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懶惰包括兩種情況:懶于做事和懶于思考。
懶于做事,這是行為上的懶惰。從小沒有勤勞觀念、沒有幫忙做家事的孩子,如果父母突然叫他去做,孩子又怎麼會做?他們會認為這是大人的事,與他們無關。有這種心态的孩子大多生長在被溺愛的家庭,父母從小過于呵護、疼惜,不肯讓孩子動手做家事,事事包辦……過度保護的結果,其實是剝奪了孩子學會自己動手做的權利。
而原本孩子探索新事物的欲望是非常強烈的,總是什麼事情都想嘗試一下,卻因為父母的寵溺而“無情”地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權利。
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但因為父母嫌他們動作太慢,于是便自動幫他們穿戴整齊;孩子想跟大人一起洗碗,可是媽媽一句:“你太小了,會把衣服弄濕。等大一點了再幫忙洗。”雖然是體貼孩子的心意,卻也抹殺了孩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而懶于思考,這是思維上的懶惰。美國創意思考中心主任李察•博爾說:“孩子缺乏思考力,父母應負七成以上的責任。
”有強烈好奇心的孩子,喜歡發問,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一籮筐,有些甚至荒謬得叫人匪夷所思,但如果父母不去引導孩子思考:“是呀,你說是為什麼呢?我們來想一想好嗎?”而是斥責制止:“小孩子不要問這麼多,煩不煩呀?”這樣,孩子好不容易萌發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硬生生被打壓、泯滅。
還有一種父母卻是積極過度,當孩子一提問,馬上就說出答案,而如果自己答不上來,又急急忙忙地去查找數據來告訴孩子,而不是啟發孩子一步步去思考,給孩子獨立的思考空間。這兩種父母都在扼殺孩子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使孩子的思維“細胞”不再活躍,對周圍世界的感受力不再敏感。
父母可以和孩子在一起發現答案的過程中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萬能,老師也不是萬事通,每一個人随時随地都在學習,也要讓自己保有學習的心和行動力。
思考是一種腦力活動,既然是活動,當然就不會是容易的事情,因此感覺辛苦是必然的。如果父母不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細瑣事件,啟發孩子思考,引導孩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孩子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做,就不會養成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當孩子提問時,父母應該說:“你說呢?你想想看,再想想看。”如此一步步地循循善誘,不要急于告訴他們答案,即便孩子經過思考後而有了錯誤的結論,不符合事實,也要以贊賞的眼光、鼓勵的語言去欣賞孩子的答案。
還記得有個家喻戶曉的例子嗎?
有一次上繪畫課,老師請同學畫蘋果,在場的同學不是畫了果實累累的大紅蘋果樹,就是一整盤翠綠的青蘋果,唯獨有一個小孩卻畫了一顆黑色的大蘋果。當時老師并沒有斥責這個小孩,反而追問他為何蘋果會是黑色。孩子提到,因為他畫的是削掉蘋果皮的蘋果,因為還來不及馬上吃掉,所以蘋果就變黑了。
其實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蘋果變黑的原因,隻是就生活經驗畫出自己看過的蘋果,如果老師不細究其中原因,直接譴責孩子弄錯了顔色,不但誤導了孩子,還錯失了順便教導孩子蘋果變黑原因的機會。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适時地贊美孩子,隻有這樣,孩子的思維才會活躍,才能享受到思考所帶來的樂趣,當思考變成一種樂趣時,孩子難道會不喜歡事事去思考、去探究嗎?所以,培養孩子的思考力,不讓孩子的思維變得懶惰,就要從幼兒時期開始認真細心地加以引導。
除此之外,懶惰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它表現的方式很多種,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态和輕微的猶豫不決,甚至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情緒都會讓人變得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規劃去完成事情。面對惰性行為,有的小孩不清不楚,無法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就是懶惰;有些人則推脫,總想着等一下再做或者明天再開始等理由,老認為反正再改就是,于是一天拖過一天,一年拖過一年,最終成為習慣,再也無法改變;還有更多的人也許極想克服這種行為,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得過且過,日複一日,浪擲光陰。
