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
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
更新时间:2024-11-15 14:51:31

鄭勝輝學習與思考第1664天

關于作者

本書作者是美國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家賈雷德·戴蒙德,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人類大曆史三部曲”。今天這本《昨日之前的世界》是戴蒙德完成“三部曲”後,在晚年完成的反思之作。

關于本書

《昨日之前的世界》帶着一系列現代社會的問題,試着從傳統社會尋找參考性的答案。作者提出,現代社會的許多難題,傳統社會的應對方法很值得參考。

核心内容

教育、糾紛、養老是當今社會人們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傳統社會帶給我們的啟示:教育方面要回歸本性,将知識融入生活。遇到各類矛盾糾紛,可以通過補償的方法維持關系。養老難題的重點不在“養”,而在發現老人的特有價值。

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昨日之前的世界)1

前言

《昨日之前的世界》,副标題是“我們能從傳統社會學到什麼?”在介紹這本書之前,先請你聽兩句話,你可以猜一下是誰說的?

第一句是:“自從這種機器發明之後,我們現在的手動書寫能力,甚至比不上小的時候。”這說的似乎是電腦對我們書寫能力産生了負面影響。其實,這句話是15世紀的一個人講的,他叫威廉·卡克斯頓,他所說的機器是印刷機。原來500多年前,人們就在警惕機器對人手動書寫能力的傷害。

再來聽第二句:“現在的年輕人堕落了,不再進取、不尊重文化,不聽老人勸。”這句話會讓我們想起身邊老一輩人的感歎。但這句話其實是古巴比倫時期刻在泥闆文書上的一段文字。你看4000多年前,就有人在抱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還有一本叫《規模》的書,提出這樣一個觀點,一直以來人類的預期壽命都沒有太大幅度的延長。過去的人均預期壽命低,不是因為人不能長壽,而是因為過去嬰兒死亡率特别高。如果排除掉夭折的嬰兒,即使在古代,人也能活到很大歲數。如何活得更長久,是人類誕生以來就在面對的挑戰。

其實,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相比,并沒有絕對的進步。在醫療衛生、社會生産等方面,傳統社會沒法跟現代社會同日而語,但與此同時,我們仍然在跟很多古老問題反複周旋。既然很多問題過去就在應對,那我們不妨從傳統社會取取經。

今天這本《昨日之前的世界》就帶着一系列現代社會的問題,試着從傳統社會尋找參考性的答案。本書作者是美國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家賈雷德·戴蒙德,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人類大曆史三部曲”,也就是《第三種黑猩猩》《槍炮、病菌與鋼鐵》以及《崩潰》,「每天聽本書」都有解讀。今天這本書是戴蒙德完成“三部曲”後,在晚年寫的著作。

他發現,很多現代社會難題,傳統社會的應對方法值得參考。比如,教育方面要回歸本性,将知識融入生活。遇到各類矛盾糾紛,可以通過補償的方法維持關系。還有,養老難題的重點不在“養”,而在發現老人的獨特價值。

兒童的教育問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糾紛問題、年老後的養老問題,這三個難題與人的一生最息息相關。接下來,我們就具體看看,傳統社會是怎麼回答的。

第一部分

在此之前,需要特别說明一下“傳統社會”這個詞。

作者指的“傳統社會”,并不是曆史維度上的原始社會、農業社會,而是指保留傳統生活方式的社會。當今世界的很多社群都仍然保持着傳統生活方式。作者曾花了幾十年的時間考察了新幾内亞島的社群,這些社群的狀态,也是所謂的傳統社會。

我們先來看一下“兒童教育”這個難題。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大了說,人類社會的持續進步,是依賴教育完成的。往小了說,一個人的童年教育會影響他的一生。

在現代社會,兒童是個被特殊對待的群體。當兒童是嬰兒的時候,母親依照固定的時間表哺育幼兒,并在一定年齡斷奶。長大一點,他們要在學校學習,與同齡人玩耍。現在有很多專家提出,應該把未成年人劃分為幾個階段,不同年齡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但即使這樣,有孩子的家長仍然常常愁眉不展,比如小孩兒在斷奶和分房睡的時候,會哭得撕心裂肺。到青春期,小孩兒的逆反也會給家長帶來很大困擾。

戴蒙德提到,在傳統社會中,有一個群體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借鑒,這就是狩獵采集族群。看起來,狩獵采集比遊牧、農耕等生産方式更古老,更落後,為什麼我們要在兒童教育方面,參考它呢?

