個“悅”字表現了作者從中感受到的歡欣。一個“空”字表現了作者此時此刻心中塵世雜念全消的精神狀态。
3.下面對詩句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D )
A.起首兩句寫詩人在清晨入破山寺興福寺時,旭日初升,光照樹林。
B.三、四兩句描繪了禅院美妙的環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現力。
C.五、六兩句書寫詩人主觀感受,一個“悅”字表現作者從中感受到的歡悅,“潭影空人心”,表現詩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獲得愉悅的内心感受。
D.這首詩題為“題破山寺後禅院”,可見“破山寺”是全詩重點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緻刻畫後,立即轉入對“破山寺”的描述。
4.對“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兩句點評不當的一項是:( D )
A.這兩句是本詩最大的亮點,是全詩的最高境界,有此兩句境界全出。
B.山光水色,曲徑花木使鳥兒怡然自得,使人們心中的雜念消除淨盡,靈魂得到淨化與升華。
C.互文互義、相得益彰。
D.“悅鳥性”與“空人心”形成對比,鳥性之悅為人心之空作了鋪墊。
5.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A )(2分)
A.這首詩借題詠佛寺禅院,抒發了作者仕途失意後的憤懑抑郁之情。
B.首聯點明出遊的時間和地點。詩人在“清晨”和“初日”之時“入古寺”,可見他對這塊佛教聖地的向往之切。
C.“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繪了山寺清寂的景色。
D.“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描寫了詩人在後禅院的所見所感,借寫鳥兒歡悅的情形和空靈的潭影表達了詩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懷。
二.名句賞析:
1. 賞析“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描述内容:山間風光宜人,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歌唱;潭水倒映着雲影、樹影、山影、人影,使人心中頓時擺脫一切煩惱。
手法情感:這兩句對仗工整,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寫出了景中的情趣,傳達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緒。
煉字:“悅”寫出了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暢的情态,“空”寫出詩人見到後禅院的優美景色而内心甯靜平和的感受。
2. 賞析“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這四句不僅寫出了環境的極靜極美,而且體現了詩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3. 賞析“萬籁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詩人在這裡以靜寫動,以動襯靜。隻剩下鐘磬聲音,其他什麼聲音也沒有,暗含詩人向往佛門清靜的心情。
三.理解作答:
1.這首山水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這首詩描繪了禅院幽靜脫俗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
2.“萬籁此俱寂,但餘鐘磬音”是否前後矛盾。為什麼?
不矛盾,因為這是反襯,以聲襯靜,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以鐘磐音襯環境的清幽。
3.詩歌尾聯後來演變為哪個?颔聯簡化為哪個成語,這成語隐含了什麼哲理?
成語“萬籁俱寂”。“曲徑通幽”,要達到能夠領悟妙道的勝境,先得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
4.有版本“曲”作“竹”,你認為是“曲徑”還是“竹徑”好,為什麼?
贊同“曲徑”,因為“曲”宇傳達出幽深、藏而不露的意味,富有暗示性,而“竹徑”一詞則過于落實,限制了讀者的聯想與想像。 還有,“竹徑”太直接說出了小徑的物象,“曲徑”道出了小徑的曲折迷離,表現了佛寺淨地特有的清幽和深邃。
5.頸聯中“空”字寫得極好,為什麼?
不僅生動的表現出禅院環境清幽、自由,而且寫出景物使人内心空靈,人的煩惱、俗念,頓時消失。
9. (2010·雲南省普洱、西雙版納市,9,3分)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六、送友人
李 白
(1)從内容上來看,這是一首送别詩。(1分)
(2)自選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2分)
從修辭,詞語,思想感情,表達方式等方面分析。
41. (2010·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3-26,8分)審美體驗(8分,每小題2分)
23.請将首聯所展現的畫面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
遠遠望去,青翠的山巒靜靜地橫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好一幅動靜相生、寥廓秀麗的圖景!說明:意近即可。
24. 請簡要分析尾聯中細節描寫的作用。
離别時揮手告别的動作表現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馬鳴猶作别離之聲,襯托了離情别緒。說明:意近即可。
七、蔔算子詠梅
【試題】
1、《蔔算子詠梅》一詞分上下兩阕,從内容上看,上阕寫梅花 的處境,下阕寫梅花 的品質。
艱難、惡劣的處境(意思對即可)高潔堅貞的品質(意思對即可)
2、這首詞雖在詠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頤的《愛蓮說》一樣,那麼,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麼呢?請回答。
以梅花高潔品質來喻示自己孤傲、堅貞自守的品格。(意思對即可)
2、閱讀練習二:
1、《蔔算子.詠梅》中蔔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
2、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描繪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獨自開放無人欣賞,黃昏來臨又被風吹雨打。
3.詞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達了自己怎樣的品質?
性格孤高,絕不與阿谀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饞毀,堅貞自守的傲骨。
4、這首《蔔算子》以詠梅為題,這正和周敦頤在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樣,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
5、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阙,從内容上看,上阕寫梅花艱難惡劣的處境,下阕寫梅花高潔堅貞的品質。
6、這首詞雖在詠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麼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麼呢?請回答。
以梅花高潔品質來喻示自己孤傲、堅貞自守的品格。。
7、分析一下這首詩的形象特點。
(提示:環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寒泠荒涼。(正面描寫)自身特點:不與群芳争春,不與群芳争春,雖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環境烘托)作者處境:仕途坎坷,屢受挫折。)
8、這首詩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麼?
(提示:詩人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以及雖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鬥争精神。)
閱讀練習三
⑴詞的上阕通過描寫梅花所處的環境,創設了一種怎樣的氛圍?
寂寞、苦悶、凄清
⑵這首詞雖在詠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表達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與高潔的報國志向。
賣炭翁
1.“曉駕炭車輾冰轍”中的“輾”有什麼表達作用?
“輾”字既寫出了天氣寒冷,已經結了冰,炭車壓過留下車轍印,突出說明了賣炭翁的辛苦,又寫出了牛車的重量,從側面表現出賣炭翁的勤勞。【21·世紀·教育·網】
2.“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這兩句詩運用了動作描寫,有什麼作用?
動作描寫的手法,形象地描繪出“宮使”如狼似虎般的蠻橫掠奪。
3、賞析“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
詩人運用襯托手法,以“兩鬓蒼蒼”突出年邁,以“滿面塵灰煙火色”來寫“伐薪燒炭”的艱辛。
4、賞析“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運用了心理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老人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這車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