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說。
是節氣又是節日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隻有清明。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于寒食節和上巳節。
寒食與清明的關聯
寒食節與古人對于自然的認識相關。
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關系。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内在文化關聯。
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于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盛世清明圖景。
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二為一,清明将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節。到了明清以後,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季隻剩一個清明節。
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與其他傳統大節不一樣,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于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郁寒氣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