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母山中飛來石的神話故事
相傳兩千年前,此山全是灌木叢,是一片大森林,據說有一天,雷雨交加,狂風大作,這塊巨大的石頭從空中飛來,首先是落入山七鎮西北部,因地力承受不住,此處七下冒火,八下冒煙,于是神石又飛走,後來人們把此處命名為“七寶尖”。話說神石飛往小河口對面,此山又不能承受,于是山上石頭和樹全部崩裂,至今還能看到當初山崩地裂的形狀,後人把此山命名為“落石山”。
這塊大神石第三次飛到望母山懸崖峭壁山落下,它的形狀像一隻船舶,長約三十米,寬約十五米,高約十多米,估計重量約兩萬噸,就是這塊如此巨大是神石,落在山坡向南徒處,而占地面積還不到兩平方面積,可謂是如此鬼斧神工,有空可以去現場觀賞。(文章源自村委老支書口述)
望母山位于安徽省舒城縣山七鎮梅方村(原名:牌坊村)與舒城縣曉天鎮大河村之間,為大别山支脈,海拔544米,雖無黃山之幽、華山之險,但也與周邊的小山,自成一體,不乏小巧精緻之美,作為舒城孝文化的發源地,山上一直留有魏徵塔、将軍墳、飛來石、雙峰石、煉丹池、萬年井、煙雲洞、觀音洞、普靈庵、園國庵等景點,山下留有楊柳旦(楊柳絆)、石塞河、碎石灘(現屍灘)、巴洋河(扒娘河)等多個地名。
傳說小唐王遊地府,就跟此山大有關系。話說唐太宗李世民一日午休,夢到魂赴陰司,衆小鬼向其索銀。李當時無銀付,适逢一老母自稱家住七王母山,願借銀付衆鬼。李十分感動,醒來猶有記憶。于是貞觀十二年,唐王派魏徵、尉遲敬德來王母山還債,探知王母已西遊,乃建王母娘娘廟。一時香火旺盛,遐迩聞名。故此山又名王母山。
望母山之名則又有一說:傳說古時有一少年名曰麥子,此人生性兇悍,尤對其母不孝。麥子伐薪山中,花甲老母每日步行數裡、步履蹒跚為其送飯,他卻總是百般挑剔,動辄拳腳相加。這天麥子砍完柴正在休息,忽聞頭頂有鳥鳴聲。麥子一時好奇便爬上樹梢,卻發現一之瞎眼老鴉,躺在窩中奄奄一息。小鴉則四處覓食來喂其母。麥子大為感動:烏鴉尚知反哺盡孝,何況自己堂堂七尺男兒?一想到自己對老母往日所為,不免在心中暗自後悔。這日老母又來送飯,途徑山下小溪,正踮着小腳顫巍巍的過溪中的搭石。麥子一看老母來了,便急匆匆地沖下山去迎。老母一看以為自己送飯遲了,引得兒子怒氣沖沖,心中暗怕不免慌神,腳下一滑便落入了河中。
适時正是暴雨過後,山溪湍急,可憐老母頓時變沒了蹤影。麥子跑到下遊,将河中沙土扒了一遍,來找老母屍體。哪裡還能找到?他在河邊傷心欲絕,一路向砍柴的山頂跑去,希望站的高點、再高點,可以再見老母一面。這正應了那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麥子從此以後生性大變,發誓從新做人。而這座飽含着追悔和遺憾的小山從此就被叫做望母山。麥子扒沙的河灘被稱為扒娘河。至今山頂上還矗立着兩塊高聳入雲的巨石,據說是麥子當時情急之下随手拾來掂在腳下之用,而老母也終于最後圓了麥子的夢想,在河下遊若隐若現的出現了。這個地方後來則被稱為獻屍灘……(望母山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圖片:山七網友 編輯整理:施申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