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于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并應,故曰‘重陽’。”
2、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于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内容。
3、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藥、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于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内涵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