人類有十多萬年的曆史,但農業興起隻是一萬多年的事情,工業社會更是隻有幾百年。之前的十萬年裡,人類一直以狩獵采集方式生活。狩獵采集族群養育子女的自然實驗既然可以持續那麼久,那一定有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

就拿培養兒童獨立性的問題來說。在今天的兒童教育中,培養獨立性被提得很多。嬰兒睡覺的時候有嬰兒床,出門有嬰兒車,稍大一點後要跟父母分房睡,這都有助于兒童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甚至,在歐美地區的觀念裡,把嬰兒包裹起來放在身邊或抱在懷裡都是錯誤的。他們認為,這樣做一方面會傳染疾病,另一方面也是在限制嬰兒的行動自由。

在狩獵采集社群中,家長沒有條件為兒童營造獨立環境,晚上孩子會跟父母睡在一起,白天子女與家長也幾乎寸步不離,但這反倒有助于兒童成長。

北美西南部有個納瓦霍族群。納瓦霍人會把嬰幼兒綁在搖籃闆上,出門的時候,母親用搖籃闆把孩子綁在身上。有學者對比了納瓦霍兒童和英美兒童,嬰幼兒時期是否被綁在搖籃闆上,其實并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甚至,納瓦霍人的育兒策略更科學,因為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和母親的共處很關鍵。在一些熱帶部落,母親把孩子抱在懷裡,孩子與母親的身體皮膚密切接觸,這有利于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并養成良好的性格。

說完兒童的獨立性問題,再看一下兒童的自由度。

中國有句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兒童的品性會給自己的一生定下基調。所以,讓兒童在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習慣特别重要。

我們都聽父母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育你”,這裡的“教育”往往是教訓,甚至是體罰的意思。家長到底應該給孩子多大的自由度呢?

作者在新幾内亞的一個村落裡,發現很多人身上都有疤痕。詢問後得知,這是他們小時候被火燒傷留下的疤痕。村落的父母對小孩采取自由放任的教養态度,允許他們伸手觸摸任何東西,即使孩子靠近火堆這些危險物,也不會制止孩子。

在美洲的毗拉哈印第安人社群,大人會眼睜睜看着小孩做危險的事情。一次,有個大約2歲的幼兒坐在屋裡玩一把鋒利的刀,刀長約22厘米。他揮舞着那把刀,有時幾乎刺到眼睛、胸部。他的母親在跟别人聊天,不僅沒有把刀拿走,反而不斷幫着孩子把掉在地上的刀撿起來,讓他繼續玩。

為什麼這些家長如此“心大”呢?

這其實是讓兒童獲得一手生存經驗的教育方式。毗拉哈印第安人把小孩看作和成人一樣的獨立個體,孩子們可以嘗試不同的事情,其中有很多是危險的。如果被傷害到,那這種教訓一定是刻骨銘心的。放手讓兒童親自體驗,反倒讓他們逐漸認識到遵守規則、謹慎做事、學習父母的必要性。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小孩,成年後往往非常堅韌、勇敢。

我們再看一個問題,兒童成長環境的問題。

現代教育會把兒童當作一個特殊群體來對待。學校按照年齡,把兒童分為不同的年級,進一步劃分出多個班級,年齡相近的兒童一起學習。學校教育有課上課後的區别,課上要坐在教室學習知識,課後可以和同齡人玩,期末有考試,假期還有社會實踐作業。

在一些小的狩獵采集社群,并沒有學校這種組織,談不上年級、班級的劃分,更沒有課上課下的說法。但這也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由于年齡界限被打破,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會在一起生活玩耍,兒童甚至可以跟成年人一起玩耍。而且,玩和學的界限也不存在了。兒童的遊戲常常是在模仿成年後的生活場景,換句話說,他們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活學活用。年齡小一點的兒童可以從哥哥姐姐,甚至是成人那裡學習社交本領和生活技能。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學到照顧幼童的經驗。

在非洲的熱帶森林,有一群姆布蒂人。父母打獵、捕魚或采集植物的時候,姆布蒂兒童會拿着小小的弓箭、漁網或小籃子模仿父母。對他們來說,生活就是一連串的遊戲。當他們長大後會發現,之前玩的遊戲不是純粹的遊戲,而是為了生存進行的提前演練。追逐打鬧,其實是在學習狩獵;爬樹玩耍,其實是為了尋找蜂蜜,或是在樹枝間追捕狡猾的獵物。

現在經常提倡,要把知識還原到生活中。這一點在傳統社會反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由于條件限制,傳統社會無法享受現代社會的工業化成果,沒有嬰兒床,沒有學校和課外遊戲,但也正因為這樣,傳統社會的兒童能在自然的環境下成長。在嬰幼兒時期,他們可以獲得父母最多的溫暖;在兒童時期,他們在遊戲中學習與人交流、獲得食物的各項技能。對他們來說,知識和生活從來都是分不開的。這是傳統社會的教育帶給我們的重要反思。

