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都轄區,三峽庫區海拔300米以下,沿江兩岸10個鄉鎮,均不同程度栽種有龍眼樹。一棵棵龍眼樹彙聚成了長江庫岸産業帶,不僅為長江岸線築起一道嚴密的生态屏障,也促進了農民增收。
“截至目前,豐都龍眼産業規模已發展壯大到5萬畝左右,從而跻身于全縣‘1 4 X’産業體系,小小龍眼樹催生大産業,龍眼果也因此成為庫區農民增收‘緻富果’。”近日,豐都農業農村委主任任正義說。
豐都長江南岸龍眼經濟帶。豐都縣委宣傳部供圖
以點帶面壯大産業
有人說“豐都龍眼看興義,興義龍眼看泥巴溪村”。這話不無道理,因為興義鎮泥巴溪村是最早栽種龍眼樹的行政村,而且目前,也是興義鎮龍眼産業發展最好的行政村之一。
土地承包到戶後,泥巴溪村村民蒲永發在自家地裡栽種了100多棵龍眼樹,随着這些樹陸續挂果,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泥巴溪村黨支部書記鄭治林介紹,村裡像蒲永發家種植龍眼樹上百棵的農戶有10多戶,其餘農戶十幾棵到幾十棵不等,全村發展龍眼産業2000餘畝,龍眼已成為農戶增收主導産業。
在泥巴溪村的示範帶動下,周邊的長江、楊柳、勝利等村(社區)也發展起龍眼産業來。這些村均在沿江海拔300米以下連片栽種了龍眼樹,興義鎮轄區累計種植龍眼10689畝。
“随着興義鎮被重慶市命名為‘龍眼之鄉’,長江兩岸的高家、湛普、名山等鄉鎮(街道),也把發展龍眼作為綠化庫區、促進村民增收重要産業抓好抓實。”任正義說。
科學管護提升品質
前些年,興義鎮的龍眼樹部分存在果小、核大、肉薄,以及成熟後容易裂果等問題,豐都縣農業、科技等部門多次向果農建議對龍眼樹進行品種改良,并派出農技員現場傳授嫁接技術。同時,從福建引進果大核小、肉厚、清香的大烏元、石硖、九月烏,以及從四川泸州引進肉脆香甜、果肉透明,不流汁、産量高的玉玲珑、蜀冠、泸豐等優質龍眼品種。
“在農技員的指導下,我們村還對部分産量低、品質差的老龍眼樹種進行了淘汰,加強新品種的科學管護,堅持施用農家肥,打造優質龍眼示範園。”長江村黨支部書記陳香說。
近年來,各龍眼産業鄉鎮還對果農進行疏花疏果培訓,并在龍眼樹開花期間,對蟲媒花的果樹通過花期放蜂,利用蜜蜂采集花粉的活動,提高果樹受粉率,從而提高座果率,提升果肉品質和增加産量,幫助果農最大限度實現增收。
興義鎮龍眼售賣。豐都縣委宣傳部供圖
多措并舉拓展銷路
蒲永發介紹,龍眼成熟時,他會每天采摘一些,弄到興義場口外的龍眼市場零售,遇到購買量大的顧客,就帶回到自家果園,讓其挑選一兩棵樹,先講好價錢,再采摘下來稱秤交易。也有外地商販上門收購,隻要對方給出的價格能夠接受,他也會成批量地銷售出去。
“我鎮十分重視龍眼的銷售工作,近年來,堅持以節造勢,以節樹品牌,以節增效益,以活動樹品牌促銷,先後舉辦了多屆龍眼采摘節,同時以全縣豐收節在我鎮舉辦為契機,鼓勵果農進場展銷龍眼,不僅提高了興義龍眼知名度,也促進龍眼銷售,增加了果農收入。”興義鎮黨委宣傳委員江素萍說,此外,通過網絡直播搭建的平台,走出了一條網上銷售之路。
農花村以前不通公路,果農采摘的龍眼,要通過渡船運到興義場鎮,再用車運到縣城或重慶主城銷售,坐船轉車非常麻煩,也耽誤時間。自從修通了村組公路、路面硬化後,直接在家門口就可用車把龍眼運到外面去銷售,也有顧客自駕車進村來買龍眼。
“搞龍眼加工,延長産業鍊,是龍眼走上産業化之路的必然選擇。”任正義說。
下一步,随着龍眼加工業的興起,将為豐都縣做大做強龍眼産業開辟一條産供銷并舉、産業化經營的發展之路。(李達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