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叫“條條大路通羅馬”,說的是古羅馬時代,無論從歐洲哪一條路出發,隻要不停地走,就能走到古羅馬帝國的都城,看到金發碧眼高大魁梧的羅馬人。
不過如今我們要想看到羅馬人,可再也不用奔波萬裡,遠赴亞平甯半島了,因為在我國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就有一個名叫“者來寨”的古羅馬村。雖然當地的居民如今講着漢語,族系也為漢人,但是他們卻長着一副歐洲人的模樣。不僅個子高大皮膚深紅,還大多擁有藍眼睛和棕色頭發。
更令人驚奇的是,這裡至今保存着類似古羅馬時代的斷壁殘垣。村裡每到過年,還會組織鬥牛比賽,與古羅馬崇尚鬥牛的風俗極其相似。此外,村民們還擅長制作一種奇特的食品,是用面将水果蔬菜肉末包裹起來後,擀成一張張圓餅,再到火爐上烤制而成,與意大利披薩極為相似。
聞訊趕來的澳大利亞學者戴維·哈裡斯,經過研究後發現,者來寨屬古骊靬城遺址,而古骊軒曾經是西漢安置古羅馬戰俘的地方,所以有着歐洲人長相的者來寨村民們,當屬古羅馬人的後裔。
那麼,長着歐洲人長相的者來寨村人,究竟是不是古羅馬軍團俘虜的後代呢?如果是,這些羅馬人為什麼要不遠萬裡,來到甘肅這個小村莊定居呢?
按照戴維·哈裡斯的說法,在曆史上,安息帝國原本屬于塞琉古王朝下的藩屬國,他們長期遭受壓迫,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直到公元前三世紀時,從伊朗高原下來一群雅利安人的帕提亞分支,他們擁有所向披靡的馬拉戰車和鐵劍,戰鬥力極其強悍。
這群人來到安息帝國之後,幫助當地人民建立軍隊,反抗高壓統治。可公元前53年,古羅馬帝國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為了彌補自身戰功不足,率領4萬大軍向安息帝國發起了進攻。結果在雅利安人的幫助下,強大的羅馬軍團居然在卡萊之戰中戰敗了。
據史書記載,4萬羅馬大軍中,包括執政官克拉蘇在内的2萬人戰死,1萬多羅馬士兵被俘虜,轉移安置在帕提亞東部地區。另有六千人在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帶領下沖出包圍圈。此戰之後,羅馬軍團意識到,賴以橫行歐洲的步兵方陣,在騎兵沖擊下簡直不堪一擊,于是開始培養自己的騎兵隊伍。
直到33年後,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之間的戰亂終于平息,雙方化幹戈為玉帛,簽訂和平條約并釋放交換俘虜。當古羅馬人要求釋放普布利烏斯率領的軍團俘虜時,雙方這才發現,這6000人突圍後,居然神秘失蹤了。
1955年,英國牛津大學漢學教授德效骞在查閱中國史書後,做出了一個大膽設想,普布利烏斯率領的羅馬敗軍,極可能慌不擇路,一路向南逃跑,最終進入了今天中亞地區,加入了匈奴隊伍。并參與了匈漢之間的戰争。
據《漢書》記載,公元前36年,陳湯率4萬大軍西征緻支單于,在敵人的軍隊中,發現了一支特别的部隊,從長相上看他們并不是匈奴人,而且還用着和羅馬步兵方陣類似的夾門魚鱗陣。戰争的結果,是陳湯率領的漢軍大勝而歸,不僅斬殺緻支單于,還俘虜了一大群特别部隊的士兵。
巧合的是,公元前35年,也就是陳湯伐匈之後的次年,在西漢涼洲府轄區内,新設置了一個骊靬縣。從地理位置上看,和者來寨應同屬一地。于是德效骞認為,陳湯當年所俘虜的這批異于匈奴的士兵,就是當年潰逃到中亞的羅馬軍團普布利烏斯所部。他們後來被集中安置在骊靬縣,成為今天者來寨村民的祖先。
者來寨村人為古羅馬人後裔的消息傳開後,當地政府敏銳看到了與古羅馬建立聯系的好處,那就是發展旅遊業,他們邀請意大利設計師将古羅馬城牆原貌複制搬遷到者來寨村,造就占地數百畝的全新“古羅馬村寨”,不僅從外觀上體現出濃厚的古羅馬文化,在政府的培訓下,當地人的穿着、飲食以及舉手投足間,也無不呈現出隻有古羅馬人才有的風情習俗。
不過,國内不少史學家對于者來寨村人為古羅馬後裔的說法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骊靬在西漢時并非指羅馬,而是埃及。而且,大漢境内設置骊靬的時間是在公元前60年,遠遠早于卡萊之戰。
為了破解這一謎題,蘭州大學曾選派科學家前往村莊,對當地人的DNA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所謂羅馬軍團後裔聚居區者來寨村村民的91份血樣,全部為中亞和西亞血統。
至于有些村民長相酷似西方人,專家認為,這是由于永昌縣位于古絲綢之路上,中外客商商貿之餘,民族之間通婚混血實屬正常。所生下的後代,長得像外國人并不足為奇。
但即便如此,在今天者來寨村的骊靬遺址古城中,仍然建起了古羅馬影視基地及文化産業園。在當地的旅遊宣傳冊中,也仍然把當地人稱為古羅馬軍團的後裔。
(參考資料:《河西走廊的“羅馬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