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劃”參訓教師、授課教師共話新時代教師職責——
“讓每個孩子眼裡有光、心有所信”
編者按
今天是教師節,我們緻敬人民教師,也深思新時代教師肩上的職責。
教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如何讓教育事業為廣大農村尤其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發展保駕護航,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自2010年起實施的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下簡稱“國培計劃”),對我國農村中小學師資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教師節前夕,在給“國培計劃(2014)”北京師範大學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的回信中,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你們牢記使命、不忘初衷,紮根西部、服務學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為祖國下一代健康成長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
今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發《關于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對“十四五”時期“國培計劃”實施作出全面部署。立足新起點,“國培計劃”參訓教師将如何提升自我?“十四五”時期,怎樣為鄉村振興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教育改革提供堅實師資支撐?我們邀請三位“國培計劃”參訓教師及他們的授課教師共同講述,并請專家深度解析。
【教師講述】
在最需要的地方“傳道燃燈”
講述人:貴州省特級教師、省首批鄉村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遵義新蒲新區第十三小學校長劉轶
2014年9月,得益于“國培計劃”,我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接受培訓。培訓期間,我們去了北京朝陽區樓梓莊小學參觀體驗。
這是一所農村中心校,學生主要是周邊農民和外來農民工的子弟。學校把“讓每個孩子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作為辦學理念,為孩子們營造自信自強的學習環境。我們在學校參觀,講解員都由學生擔任。學校裡兒童書吧、閱覽室、各類興趣活動室一應俱全,還有專業教師指導。在每個孩子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陽光、自信和向上的生命力。這引起了我的思考,學校教給孩子們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2014年教師節前夕,讓我至今激動喜悅的一幕發生了:來到北京師範大學,走進“國培計劃”課堂,和我們親切交流。
帶着的深切囑托和培訓收獲,回遵義後我更加努力地工作。2015年8月,我來到遵義市新蒲新區文化小學,擔任四年級(1)班班主任、語文老師。學校離城區較遠,學生都是當地農民和其他鄉鎮轉來的孩子。通過與這些學生、家長的接觸,我深深體會到,改變農村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提振人們的精氣神,樹立發展的志氣和信心。
在貴州鎮遠縣報京鄉松柏村坪玉教學點,教師組織孩子們排隊放學。新華社發
怎樣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關鍵還是要為他們打好人生的底色,培養健全人格,引導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運用。
作為“國培計劃”的參與者、受益者,我切身體會到國家對西部教育的投入和重視,特别是對教師培訓的大力扶持。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辦好老百姓滿意的學校,這樣的努力有價值、有意義!為了心中的教育夢,我會更加執着地走下去。
着眼于教育“未來時”
講述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未來教育學院院長鄭國民
在我授課的許多教師職後培訓班裡,“國培計劃(2014)”北京師範大學貴州研修班是十分特别的一個。2014年9月9日,我正在北師大教九樓裡和來自貴州的小學語文骨幹老師們進行“如何教好小學古詩文”研讨課,走進課堂,觀看教學并和我們交流。
