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有調查數據顯示,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此外,6成以上90後覺得睡眠時間不足,6成以上青少年兒童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這些數據背後,中國人的睡眠到底怎麼了?
在山東聊城大學,大學生們擺成睡英語SLEEP迎接世界睡眠日的到來。 中新社發 趙玉國 攝
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而中國睡眠研究會2016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
6成以上90後覺得睡眠時間不足
根據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2018年發布的相關數據,90後睡眠時間平均值為7.5小時,低于健康睡眠時間,6成以上覺得睡眠時間不足。
其中,31.1%的人屬于“晚睡晚起”作息習慣,30.9%的被訪者屬于“晚睡早起”,能保持早睡早起型作息的隻占17.5%。
北京年輕人睡得最少,金融業工作人員睡得最差
《2018中國互聯網網民睡眠白皮書》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壓力大,北京的年輕人睡得最少,平均時長不到7小時。
金融業、服務業、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睡眠質量最差。尤其是金融業,睡眠質量低于整體水平67%。
工作壓力大是影響睡眠質量的“罪魁禍首”,七成互聯網用戶受其影響。其次為生活壓力、環境因素、個人習慣等。還有超過58%的網友表示,會犧牲睡眠時間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超6成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
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期發布的《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顯示,中國6到17周歲的青少年兒童中,睡眠不足8小時的占比達到62.9%。
13到17周歲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的占比達到81.2%,6到12周歲的這一比例僅為32.2%。
從地域來看,内蒙古的青少年兒童“睡得最晚”,24點以後入睡的比例達到16.2%。江蘇的青少年兒童“起得最早”,有3.7%起床時間早于淩晨5點。
此外,研究人員從睡眠時長、睡眠障礙、醒後狀态三個維度評估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狀況,平均分值隻有67.14分。
從各地來看,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為北京(72.94)、浙江(70)、廣西(69.41),而甘肅、甯夏、内蒙則是排名“墊底”的三個省份。
課業壓力最影響孩子睡眠
調查還顯示,課業壓力成為影響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67.3%),其次是3C産品(27.1%),噪音、聲、光等睡眠環境占24.8%,家長的睡眠習慣占19%。
睡眠狀況差的青少年兒童41.9%睡前會接觸3C産品; 睡眠狀況優的僅有7.4%,有34.2%則選擇看書學習。廣西的受訪青少年兒童玩電子遊戲時間最長。每天玩遊戲時長超過兩小時的孩子達到31.3%,還有12.3%超過四小時。
如何判斷是否“失眠”?
根據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睡眠障礙學組制定的《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對失眠的定義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其診斷标準之一就是: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專業醫生建議,可以通過3條标準來初步判斷睡眠是否理想。
一是睡眠的時機。在什麼時間睡覺很關鍵,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晚上10點睡覺是最好的,過早或過晚睡都不科學。但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習慣有了很大改變,晚睡是一個普遍現象,那也應盡量不晚于12點睡覺。
二是睡眠的時長。通常,7個小時到8個小時是滿足成年人生理需要的睡眠時長。如果一個人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或超過十個小時肯定就會有問題。同時,人的睡眠是連續性的,不能是一天24小時中拼湊起來的七八個小時。
三是睡醒後的感受。醒來後感覺神清氣爽,那就證明睡好了。反之,醒來後感覺困倦、乏力、煩躁、不能集中精力、工作能力下降等,就說明沒睡好。如果出現了這些問題,且無法緩解、克服,就要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采取措施幹預。
失眠到底有什麼影響?
醫學認為,睡眠障礙包括了“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類90餘種睡眠疾病,嚴重地影響人們的健康水平、生産安全和生活質量。
科學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緻記憶力明顯下降,伴随神經元細胞營養不良、萎縮,乃至凋亡,與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直接相關。
如何保障睡眠質量?
一個人一天的睡眠時間應該有多久?怎樣能提高睡眠質量呢?