有一位著名企業家受邀到知名大學為學生演講,說明自己如何從打雜、學徒、管理員一路跻身業界中大企業家的坎坷經曆。他在演講中告訴大學生:“成功沒有快捷方式,我完全仰靠自己吃苦耐勞,努力不懈,才有今日的成就。”
他總是戲稱自己“是從泥裡站起來的孩子”,這位企業家的創業精神使台下大學生們個個深受感動。
他鼓勵年輕人不要隻懂得羨慕他今天擁有的财富和地位,而是要去理解一個人究竟應當靠什麼、做些什麼才能正正當當地獲得成功。他不僅身體力行,更鼓勵員工也起而效仿,甚至還在家族制訂一條“三勤四不懶”家規。
“三勤”是指勤于守時、勤于守職、勤于創造;“四不懶”是指腦、口、手、腳一概不能有絲毫懶惰。“三勤四不懶”中最主要的一個重點,是“勤”字,要日日勤勞,永遠勤勞,更可貴的是,他認為勤勞必須包括“勤于創造”,而且包括腦、口、手、腳都要勤。
由他成功過程及“三勤四不懶”家規中可以得見、印證一條真理———成功是勤勞的獎賞!
既然勤奮能夠使人獲得成功,那麼對于孩子,父母就要從幼時、小事做起,幫助孩子克服懶惰的惡習,養成勤勞的良好習慣。
如何才能糾正懶惰的壞習慣呢?父母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從小培養孩子自主的性格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懶惰是一種不良習性,很多孩子對父母都有依賴性,當依賴性發展到一個極端就成了懶惰,由此父母要适時控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不能任由其發展下去。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就不要包辦代勞,作為孩子,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找父母,應該先讓自己獨立處理。
在學習方面也是如此,若有疑難問題,力求自己解決,不要動不動就問老師、父母,父母在此時更要磨煉孩子的意志,堅強的意志力是克服懶惰的力量。
二、給予孩子最大的鼓勵
若學習的過程很枯燥,這時又缺乏鼓勵,孩子就很難持續學習的興趣,進而變得消沉、懶散,因此鼓勵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父母都應該不遺餘力地為他加油打氣。
在孩子失敗的時候,鼓勵就更為重要,哪怕隻是一句安慰的話,也會使他信心大增。
三、激發孩子的興趣
孩子在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時,就會産生惰性,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濃厚的興趣,就會沒有動力,于是就容易懶懶散散地看待。
此時,父母就要從各方面激發孩子的興趣,讓事情盡量變得豐富有趣,孩子一旦有了興趣,事情也就比較容易完成了。
四、為孩子制訂一個短期容易達到的目标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懶惰而造成學業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當父母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可以對孩子提出一些短時間易達成、難度較小的要求,讓孩子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促使孩子繼續努力。
如此不間斷地學習,當孩子可以一個個目标逐步達成之後,漸漸地也就能夠克服懶惰的習慣。
五、教導孩子正确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若不正确,即使用盡全力,勤奮刻苦,也不可能學好,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或者産生害怕的情緒,逐漸疏于學習,慢慢也會變得懶惰,沒有進取心。尤其像數學是一門需要邏輯思考能力的科目,卻經常發現一種現象就是:公式背了,演算及練習也都沒太大問題,但是遇到了語意稍難的應用題目,學生就總是不願動腦,直接杵在那邊發呆,等着老師給答案。
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找到如何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的方法,如教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如何合理運用時間等。一旦孩子發覺這些方式的确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就會充滿信心地持續學習下去,那麼,懶惰的毛病也就無所依附了。
成功之路是由汗水鋪設而成的,想要越成功就得要越勤奮;成功的細繩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隻有珍惜時間、不斷付出汗水和辛勤努力最終才會開花結果,也才能擁有因成功而帶來的幸福微笑。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随時聯系做删除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