一年後,這個班的學員們給寫信彙報,并收到重要回信。回信中,“扶貧必扶智”的重要指示,為“國培計劃”乃至整個教育扶貧事業指明了方向。這個研修班的學員都非常優秀,在培訓期間積極投入、勤于思考、大膽探索。最近幾年,總是能聽到他們的好消息。很多學員由學科骨幹成長為卓越教師,劉轶老師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讓中小學教師樹立文化自信、深刻理解未來世界變化、深刻把握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教育特征、具有認知科學與學習理念、具備複雜性思維和法制意識等,應該成為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還記得2014年9月9日給貴州研修班上的那堂課,設計思路是請學員們反思自己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困惑與問題,通過交流、研讨,逐步明确哪些做法是富有成效、值得倡導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進。也就是說,學員不僅要解決一時的教學問題,還要思考如何解決未來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我們希望造就一批創新型教師,他們具有深遠的教育情懷、持續的學習興趣、寬厚的學科基礎、優異的合作能力、鮮明的探索精神、開闊的國際視野,大家共同凝聚力量,托舉中國教育事業。
讓學生感受知識魅力
講述人: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第二中學英語教師張克芬
我有幸在2010年成為我校第一批參加“國培計劃”的英語老師。那段日子,一線老師和我們近距離交流,專家講座、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課堂觀察、課例研究等環節,讓我這個在教學中隻注重知識點傳授的傳統型老師大開眼界。我思考着、轉變着,一個理念深深地紮根在了心裡:課堂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載體。回到工作崗位,我開始着力改變傳統課堂,打破以老師講為主,學生抄、寫、記、背的方式,設計不同的課堂活動形式,讓學生走出題海,在自主學習中感受知識的魅力。
關于閱讀教學,我特别感謝新疆師範大學的劉蓉老師。2010年參加“國培計劃”時,劉蓉老師就悉心指導我改進閱讀教學,從原來隻注重翻譯課文、講授知識點的層面,上升到了培養閱讀方法、提高理解能力的層面。2018年10月,當我再次進入“國培”課堂,又見到了劉蓉老師,我激動地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這一次,她引導我如何進行行動研究,激勵我從“經驗型教師”走向“研究型教師”。
在劉蓉老師的啟發下,我開始帶領我校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我們縣成立了英語工作室,我經常作為主持人送教下鄉,為全縣鄉級學校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和教師專業成長出份力。我一直記着劉蓉老師在“國培計劃”結業典禮上的那句話:“要入鄉随俗,但不能随波逐流,記得在困難中保持那份堅守。”
為邊疆培育更多“種子”教師
講述人:新疆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劉蓉
多年來,我一直在新疆師範大學和外國語學院的同事們共同承擔“國培計劃——新疆中學英語教師培訓項目”,通過集中培訓、送教下鄉、送教進校、線上教學的方式,為新疆中學英語教師改進課堂教學質量、獲得專業發展提供支持。依托國培項目,我們還與本地教研機構、中小學合作,共同開展英語教育實踐與研究,構建“高校教師—教研員—中小學一線英語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
自2010年“國培計劃”全面實施以來,新疆師範大學就是承擔自治區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國培計劃”項目的一支重要力量。年複一年,我們不知迎來又送走了多少一線教師。每每看到他們來時渴望求知的眼神與離别時戀戀不舍的淚水,我們都感到充實和幸福。
在安徽淮南市鳳台縣丁集鎮張巷小學,身患重疾的教師李元芳拄着拐杖帶孩子們做課間遊戲。新華社發
新疆地域遼闊,城鄉教育教學水平差異很大,英語師資力量也大有不同。參訓學員雖然都是各校推薦的骨幹教師,但實際教學能力與需求迥然有别,這給培訓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我們主動适應,從參訓教師的需求出發設置課程、實施培訓,并依照實際水平與需求對參訓教師進行分層,實現精準培訓。