第二部分

說完教育,再來看一下糾紛。隻要有人和人的往來,糾紛矛盾就不可避免。小到同桌之間誰多占了課桌,大到馬路上的交通事故、離婚時的财産分割,人的一生免不了遇到各種矛盾。

面對糾紛,現代社會有一樣好用的工具,這就是法律。法律最大的好處是能給出确定的結果,誰赢誰輸、輸的那一方接受什麼懲罰,赢的一方接受什麼賠償,都是明确的。

但法律的确定性也會造成一些遺憾。比如當事雙方有可能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如果有人不服判決,會一直上訴,這将對當事雙方和社會造成消耗。

傳統社會怎麼解決糾紛問題呢?

作者在巴布亞新幾内亞了解到這樣一件事情。有個小男孩叫比利,放學後他搭乘公交車回家,下車後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巴士撞死了,肇事司機叫馬洛。馬洛開車過快,明顯是超速了。其實比利也有責任,因為他下公交車後,繞在車後走,導緻駕車的馬洛沒看到他。

由于比利和馬洛分屬不同族群,比利之死很可能引發族群之間的沖突。如果真的爆發沖突,不隻馬洛和他的家人會受到傷害,馬洛的鄰居,公司的同事也會遭到複仇,甚至連乘坐過他巴士的乘客也會被牽連進去。

馬洛該怎麼辦呢?他什麼都沒有做,他要盡可能不離開村子。因為他的出現,很容易點燃沖突的導火索。

推動事情解決的是馬洛的老闆。他首先派了一位名為雅金的老員工出面。雅金年齡大,經驗豐富,代表馬洛和老闆前去慰問。雅金慰問的目的,除了表達誠懇的歉意以外,還要确認對方是否有和解的意願。跟雅金見面的是比利所在族群的一位代表。通過談話,雅金得知,比利的家人并沒有複仇的想法。不過,他們族群中倒是有個别人非常憤慨。總的來說,事情有望和平解決。

接下來需要進行一次正式道歉。馬洛的老闆準備了賠償金和一些禮物,帶着馬洛等人來到比利家。他們分别緻辭,表達愧疚,并提出補償。比利的父母接受了道歉和補償,聲明絕不複仇,事情到這裡就基本結束了。

你有沒有發現,這件事情最終能和平解決,有個人功不可沒,這就是馬洛的老闆。賠償金的絕大部分也是老闆出的。難道是因為馬洛開着公司的車撞死人嗎?

傳統社會并不存在純粹個體糾紛,任何個體糾紛都算是群體之間的事情。假設馬洛開的是自己的車撞死人,這件事情就會由他的伯父、叔叔或村子裡的長老出面。賠償金或食物會由馬洛同村的族人湊份子。當然,馬洛在日後必須償還族人。

你看,面對糾紛,傳統社會啟用的并不是暴力懲罰手段,而是補償制度。因為傳統社群的人們,一生的活動範圍可能很有限。發生矛盾的雙方往往認識,所以,大事化小對誰都好。

不過,傳統社會的補償制度,似乎意味着受害一方要做出更多犧牲。

戴蒙德在一個叫果堤村的地方,認識了一位朋友叫皮烏斯。皮烏斯跟他講了個事情,他說他們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個村子裡,但是很多年前,果堤村和隔壁村發生沖突,皮烏斯的父親和哥哥都在沖突中身亡。一些果堤村村民拖家帶口臨時搬離走了。過了三十多年才回來。

是因為對方道歉了嘛?皮烏斯回答,是因為果堤村給對方送上了幾頭豬,和一些食物。雙方和解了。

戴蒙德很疑惑,為什麼受到傷害的一方反而給對方賠償呢?皮烏斯說,他們的目的并不是向對方索取補償。他們希望的是雙方能建立和平的關系,和睦相處,這樣他們才能無憂無慮地在果堤村生活。畢竟,對方有些族人以前也被果堤村村民殺害。所以,搞清楚誰對誰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維持一個長期穩定的關系。

你看,在面對沖突的時候,現代社會的法律能給我們确定的裁決。但不見得所有的事情都要對簿公堂,發生一些無傷大礙的摩擦,不妨參考傳統社會的做法。因為,一時的對錯最終會被長期穩定的關系抹平。

那如何修補受損的人際關系呢?

