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成語叫目不識丁,經常用來諷刺人胸無點墨,一個字也不認識。因為丁這個字太簡單了,一橫一豎勾,好寫又好認,連它都不認識,那真是白丁了。
那麼丁字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甲骨文、金文中的丁字,原來隻是一顆釘子的形象:從上面俯視,是圓形(或方形)的釘帽;從側面看,則好似一個楔子,所以丁字的本義就是釘子。但丁是象形字,而釘是形聲字。
丁字尺、丁字街、丁字褲、丁字梁,這些和丁形有關的東西實在太傳神了,隻要想到丁字的寫法,這些形象立即呼之欲出。
《說文解字》釋義丁:“夏時萬物皆丁實。”意思是夏季萬物都很壯實。可能因為壯實的原因,所以丁通常指成年男子,解放前經常有抓壯丁去從軍、服役,抓的都是壯年男子。有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就叫《抓壯丁》。
丁的另一種引申義是人口。誰家生了孩子,就叫添丁,一般都是指生男孩,以前男稱丁,女稱口。人丁興旺就是形容大家庭中成員多,上至老下至孫,尤其是男性成員多。不過時代變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要孩子,是丁克族。從中文的意思理解,克就是克制,丁克,就是克制人口,不要孩子。但其實這是一個音譯詞,是英文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音譯,意思是雙收入卻不要孩子。巧合的是中西合璧了,怎麼理解都是不要孩子。有趣的是,有的丁克族克了一段時間,在大齡時又想懷孕,于是不得不踏上尴尬又艱辛的備孕生活,成了“悔丁族”。
丁還有小塊、細塊的意思。切菜的時候,首先要決定的是切絲、切塊還是切丁?蘿蔔丁、黃瓜丁、雞丁、肉丁,都是小細塊。有種冰激淩叫小布丁,顧名思義,比一般的冰激淩體積小得多。我家的一隻剛滿月的小貓也叫布丁。
從事某種職業的人也稱丁。如園丁、家丁。庖丁解牛說的是一個解剖牛的技藝爐火純青的廚師。所以丁雖有細小的意思,但隻要用心去做,行行出狀元,哪怕是個小廚師。
古代還有“丁憂”祖制,指的是父母死後,子女按禮須持喪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參加吉慶之典,任官者并須離職。古代的“丁”和“憂”,其解釋不同于現代的“丁”和“憂”。據《爾雅·釋诂》:“丁,當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據《尚書·說命上》:“憂,居喪也。”所以,古代的“丁憂”,就是遭逢居喪的意思。“遭逢居喪”時,兒女們會憂傷,會居喪,會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規定“守制”,這顯然比單純“人丁憂傷”包含的内容要廣泛得多。
丁在百家姓裡筆畫數是最少的一個,作為序數詞,卻是天幹的第四位:甲乙丙丁,是配合地支用以記時的。如丁未年、丁醜年。丁在五行裡對應火。俗語有“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分别是天幹、地支之一,不能相混,錯亂了影響記時,用來形容做事認真,一絲不苟。現在用作“釘是釘,鉚是鉚”,竟然渾然天成,因為“丁卯”與“釘鉚”諧音,釘是榫頭,鉚是鉚眼,兩者必須完全相合才能安上。而且,“丁”本來就是“釘”,不得不佩服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意味隽永。
丁,隻有和丁香組合在一起才具有詩意,尤其是戴望舒《雨巷》,描寫了一個“和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姑娘雖然讓人向往,但對60後、70後來說,丁老頭漫畫和歌謠卻是童年難以忘懷的快樂。那時候沒有遊戲機,沒有繪畫班,拿根樹枝在地上邊一邊念念有詞,一邊順手就畫出了一個憨态可掬的丁老頭:“一個丁老頭兒(鼻梁),借我倆煤球兒(眼睛)我說三天還(擡頭紋),他說四天還(嘴)。一個燒餅(圓臉)三毛三(耳朵)。三根兒韭菜(頭發)三毛三(胡子),一塊兒豆腐(身子)六毛六(胳膊和手),兩根兒韭菜(腿)不要錢。”相信很多人還能倒背如流,盡管各地流傳版本不一。
丁字雖簡,内涵卻豐,我也趁興打油一首:目不識丁是白丁,遊刃有餘是庖丁。雞飛狗跳抓壯丁,人丁興旺靠添丁。甲乙丙丁丁為火,辣子雞丁滋味多,丁香姑娘有凝愁,美好回憶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