為了增強“國培計劃”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我們定期開展各類送教活動。我們發現,一線教師非常渴望改進教學方法、獲得專業發展,但由于時間有限、學習資源匮乏、理論知識貧乏、研究能力不足等原因,教師們普遍缺乏信心。因此,在培訓課程中,我們團隊将“行動研究”的理念和方法教給他們,幫助他們從問題入手尋找突破點,科學把控教學策略與方向,并養成反思習慣。我很高興地看到,不少教師重新燃起教學熱情,走向自主發展。
多年高質高效的“國培計劃”項目,為新疆各類中學培養了一批“種子”教師,帶動了各市、區、縣、村中學教學質量提升,為新疆城鄉中學教育均衡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祖國的西部,我們将繼續發揚“胡楊精神”,為邊疆的基礎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發揮更大力量。
帶領學生體悟文字的美
講述人:四川涼山州會理縣第一中學語文教師羅靜
夏日裡,孩子們從我身邊跑過,張張笑臉如花燦爛。我收到短信通知:我的課《學會描寫》在2020年四川省初中語文優質課評展活動獲得了第二名。受益于“國培計劃”,我在事業中獲得了極大的認同感和成就感,也影響了身邊的學生們。而這一切,和一個人密不可分。她就是上海市建平實驗學校校長、語文名師李百豔。
2019年4月某日傍晚,正在批改學生試卷的我頗感苦惱。此時,電話響起,聽筒那邊傳來溫婉悅耳的聲音:“是羅靜老師嗎?我是上海市建平實驗學校的李百豔。”啊,這是我的導師!我以遠程形式參加的“國培計劃”名師領航工程北京師範大學卓越教育家培養項目“李百豔名師工作室”培訓,就要開始了。
李老師詳細詢問我的工作情況、教學困惑。得知我上兩個班的語文課,并兼任班主任、年級主任時,她關切地說:“很辛苦啊!但行政事務再繁忙,也不能忘了語文老師的初心,要閱讀,要寫作,要帶領學生體悟文字的美。”
江西黎川縣熊村鎮極高小學教師江國南在為該校唯一學生寫黑闆報。新華社發
2020年7月,李老師承擔了中國教師教育精準幫扶公益活動“啟師·沃土計劃”具體任務,牽頭組建跨區域協作式工作室。我和其他29位同行有幸加入其中。工作室每兩周進行一次線上培訓,李老師多次打電話給我,詢問學習情況及實際需求,還為工作室的每位老師選了5本書,郵寄到各自學校。
還記得第五次學習時,李老師與我們進行了深度對話。談到“如何解決素養和成績的矛盾”時,她說,語文教學要棄捷徑而擇遠途,要讓千姿百态的對話課堂逐漸喚醒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思維碰撞、智慧生成,化作一次次精彩的相遇。
後來,有一次,我上完《安塞腰鼓》一課後,很多孩子用日記來記錄感受。有人寫道:“喜歡這樣的語文課,喜歡上文學。”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搶着朗誦,每雙眼睛都閃閃發光……
李老師與我,山海相隔。但在“國培計劃”的幫助下,山海不再遙遠,我也經由李老師,成為了更好的自己。我希望,這些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也能經由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發揮教師“導體”作用
講述人:上海市建平實驗中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李百豔
2019年4月17日,“國培計劃”中小學名師領航工程北京師範大學培養基地“APEx”——卓越教育家培養項目“李百豔名師工作室”舉行授牌儀式。工作室12名成員中,有來自四川涼山的羅靜,她主要通過線上方式參加研修。2020年7月,我又承擔了中國教師教育精準幫扶公益活動“啟師·沃土計劃”跨區域協作式工作室建設項目,緻力于和上海、四川、雲南的老師組建教育共同體。羅靜和四川涼山、雲南保山的29位區縣種子教師共同進入工作室研修學習,并擔任第一小組組長。
構建跨區域學習共同體,是為了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善區縣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态環境,喚醒他們的專業自覺與自信,培養一批專業情感濃郁、人文底蘊厚實、教學業務精湛、有一定影響力的火種教師。在我看來,羅靜就是這批種子教師的優秀代表。我多次利用線上遠程培訓,為她鼓勁加油、答疑解惑。
羅靜提問“課堂上如何摒棄無效對話”,我就用教學實例啟示她,将學生的思維當成邏輯起點,以“真對話”引導學生。針對羅靜在作文教學上的困惑,我啟發她,寫作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唯有關注生活,才能體驗獨特。我們還為區縣教師推薦一批專業書籍,滋養他們課堂教學的底氣與靈性。
因為“國培計劃”,我和羅靜相識相知。我心中最大的期許,就是點燃每一位像羅靜這樣的語文教師,發揮教師“導體”作用,發展學生主體魅力,以魅力語文成就魅力人生。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張勝、王斯敏)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10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