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在廣袤太陽系中有一個原本可以踏上巅峰,如今卻隻能在小行星帶中“苟活”的矮行星。
“另類”的太陽系
晴朗的夜晚眺望星河,一個問題總是在我們腦海中揮之不去——我們是宇宙中特殊的存在嗎?雖然目前沒有找到外星人和外星文明,但通過對宇宙數百年的探索,人類已經确實發現了一些特殊的證據,比如太陽系中行星的數量和位置。
現如今,在人類已經探索的幾千個恒星系中,幾乎每一個恒星系中都有一個“超級地球”,也就是體積超過地球10倍以上的岩質行星。
通常情況下,這些“超級地球”距離恒星非常近,而離恒星第二近的幾乎都是比“超級地球”大很多倍的氣态巨行星。
但在太陽系中行星可不是按照這樣的規律排列的,距離太陽最近的不是體積巨大的“超級地球”,而是體積很小的岩質行星——水星。氣态巨行星也沒在距離太陽第二近的地方,而是在遠離太陽的太陽系外側,取而代之的是煉獄行星——金星。
尋找50億年前的遺迹為什麼太陽系這麼特立獨行?
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NASA在2007年9月27日發射了“黎明号(Dawn)”探測器,其目的是為了探索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兩個天體——竈神星和谷神星。
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跟大部分想的不同的是,這個區域并不是到處漂浮着宇宙塵埃和隕石塊,它是一個物質極度稀疏的空曠地帶,整個小行星帶的物質總量加起來不過是月球4%左右,可想而知它多麼的稀疏。
研究太陽系為什麼要到小行星帶中呢?因為這裡隐藏着太陽起源的秘密。
事實上,理論情況下太陽系中不應該出現這條小行星帶,因為行星形成時會将其周圍物質吸收吞沒。而現在既然現在它是存在的,這就意味着太陽系形成之初曾發生過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大事件。
行星胚胎
作為人類第一架環繞矮行星的探測器,黎明号果然沒有讓科學家們失望。從它傳回的谷神星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了驚喜的東西——鹽。
這有什麼好稀奇的?事實上,在谷神星上發現鹽真的能夠說明很多問題。
我們先看看竈神星。從黎明号傳回的照片中能夠發現,竈神星的形狀其實并不規則,也正因為如此它僅僅是一顆小行星。
竈神星的質量占整個小行星帶的9%,而谷神星的質量占整個小行星的30%,雖然比竈神星大了三倍,但它的體積和質量實際上還是很小,所以按照常理是沒有辦法産生重力使自己成為圓形的。
這并不奇怪,因為即便冥王星的質量是谷神星的16倍,它目前也還不是很标準的圓形呢。
但谷神星偏偏跟理論不符,它不僅擁有一直保持圓形的體型,更有一個不一般的結構——地質分層。黎明号拍到的鹽就是地質分層存在的最好證據。
要知道,明确的地質分層是行星最開始形成時内部物質熔化、流動最後沉積産生的特殊結構。
太陽系内的行星想要具有這種結構,唯一的時間點就是太陽系剛形成時,因為那時的太陽系内還很“混亂”,高密度的物質轟擊、合并才能産生足夠的溫度讓天體處于熔化狀态。
通常情況下,這種特殊的構造隻存在于足夠大的行星上,不是體積很小的小行星能夠企及的。
但現在谷神星的确擁有這種結構,所以此時隻剩下一種可能——谷神星并不是宇宙塵埃拼合而成的天體,而是一個被硬生生中斷成長的行星胚胎。
還記得上文提到的“超級地球”嗎?按照正常的發展過程,它會一路掃蕩散落的物質和其他岩質行星,最後停留在太陽的旁邊。如果這種個過程也在太陽系中上演,那麼“超級地球”的位置應該就在小行星帶。
“殘忍”的木星沒錯,你們可能已經想到了,在另一個劇本中,谷神星會一改現在矮行星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質量、體積都很大的“超級地球”,木星内側的所有物質全部都會被它吸收,成為太陽系中數一數二的超級巨頭。
那麼是誰拿走了“超級地球”的劇本,換成了現在矮行星的劇本了呢?答案是:木星。
木星殘忍的剝奪了谷神星的演化之路,自己取而代之做了本應該谷神星做的事情——一路向太陽系内側移動,将本應屬于谷神星的物質攪的亂七八糟。
霸道無雙的木星甚至一度逼近火星軌道,但幸虧土星的出現阻止了它繼續向内,并将其重新推往太陽系外側,不然現在也就不會有地球的存在。
最後,如果谷神星有自己的意識,它現在應該是非常不甘心和遺憾的,畢竟曾經的它離“封神”僅一步之遙,而現在卻成了太陽系中“最慘”的天體。
正所謂:“最慘的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曾經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