就馬洛這件事而言,比利的父親要的是馬洛的道歉,并希望他們了解他的損失和悲傷。馬洛的老闆把賠償金交給比利的父親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孩子的生命很寶貴,相比之下那筆錢隻是垃圾。”這句話很有力量,它表達了馬洛一方對比利家人的心情感同身受。

你看,在傳統社會,修補人際關系最核心的動作是了解、尊重彼此的感覺。賠償金和禮物本質上是一種象征:象征甲方對乙方的歉意,象征甲方了解乙方的損失與痛苦。

第三部分

說完糾紛,我們再看一個現代社會的困擾,這就是養老。

在當下,養老問題被越來越頻繁地提起。按照“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業部人口司”公布的标準,65歲以上老年人所占比率決定了這個社會的老齡化程度。如果65歲以上的老人占社會總人口7%-14%,這個社會就處于“老齡化社會”;如果占比為14%-20%,說明這個社會已經步入“老齡社會”;如果比率上升到20%,就是“超老齡社會”。

日本早在2015年,65歲以上人口就突破了30%,是全球老齡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中國發展基金會”2020年發布的報告,到2022年我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将達到14%,也就是說,我國很快就會從“老齡化社會”邁入“老齡社會”。

應對養老問題,現代社會給出的主要解決方案是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比如及時安排老人退休,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在全社會倡導尊重老人的價值觀等。

不過,問題好像并沒有得到解決。一方面,從全球人口的結構看,老齡化問題需要全人類共同面對。越來越沉重的負擔被分攤在每一位勞動者身上。另一方面,退休的老人們真的是在享清福嘛?現在有個詞叫“退休症候群”,很多退休後的老人,脾氣突然變差,身體也會變差,這說明退休的人也不開心。

那傳統社會是如何應對養老問題呢?

1976年,本書作者戴蒙德參與了一個研究課題,他要搞清楚,西南太平洋的倫内爾島上森林消失的速度以及植物的功能。

當地島民為戴蒙德詳細介紹了一百多種植物,哪些植物的種子、果實可供人食用,哪些人不能食用,哪些隻能由鳥類和蝙蝠吃。但有些植物很特别,島民強調這些植物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食用的,隻有“在hungi kengi之後才能食用”。

作者很好奇“hungi kengi”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經過這個環節,一些果實就會變得可以食用了?

當地島民隻知道這條規矩,但說不清楚為什麼。于是,他們帶着戴蒙德來到村子裡,見了一位老婆婆。這位老婆婆年紀很大,必須有人攙扶才能行走。她解答了作者的疑惑。原來“hungi kengi”是一個龍卷風的名字,這是倫内爾島遭遇過最大的龍卷風。

“hungi kengi”龍卷風出現在六十多年前,那個時候,老婆婆還是個少女。龍卷風襲來,夷平了倫内爾島上的森林,植物被蹂躏得滿目瘡痍。幸存的島民,為了充饑,不得不吃一些他們平時不吃的植物果實。這些果實就是所謂的“在hungi kengi之後才能食用”的東西。

這些果實之所以在平時不吃,或是因為口感很差,或是因為其中一些是有毒的,需要先處理,才能食用。這些都需要特别的知識。

幾十年過去了,全村隻剩這位老婆婆還掌握這些知識。如果倫内爾島再遭受一次巨大的龍卷風,村民是否能活下去,不至于餓死,就得靠老婆婆的記憶了。

你看,在傳統社會,好像人們從不焦慮“養老”的問題。老人在傳統社群中扮演着一個重要角色,這就是“知識的保存者”。現代社會的知識被保存在印刷品和互聯網裡,所有人可以随時随地查閱。但傳統社會的知識,主要靠人的記憶。閱曆豐富的老人,就像一個圖書館,他們的大腦裡儲存着應對各種難題的解決方案。

在很多中國傳統農村,年齡越大的老人承擔的責任越大。比如,夏天馬上要來了,村口的橋要不要加固維修一下?來了一群陌生人,村民要怎麼接待他們?村裡的婚喪嫁娶怎麼搞啊,大家都得問問村中長者的意見。

在傳統社會,人越老越是寶。照顧好老人,不僅是晚輩在回饋長輩的養育之恩,更是保證族群穩定存續的大事。

我們回頭來看一下“養老”這個詞。“養老”其實傳達了一種很鮮明的觀點,那就是我們把老年人當成被照顧、被看護的對象,他們似乎是純粹的資源消耗者。“退休年齡”就像一把劍,把人的一生劈成兩半,老王在64歲的時候還是單位的技術專家,一到65歲,老王好像突然失去社會價值,開始領退休金,要過晚年生活了。

