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piáo),形聲。字從票從瓜,票亦聲。“票”意為“掠過”、“輕拂”。“票”與“瓜”聯合起來表示“一種瓜果,對半切開,可以當舀水器,舀水時通過輕拂水面舀起清水”。本義為一種可以制作舀水器的瓜果。瓠(hù)的一種。也稱“葫蘆”。量詞。用以量水、酒。
“瓢”(piáo)是一件“古董”,是一件密切地深入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傳統器物。從古至今,“瓢”(piáo)不論盛着水或酒,抑或是盛着其他什麼,一直伴随着平常人家的平常歲月。而今,在冰冷的鋼鐵或不朽的塑料時代,原生态的“瓢”(piáo)離人們已然越來越遠,也越來越不被新生代所認識。
“子曰∶‘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論語》)
“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禅》)
那麼什麼是“瓢瓢”(piáopiao)呢?“瓢瓢”(piáopiao)亦說成“瓢”(piáo),乃滿語“器物變形”之義。最常見的用法,是說木材等因受潮後,産生了翹曲等不同的外形變化。進一步引申,也指說話不着調、離譜兒或不着邊際等。
【例句】三田子一喝點酒,嘴就“瓢瓢”(piáopiao)了。注意!這裡“瓢瓢”(piáopiao)的不是“嘴”,而是嘴裡說出的那些“變形”了的話。
在民間,有“按下葫蘆浮起瓢”一說,意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喻前一個問題沒徹底解決,後一個問題又冒出來了的顧此失彼。但“浮起”再多的“瓢”,也和本案的“瓢瓢”(piáopiao)毫無瓜葛。
,