2015年,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針對不同年齡層給出了睡眠指導建議:新生兒每天睡14至17小時,3至5歲兒童睡10至13小時,6至13歲學齡兒童睡9至11小時,14至17歲青少年睡8至10小時,成年人睡7至9小時,65歲以上老人睡7至8小時。
醫生建議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高睡眠質量:
1、注意改善睡眠環境,讓睡眠環境更加舒适、安靜、黑暗。
2、有睡眠障礙的人群要少喝茶和咖啡,晚飯不要吃太油膩,不要吃得過飽,晚餐适當多吃點碳水化合物,睡眠會更好。
3、白天适當運動、曬太陽也有助于睡眠。
4、睡前一小時盡量不要再使用電子産品,可以選擇聽音樂、看書來替代刷手機。
中國睡眠研究會日前發布了2019年的中國主題——“健康睡眠、益智護腦”,并發布了《睡眠相關家居環境标準》。
《睡眠相關家居環境标準》囊括了睡眠相關環境因素和睡眠相關家居因素兩大部分的标準制定。其中,環境因素針對建築格局、房間布置、聲音、光線等列出了相關标準。如單人卧室不應小于5㎡,雙人卧室面積不應小于9㎡;兼起居的卧室不應小于12㎡;卧室應有直接天然采光,采光系數不應低于1%等。中國睡眠研究會在一項針對38000名中年人群體參與的調研中發現,健康睡眠者占人群22%,而醒後疲憊者占44.94%。隻有約8%的人群采取了具有針對性的産品來了解自身睡眠狀況。
“6年了,終于可以踏實地睡個好覺了!”貴州省貴陽市民丁祥說。
目前,睡眠監測是國際上治療睡眠障礙的有效手段。丁祥就是通過睡眠監測實現了睡個好覺的“夢想”。
退休前10年的晚夜班和飲酒,導緻生活作息紊亂,睡眠質量每況愈下。經過近半個月的治療,丁詳從每晚隻能睡眠一兩個小時,改善為能睡眠6至7個小時。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 曾實 攝
睡眠監測是通過對睡眠障礙患者睡眠過程中的監測,進而診斷出患者睡眠結構中的異常症狀的成因,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睡不着、睡不好、睡眠過多,都屬于睡眠疾病。睡眠障礙不是單純的睡眠問題,而是綜合的疾病症狀,在睡眠醫學中,目前已知的睡眠疾病就有90多種,患者一旦出現持續性的劇烈睡眠障礙,就需要及時幹預和綜合治療。”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馮霞說。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睡眠監測室。 曾實 攝
馮霞介紹,睡眠監測是讓患者在睡眠監測室裡睡上一晚,通過患者身體連接的多導睡眠監測系統,持續同步采集、記錄患者在睡眠中的腦電圖、心電圖、呼吸運動、脈氧飽和度、體位等30多項生理參數及睡眠情況,最終形成可判讀分析的信息數據,即多導睡眠圖。
“多導睡眠監測時間從20時開始,通常監測6至7個小時,所采集的睡眠生理參數,每間隔30秒,就會生成一幀圖片,醫生對約1000張的睡眠圖逐一判讀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分析睡眠障礙患者的病因,為下一步的治療提供診斷依據。”馮霞說。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打鼾”,是在睡眠監測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睡眠監測室。 曾實 攝
數據顯示,6成以上“90後”睡眠時間不足;6成以上青少年及兒童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在貴州省人民醫院所屬的睡眠呼吸疾病診療中心,前來預約睡眠監測、咨詢、就診的人員中有不少的是青少年。
“90後”的楊飛,自2017年出現夜間睡眠時打鼾、頻繁翻身,白天則嗜睡,并伴有頭暈、惡心等症狀出現,經睡眠測試後診斷,楊飛患有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而這一情況卻和她的體重有着密切的關系。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多導睡眠監測系統。 曾實 攝
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所呼吸睡眠障礙研究室副主任萬自芬介紹,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發生率與肥胖密切相關,研究表明體重超重越明顯,發生呼吸暫停的頻率越高。随着肥胖人員低齡化的不斷增加,有睡眠障礙的患者也日趨年輕化。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醫務人員在對睡眠監測圖判圖。 曾實 攝
中國睡眠研究會此前公布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為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理科、睡眠醫學中心主任王藝明表示·,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适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标準,如果出現持續且不斷加重的睡眠障礙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專業治療。
注明:文中患者名均為化名
來源:綜合中國新聞網、央視網、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