傳統社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啟發,應對現代養老問題,最重要的其實是看到老人獨特的價值。老人在體力和敏捷度上沒法跟年輕人比,但老人經驗豐富,人脈更廣,思考問題更加周全慎重。所以,當老人年紀大了之後,不用統一強制退休,可以先聽聽他們的意願,是想頤養天年,還是繼續散發光熱。如果想繼續承擔社會責任,不妨給他們創造一些機會。

在北京懷柔的一個農村,當地小學請來村裡的老手藝人,在學校開課,學生可以選擇學習剪紙、做燈籠、磨豆腐等。這些老手藝人可能并沒有上過學,一輩子靠手藝養家糊口。當他們年紀大了,腿腳不利索了,兒女們不見得學這些不賺錢的手藝。這些老人肯定沒想到,竟然能在人生的暮年走進學校,被人喊一聲“老師”。對社會來說,學校教育多了一門選修課;對老人們說,他們收獲了肯定和幸福。

結語

現代社會最大的進步,是劃清各種邊界,對我們遇到的問題,給出盡可能确切的答案。比如,中小學教育的目标是什麼?多大歲數可以領取養老金?聚衆毆打到底是治安管理問題還是犯罪問題?這些在現代都有答案。但明确的邊界也會限制解決方案的多樣性。傳統社會由于條件有限,無法對問題給出确切的答案,反而給問題的解決創造了很多可能。

最後再來看一下作者,賈雷德·戴蒙德。他是一位罕見的通才。戴蒙德的代表作是“人類大曆史三部曲”,其實他從小想當醫生,他的爸爸就是位出色的醫生。既然想要當醫生,按理說,他小的時候一定很喜歡讀醫學類的書。但他在訪談中提到,小的時候花費最多時間的是外語和音樂。因為他的媽媽就是一位擅長語言學的鋼琴家。大學畢業,戴蒙德拿到的是文學士學位,到博士的時候才轉成生理學和醫學。看起來,戴蒙德終于要開始他的從醫之路了。但他就職後,主要幹的工作竟然是觀察鳥類。再去查詢一下他的身份,竟然是地理學教授。

到這兒,不管怎麼說,他做的都是學術研究,“學者”這兩個字似乎能概括他。你繼續了解他,就會發現這還不對。他常年留着濃密的絡腮胡,背着旅行包,從二十多歲開始,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全球五大洲遊走,你看他又是個旅行家。

甚至有人開玩笑,戴蒙德為什麼那麼多能呢?或許,戴蒙德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由多人共用的ID。這個ID背後有頂尖的曆史學家、人類學家、生物學家、作家等各種牛人。

戴蒙德之所以能有那麼多成就,還有個解釋,是因為他從不被邊界束縛,就像那句玩笑話:“不想當旅行家的曆史學者不是好作家”。這或許也是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示:邊界給了我們确定性,但應對現代難題,不妨試着跳出邊界,在不确定性中思考答案。

撰稿:裴鵬程腦圖:劉豔導圖工坊

資料來源:得到APP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長恨江水東流去
長恨江水東流去
長恨江水東流去?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言時,講了一段話:,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長恨江水東流去?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長恨江水東流去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言時,講了一...
2024-11-15
德州未來五年農村建設
德州未來五年農村建設
9月2日,德州市召開“深化農村區域黨建共同體建設”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鄉村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就《關于印發〈山東省設施農業用地管理辦法〉的通知》進行解讀。設施農業用地是指農業生産中直接用于作物種植和畜禽水産養殖的設施用地,按功能分為生産設施...
2024-11-15
三蘇是指哪三個人
三蘇是指哪三個人
三蘇是指哪三個人?蘇洵;蘇轼;蘇轍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号老泉,字明允)、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世人稱為蘇東坡)、蘇轍(字子由,自号颍濱遺老1039~1112),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三蘇是指哪三個人?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三蘇是指哪...
2024-11-15
元芳你怎麼看經典台詞
元芳你怎麼看經典台詞
【編者按】在北大張嘴就來演講力訓練的課堂上,我經常引用蘇轼的兩句詩: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我說,要想在演講包括平時的講話過程中做到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必須加強語言素材的積累。5年前,我出版了拙作《給你的口才加點...
2024-11-15
2022款全新途樂5.6升v8頂配
2022款全新途樂5.6升v8頂配
但凡提到日系越野車,豐田霸道、陸巡就會被拿出來說個一二三,特别是在一汽豐田的版本停産之後,“買霸道、陸巡等于投資”的說法更是變為了現實。然而,在日系越野車市場并不隻有這兩台車而已,日産打造的途樂也是該細分市場的代表作。這裡我們要看到的202...
2024-11-15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